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月風瑟導言:面對“女主武王”的預言,李世民為什么不殺武則天?經過這么一番努力,神話終于流傳開來,百姓也相信了武則天天生就是皇帝!
武則天十四歲被選入宮,如果說她美麗,當然無庸置疑的,否則就不會被選入宮。唐太宗確實喜歡過她,還給她起了個名字叫“武媚娘”。但她被封為才人,地位居后宮第五等,直到太宗駕崩也未曾升遷,可見,她的美貌并沒有達到令所有男人都癡迷的程度。至少在太宗面前,武則天的美貌并不足以從根本上改變自己的命運。
進宮是好事還是壞事?這很難說清楚。一方面,十四歲的小姑娘,進宮就封為五品才人,確實是很榮耀的事情。另一方面,“后宮佳麗三千人”,皇帝身邊的女人很多,可是真正能夠得寵的人卻寥寥無幾,所謂“三千寵愛在一身”,中獎率很低啊。大部分妃嬪都是寂寥一生,出頭的指望很小,所以一般的父母都不舍得讓女兒去冒險。楊夫人雖有心讓女兒改變命運,但事到臨頭還是難以割舍,聽到這個消息后,日夜啼哭。但是武則天不是這么想,她覺得家里的生活前景很暗淡,如果進了宮,也許會有新的機會。大概是她父親武士喜歡冒險的基因遺傳給了她吧,她愿意去冒險。
關于武則天的才能。相傳,武則天當才人時常隨駕騎射,曾幫唐太宗馴服過一匹烈馬。從這一件小事上,可以完全折射出武則天與眾不同的智慧和膽略,這對知人善任的一代明君唐太宗來說,要認識和發現武則天超常人的才華,其實并不難。但對唐太宗來說,他更欣賞懂得婦道、恪守本分的女人,而不是武則天這種才華卓絕的女人。這故此也可以解釋,為什么武則天從入宮到太宗皇帝的去世,長達十幾年的時間,她僅僅只是一個才人而已。
人物介紹:
李淳風,陜西岐山人,公元602年生,670年卒。李淳風是個神秘人物,但他確是歷史實有其人。李淳風以《推背圖》聞名,但他更是一個天文學家和數學家。李淳風家世也神秘,《舊唐書》上說:“(李淳風)父播,隋高唐尉,以秩卑不得志,棄官而為道士。頗有文學,自號黃冠子。”
公元622年,李淳風任秘閣郎中,奏請編新歷,644年編成《甲子元歷》,對后世天文、歷法和數學的發展貢獻很大。他還著有《法象志》,共七卷,論“前代渾天儀得失之差”,對后世產生重大影響。641年負擔了編寫《梁書》、《陳書》、《北齊書》、《周書》、《隋書》的總指導責任,為《晉書》親自撰寫了《天文志》、《律歷志》、《五行志》。保存了古代天象變化及自然災害史料。
唐太宗晚年的時候,宮外忽然開始流傳“女主武王”的預言,說唐三代之后,當有女主武王代有天下。這本來是一個民間的流言,后來就傳到宮廷里了,李世民聽了這個話很難受。他秘密地把李淳風(時任太史令)召到宮里,問他有沒有這回事。唐代的太史令管天文歷法,相當于現在的占星術大師。李淳風說,臣夜觀天象,發現有太白經天,這意味著有女主要興起。又說,我經過一番推算,發現這個女人已經在陛下的宮里,是陛下的眷屬。不出三十年后,她就要取代陛下,代掌陛下的大好河山,而且還要誅殺李唐皇室的子孫。李世民聽了非常緊張啊,說,那怎么辦呢,既然預言和天象都一致了,就這樣吧,寧可錯殺三千,不可使一人漏網。我要在宮里頭清理清理,凡是姓武的、跟武沾邊的我們都殺了算了。李淳風說,這可不大好啊,有一句話叫王者不死。上天既然派這么一個人下來,就會保護她,您恐怕輕易殺她不得,而且會殃及眾多無辜,上天會怪罪的。退一步說,就算您把她殺了,上天的意思如果沒有改變的話,他還會再派一個人來。這個人我剛剛說是陛下的眷屬,已經在陛下的宮里了,現在是個成年人了,三十年之后就是老年人了。老年人心地比較仁慈,可能對陛下的子孫會留有余地。如果您現在把她殺了,上天又生出一個新的人來,那這個人三十年之后可是年輕人啊,年輕人心狠,殺起陛下的子孫恐怕就毫不留情了,所以您還是別殺了吧。這是一個說法。
