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精于勤,荒于嬉。出自于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的《進學解》,意思是說,學業由于勤奮而精通,但它卻能荒廢在游戲玩耍中。“業”在原文的語境中指的是學業,但也可以更寬泛地理解為事業,和一切想要進取的方方面面。
在這句話下面還有一句話,“行成于思,毀于隨”,意思是事情由于反復思考而成功,但它卻能毀滅于不經大腦的隨性中。
我們總是牢牢記住了第一句,要勤奮,要堅持,不斷努力,技能才能有所精進,事業才能有所發展;卻也總是忽略下一句,要思考,要找準方向,只有方向正確的努力,才能到達理想的彼岸,方向上的差之毫厘,就會使結果謬以千里。
本人致力于寫作也有多年,雖然斷斷續續,但在字數上早已達數十萬,可在寫作水平上,仍處于小白階段,貌似勤奮的背后,是缺少方向和方法使然。對寫作方向上的缺乏思考,和對寫作技能上的懶于打磨,讓這些年的勤奮都變得一文不值。
這些年,來來回回,兜兜轉轉,要么寫寫心情,要么寫寫見聞,讀了雞湯寫雞湯,學了書評寫書評。早起更文也只停留在自嗨上,想寫什么寫什么,想怎么寫怎么寫,只在自己的舒適區來回折騰,不管有沒有讀者,從不思考閱讀量為什么這么低,完全是自娛自樂,全然不像是想長期致力于寫作樣子。
昨天讀到這么一句話――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堅持不懈的努力就是戰術上的勤奮,不曾深度思考和分析,就是戰略上的懶惰。你努力的樣子不能只是為了感動自己,重要的是要有結果,要在適當的時候停下來思考,接下來要往哪兒走,怎么走?
一名寫作者,在度過自嗨模式的新手期,培養了寫作習慣之后,有了一定的寫作基礎之后,就要思考如何寫出更受歡迎的作品。除了繼續打磨寫作技能之外,還要考慮所寫內容能夠提供給讀者什么價值,讀者是否買單,也就是要有“用戶思維”,讀者其實就是我們的用戶,文章就是我們的產品,產品受不受歡迎,除了“做工”之外,還必須具有一定的價值,解決用戶的某種需求。
那么如何既能保持寫作者自己的風格,也能迎合讀者的需求呢?弘丹老師在《精進寫作》中給出了3個方面的建議。
1.找準自己的定位。
對于寫作者來說,找準定位非常重要,可以再某個領域深耕,垂直領域的內容更容易讓讀者記住,也更容易積累粉絲和擴大影響。
然而,尋找定位并不是一步到位、一蹴而就的事情,既要考慮讀者市場的需求,又要是自己擅長的領域,所以,需要不斷的嘗試和探索。在初步確定了一個領域之后,隨著進一步的發展,定位可以進行適當的調整,使它更加能夠發揮寫作者的優勢,滿足讀者的需求。
弘丹老師在書中分別介紹了感情、職場、育兒、文化4種容易上手的寫作領域,和干貨、故事、情感、影書評4種容易上手的文章類型,需要寫作者結合自身的身份、興趣愛好,以及當下的熱門領域來做好選擇。
2.找對文章的選題。
選題是一篇文章的重中之重,會直接影響閱讀量,所以在下筆前,最好需要認真想好。
一是判斷這個選題是不是值得去寫,重點要從受眾群體是不是夠大,是不是能夠引起更多讀者的共鳴,從是不是符合自己的定位和人設,有沒有足夠的素材去寫,有沒有獨特的觀點去表達去做好判斷。二是可以從生活經歷中、書籍或者影視劇中尋找合適的選題,也可以追熱點,作為自媒體人,追熱點是必備的技能。三是將選題寫出新意,積極培養自身的思考能力,去發現不一樣的角度。
3.找好寫作的素材。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寫作如同造飯,素材則如同“巧婦的米”,沒米下鍋,廚藝再好的“巧婦”也做不出可口的飯來。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的閱讀和生活中去收集和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