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對于痛風的認識,還停留在“痛風不發作就沒事,關節不痛說明病情沒有加重”。這樣的想法相信許多痛風患者都曾有過,等認識到自己錯誤的觀念后,已經快“痛瘋”了!
想知道你的痛風到達了一種什么程度?對照下面的“痛風階段對照表”,1分鐘辨別你的痛風等級。
第一階段:無癥狀的高尿酸血癥
即前期,又稱高尿酸血癥期,只表現為血尿酸升高,但也有很大概率發生病變。男性常會因家族遺傳問題在青春期就出現尿酸值增高現象,而女性則較常在更年期出現此現象。
第二階段:急性痛風關節炎
即早期,這一階段一般伴隨著強烈的關節疼痛,病情初期,可能只是某一個關節疼痛,但如果不干涉治療,很快會蔓延到其它關節部位。
發病部位紅腫、發燒,痛感由輕到重,嚴重時就像被撕裂般難受。這一般也是皮下痛風石的形成期。
第三階段:發作間期
即中期,由于關節炎急性發作反復出現,造成患者關節出現不同程度的骨破壞與功能障礙損傷,逐漸發展為慢性痛風性關節炎,這一時期可出現皮下痛風石、尿酸性腎病、腎結石、腎功能輕度減退等。
第四階段:慢性痛風關節炎與痛風石
即晚期,會有明顯的關節畸形及功能障礙顯現,皮下痛風石數量增多、體積增大,甚至破潰出白色尿鹽結晶。
伴有尿酸性腎病及腎結石的患者病情會進一步發展,腎功能明顯減退,嚴重者出現氮質血癥。
1、海鮮
海鮮是高嘌呤食物中的“佼佼者”,每100g海鮮就含有150-1000mg的嘌呤,并不適合痛風、高尿酸患者食用。
但是,也不是所有的海鮮都是高嘌呤食物,下面給大家提供一個海鮮嘌呤含量表,供大家參考:
2、動物內臟
動物內臟中的嘌呤,并不遜色于海鮮。而且,還含有大量的膽固醇,過多食用此類食物,不光容易導致尿酸升高,還容易出現高血脂等代謝類疾病。
3、高湯
肉類和骨頭中的嘌呤易溶于水,經過長時間的熬煮,嘌呤溶于湯中,再喝的話,尿酸不降反升。
4、酒
酒精的代謝產物—乳酸,會抑制腎小管對尿酸的排泄。而乙醇還能促進嘌呤分解,從而導致身體的尿酸急劇增高,與此同時,酒類本身還會提供嘌呤的原料。
【預防尿酸升高,醫生支招,降低尿酸有奇效】
1、多喝水
平時注意補充水分,多喝水可以促進人的新陳代謝,加速尿酸的排出。痛風主要誘因是 尿酸過高,在體內沉積無法排出而導致的,控制尿酸避免出現結晶,增加尿酸的排泄顯得尤為重要。
基于這一原理而成的藥物如金菊輕風飲來調理。由烏梢蛇、顯脈旋覆花、平臥菊三七、馬齒莧、木瓜等,熬制成,有很好的祛風止痛、舒筋活絡的效果,能夠起到祛風止痛、消腫活血、降低體內尿酸值并穩定到正常值。
2、多運動
肥胖者的血清尿酸值與肥胖的程度呈正相關,也就是說,痛風的發病風險會隨體重增加而升高。
這時可以選擇溫和的有氧運動,每天半小時以上,之后可以逐漸增加運動時間。例如:慢跑、太極拳、廣播操、快步走等有氧運動項目,比較適合高尿酸者。
3、注意體檢
定期體檢可以及時的掌握自己的尿酸值,以便于預防和控制。
正常的尿酸值:男性在149~416umol/L,女性在:89~357umo1/L之間。
一旦尿酸男性高于420umol/L,女性高于360umo1/L,就屬于高尿酸了,注意及時檢查,注意改變平時的飲食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