大學畢業后檔案放在:學校,畢業就業后在學校任職的,檔案還可放在學校,不過檔案由學籍檔案轉化為人事檔案;就業單位,畢業就業后落實單位是國企、央企、事業單位等,檔案肯定是存在就業單位保管的。具體內容一起跟小編來看看吧。
1、畢業后就找到了接受戶口的單位,檔案和戶口都轉到工作的單位。這是通常認為最正規的檔案流向。
2、畢業后沒有找到接受戶口的單位,戶口和檔案留在學校。兩年后戶口打回原在地,檔案或留在學校,或轉到省檔案局。在學校保存的只是你的“學籍檔案”,不是真正發揮作用“人事檔案”,如轉正定級、職稱評定等相關事宜都是由學籍檔案轉換成人事檔案后才能進行的。學校保存的學籍檔案只是“存放”,起不到任何作用,甚至無法繳納社會保險。
3、把檔案和戶口放在原籍人才市場交流中心。首先必須確定在畢業時是否已簽過三方協議,這是學生、學校和工作單位共同簽的一個協議書,簽了的話報到證備注欄就不是空白,此時檔案會在這個單位所在地的人才市場,沒簽的話,報到證備注欄為空,默認打回原籍,本科生打到省級人才市場,??拼虻绞屑壢瞬攀袌觯瑤煼额惍厴I生打到教育主管部門,一般在教育局。
畢業后的檔案不可以在個人手里。絕大多數情況下個人是不能接觸到自己的檔案,這也是從檔案的機密性和安全性進行考慮的,有部分學校在畢業后讓學生私自攜帶檔案離校,在學生不重視的情況下,經常造成檔案滯留在手上形成死檔,影響后期工作和生活。
學校會根據畢業生的畢業去向,轉到有人事管理權限的用人單位或相應的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畢業生工作單位發生變化時,要按照有關規定轉遞人事檔案。所以,大家千萬不要選擇將檔案拿到自己手里,不然檔案可能會遺失或無法享受相關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