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讀書日談讀書》
近日,有了解我的朋友會跟我談到關于讀書的困惑。今天是世界讀書日,杰這個特殊的日子,我談談關于讀書的幾點感想,希望對還沒有養成讀書習慣的朋友能有一點幫助。
有朋友講,他也知道讀書好,但是就是讀不進,拿起書本就打瞌睡,讀完了又記不住,很難養成讀書的愛好,還有就是每天都很忙沒有時間讀書。今天我就就這些問題逐條解讀。
一、為何讀書讀不進
讀書讀不進,是因為對于讀書沒有興趣。很多人之所以愿意讀書,因為他對這個社會抱有極強的好奇心,他本身有極強的求知欲。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讀書就要從自己感興趣的類型入手。在沒有養成讀書習慣之前,我們很多人所讀的書,要么是朋友推薦的,要么是暢銷榜單上的書,但是這些書是否適合自己閱讀,就要打問號了。讀書讀不進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功利心的讀書心態,我們總希望讀完某一本書就能解決自己所遇到的問題,但是讀完了,甚至沒有讀完,發現沒有療效,就會輕而易舉的放棄。
對于讀不進書這種情況,我的建議是向曾國藩學習,拿起一本書就一定要把它讀完,然后再拿起下一本書。
二、讀書打瞌睡怎么辦
對于不經常讀書的人,會認為拿起書本打瞌睡是件很平常的事情。相對于圖片和視頻(包括電影和電視劇等)等具象的內容,文字本身就是一堆抽象的符號,只是幾千年來人類賦予了這些符號以特殊的意義。抽象的東西,本身就比較難懂,犯暈打瞌睡就很正常了。我讀書也會打瞌睡,晚上休息前或者午休前,我會拿一本很難懂的書養瞌睡。讀書打瞌睡,還有一個就是跟環境有關,有的人讀書喜歡躺在床上,窩在沙發里,找一個舒服的姿勢,或躺著、臥著,這樣的環境本身就不是一個適合閱讀的環境。開始讀書時,可以去圖書館、書店或者閱覽室,周圍的人都在強讀書,人從眾的天性會影響你不自覺的閱讀。書分很多種,很多理論類和專題類的書籍,背后其實隱藏著邏輯,邏輯這些抽象的東西本身就很難懂,難懂的東西會讓我們分神,進而就會嗜睡。對于初讀著,建議閱讀小說或者人物傳記等書籍,因為其中的故事情節,矛盾沖突會激發你的興趣,有代入感,相對來說就不容易打瞌睡。
三、為何讀書記不住
首先,我們要認識到,讀書記不住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要過分自責,也不應該有什么負擔。對于人的大腦來說,設置進大腦的程序是讓我們記住事關生死的事情,對于與生死無關的事情,大腦會選擇性的遺忘。在古代社會,自然環境惡劣,作為并不強壯的人類來說,有太多的天敵,人所遇到的第一問題就是活下去,于是就必須記住與生死有關的大事。在遠古時代,沒有文字,也沒有書,顯然讀書不是生存下去必須要做的事情。就是現在,讀書對于大多數人來說也不是必須要做的事情。人的大腦有一個遺忘曲線,第一本書,過了一個月,大概書中的內容能記住的只有十分之一不到,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遺忘的東西越多。如果要記住書中的內容,就必須進行重復,一方面是對一本書重復閱讀,另一方面就是大量的閱讀。再之,對于成年人來說,以記住或者背誦為目的的閱讀本身出發點就是錯誤的。成年的閱讀,不僅僅是為了獲取知識,而是為了學以致用、為我所用,最終達到知行合一。讀書的目的是為了記憶,往往就很難做到深入的思考。長期閱讀的人,書讀多了,就會發現,盡管我們忘記了很多書本上的內容,但是我們的所思、所學和所做,已經潛移默化的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四、很難養成讀書的愛好
有朋友提出這個問題,我就照搬照用,但實際上這個問題是個偽命題。對于真正的讀書人來說,讀書對他根本不是愛好,而是一種習慣,或者叫本能,就跟吃飯、穿衣、睡覺一樣,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把讀書當成愛好,實際上有一個前提就是讀書不是必須要去做的事情,人喜歡獵奇,也就喜好多變,這陣子喜好讀書,下陣子喜好垂釣,就把讀書放一邊了。對于成年人,或者成熟的人來說,喜好都是非常奢侈的,喜好本身意味著時間、體力和精力的大量損耗。真正渴望成功,取得大的成就的人,喜好就兩條,就是學習和工作。如果你把讀書當成一種愛好,那就永遠養不成讀書的習慣。不讀書的人永遠不能深刻體會讀書的好處,于是就會把讀書當成可有可無的事情,一件事情不被我們納入必須要做的事情,就很難養成習慣。現實中,很多的工作其實并不需要大量的閱讀,例如送外賣、做保潔、做小生意等。讀書本就是有志向的人的特征,一個人如果沒有遠大的志向,滿足于自己的當下的狀態,是很難養成閱讀習慣的。
五、沒有時間讀書怎么辦
現實中,我們很多人抱怨自己很忙,沒有時間讀書。在我看來,忙其實只是借口。三國時的呂蒙給孫權抱怨他沒有時間讀書,孫權說:“你難道能忙過我”。忙只是一個狀態或者假象,真正厲害的人看似都不太忙,而是從容。整日忙的團團轉的人,實際上是時間管理不好。我們日常有時間刷短視頻、打王者榮耀、窮于應付胡吃海喝、關注國際大事,但是就是沒時間讀書,實際上是我們分不清什么是必須做的,什么是沒必要做的,也就是分不清重點和非重點。關于這點,大家可以搜索下我往日的公眾號文章《關注圈和影響圈》,分清哪些事情疏于消耗我們人生的,哪些是可以構建我們人生的事情。我曾經給朋友講,外出背個包,能放下一本書那種,有了空閑時間就拿出來閱讀,等人等車時,高鐵地鐵上,都是讀書的好時間,但現實中我們很多人怕麻煩,到哪里只拿著手機,有空余時間,能做的就是刷手機了。
最后總結下上述幾個方面的問題,現代社會,讀書并不是對所有人來說是必須要做的事情,而是對立下大志的人才是必須的。工作忙并不是不讀書的理由,因為讀書首先不是為了做好工作,而是讓自己免于愚蠢。實際上我們每個人都是愚蠢的,只是愚蠢的領域和程度不同而已。人生有兩大天敵,一是驕傲,二是懶惰。既驕又懶的人總盯著別人的缺點,自我感覺良好。世間最難的事是讓一個無知的人認識到自己的無知,對一個人來說,智慧的開端就是認識到自己的無知。因此,一個人要養成讀書的習慣,首先要認識到自己的無知,但現實中,大多數人卻都認為自己比他人更為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