《太平廣記》還記載了一個更離奇的說法,說唐太宗在李淳風觀星象之后,曾經讓他到宮里指認一下這傳言中的武王。李淳風說,陛下后宮的女人太多了,臣怕老眼昏花看不準。唐太宗說,這還不容易嗎?馬上就把宮人一百人編成一隊,先讓李淳風看這個人在哪一隊中。李淳風就指了一隊。太宗說,這目標也太多啦,再細化一下!于是,又把這一百人分成兩組,各五十人,李淳風又指出了一組。武則天就在這一組里。唐太宗覺得五十人也還是太多了,讓李淳風再明確一些,李淳風卻說天機不可泄露,讓唐太宗自己猜。唐太宗說這怎么猜呀!再說,也用不著那么費事,干脆,把這五十人都殺掉算了。可是李淳風說這樣違反天意,恐怕后果更加嚴重。最后唐太宗沒有動手,但是他由此存了一份防范之心。
他這一存殺心不要緊,有個人就當了替死鬼。誰呢?此人姓李名君羨,是玄武門的一員守將。玄武門是唐代長安城的正北門,扼守皇帝居住的大內,位置相當重要。唐太宗當年就是在玄武門設下伏兵,殺死了哥哥李建成、弟弟李元吉,再用武力逼迫父皇李淵退位,自己當上了皇帝。這個事情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玄武門之變。所以玄武門歷來為人所重,它的守將都非常驍勇。
李君羨的崗位在玄武門,他的職位則是左武衛將軍,這是唐代府兵制十六衛中左武衛的一員大將。有官有職,李君羨還有爵位,他的爵位是武連郡公。而他本人又是武安人,也就是今天的河北武安市人。玄武門守將、左武衛將軍、武連郡公、武安人,已經四個“武”字了。這還不算,真正要他命的是他自己說的一句話。有一天,唐太宗很高興,在宮內宴請武將開派對。酒酣耳熱之際,太宗想活躍一下氣氛,說,我們別這么悶頭坐著,說說笑話,各自報上自己的小名,博大家一笑嘛。武將紛紛響應,報上小名,說得是千奇百怪。比如有的武將站起來說,臣小名和尚。再有的武將呢?說臣小名禿子。大家哈哈大笑。到了李君羨這兒,他說:“臣小名五娘子。”這下爆發出哄堂大笑。一個牛高馬大、胡子拉碴的將軍,小名竟叫五娘子,這可是個小女人的名字啊,太不協調了。大家都笑,可是有一個人卻怎么也笑不起來。這人是誰呢?唐太宗啊。他心里打了一個激靈,突然想起了“女主武王”的預言。玄武門守將、左武衛將軍、武連郡公、武安人五娘子,而且還是武將!他覺得這個人可能要謀反。所以沒過多久,他就找了一個借口,把李君羨給殺了。這下,唐太宗松了一口氣,覺得這事兒就算完了,沒有再追究下去,武則天因此躲過了一劫。
這事兒是真是假呢?有人認為是武則天當皇帝前后造神運動的一個產物。她要宣傳自己:我就是受命于天,王者不死。即便在這樣的危急關頭,我的名字都要呼之欲出了,還有人出來為我做替死鬼。為了坐實這件事,武則天當了皇帝以后,還煞有介事地替李君羨平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