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fā)現(xiàn),這個世界越來越喧鬧,而我的日子越來越安靜了。
我喜歡過安靜的日子。
當然,安靜不等于靜止,更不是封閉,如井中的死水。而是更有選擇地、篩選地過好自己的日子,更追求生活的質(zhì)量。
我當兵回來,正是80年代初期,那個時候,整個中國正積聚著一股巨大的力量,似乎要改變什么。后來,時代果然然改變,改革開放、發(fā)展經(jīng)濟,整個中國突然像睡醒的雄獅,大吼著,驚得整個世界都搖晃起來。人們的日子也如同解凍的江河,又在陽光下的大地上縱橫交錯了。我也像是一條積壓了太多能量的河,生命的浪潮在我的河床里奔騰起伏,把我的成年歲月變成了一道動蕩不寧的急流。而現(xiàn)在,我又重歸于平靜了。不過,這是跌蕩之后的平靜。在經(jīng)歷了許多沖撞和曲折之后,我的生命之河仿佛終于來到一處開闊的谷地,匯蓄成一片浩渺的湖泊。
如今,我的日子真是很安靜。
每天,清晨很早就會起來,在家里的電腦上寫點東西,然后出去遛狗順便帶回早餐。妻子此時是不會起身的,她現(xiàn)在上中班,需要睡覺。我就獨自吃飯后去單位上班,繼續(xù)讀書和寫作。
年輕時還經(jīng)常發(fā)表點作品,也混跡于官場、朋友場的酒河肉海里,而如今,外面各種熱鬧的圈子和聚會都似乎和我無關(guān),實在推托不了的才去參加,而且經(jīng)常中途溜號。兒子早就去了他鄉(xiāng),我和妻子一起品嘗著普通的人間親情,外面各種尋歡作樂的場所和玩意也都和我無關(guān)。我對這樣的日子很滿意,因為我的心境也是安靜的。
也許,每一個人在生命中的某個階段是需要某種“熱鬧”的。
那時候,飽漲的生命力需要向外奔突,去為自己尋找一條河道,確定一個流向。但是,一個人不能永遠停留在某個階段,而是會尋找一個新的起點,走一條自己沒有走過的道路。托爾斯泰如此自述:“隨著歲月增長,我的生命越來越精神化了?!比藗兓蛟S會把這解釋為衰老的征兆,但是,我清楚地知道,即使在老年時,托爾斯泰也比所有的同齡人,甚至比許多年輕人更充滿生命力。毋寧說,惟有強大的生命力才能逐步朝精神化的方向發(fā)展。
現(xiàn)在我覺得,人生最好的境界是豐富的安靜。
安靜,是因為拜別了外界的虛名浮利的誘惑。豐富,是因為擁有了內(nèi)在精神世界的寶藏。泰戈爾曾說:“外在世界的運動無窮無盡,證明了其中沒有我們可以達到的目標,目標只能在別處,即在精神內(nèi)在世界里。在那里,我們最為深切地渴望的乃在成就之上的安寧。在那里,我們遇見我們的上帝?!彼又f明:“上帝就是靈魂里永遠在休息的情愛。”他所說的情愛應是廣義的,指創(chuàng)造的成就,精神的富有,博大的愛心。而我也理解為,就是狹義的情愛,而這一切都應該超越于俗世的束縛,處在永久的相互懂得之中。這種境界,正是豐富的安靜之極致。
我并不完全排斥“熱鬧”,因為“熱鬧”也可以是有很多內(nèi)容的,跟若蘭在一起就很熱鬧,內(nèi)容也很豐富,我也很喜歡。
但是,熱鬧總歸是外部活動的特征。而任何外部活動倘若沒有一種精神追求其動力,沒有一種精神價值為其目標,那么,不管表面上多么轟轟烈烈,有聲有色,本質(zhì)上必定是貧乏和空虛的。我對一切太喧囂的事業(yè)和一切太張揚的感情都心存懷疑,它們總是使我想起莎士比亞對生命的嘲諷:“充滿了聲音和狂熱,里面空無一物?!?/p>
安靜的生活,安靜地相愛,安靜地牽手同行。這是我跟若蘭的共同追求和一致的狀態(tài)。
但是,我們的安靜里蘊藏著隨時可以爆發(fā)的激情,俗人難以想象和理解的激情,只是我們相互懂得應該怎么把我它、應用它、享受它,讓它更豐滿,更熾熱,更讓人留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