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譚萍王燦實習生毛鑫插圖李慶琦
核心提示┃寒假,孩子們撒歡的同時,還得應付寒假作業。近日,不少家長網絡中吐槽,寒假作業“神題”吸引眾人眼球。畫中華鱘、拆解電器、看數字猜成語……一大堆比“熊孩紙”更任性的寒假作業,令人撓頭。
記者連日翻閱多家書店的中小學教輔資料發現,各種版本的寒假作業、達標測試卷、字帖應有盡有,甚至“任性”地讓人無語。
【最專業】藥品說明用電建議
題一:“根據材料,寫出復方川貝片的使用說明。包括主要成分、功能與主治、用法與用量、注意事項、有效期。”
點評:“這個題目讓孩子們熟悉熟悉藥品。以后在吃藥前能自己讀讀說明。”周先生說,他的兒子正在上四年級,從小看見有字的地方就愛問上面是什么字。只是不知道這么專業的東西,孩子們能看懂否?
題二:某六年級語文作業有道更“醉”人的題目:畫出詹天佑開鑿隧道的示意圖。
點評:現在不懂點天文、地理、物理、化學,都不敢在“熊孩紙”面前晃悠。萬一被逮住,“叔叔、阿姨教我道題唄?”如何脫身才能保住在“熊孩紙”心中的高大形象。孩子上四年級的袁女士說:“孩子有時的確會遇到一些題,我和他爸都不會解,只能請教老師。”
【最生活】燒完菜選雞蛋
題一:“今天是媽媽的生日,淘氣準備做一盤紅燒肉給媽媽慶祝生日。他有條有理地洗肉、切肉、切姜片、洗鍋燒肉,各道工序共花了30分鐘。你能不能用巧妙的辦法,設計一些順序,少花些時間。”這是某數學四年級的一道題。
點評:這樣的題,媽媽們是不是“喜聞樂見”呢?熊女士笑著說,“以后得讓孩子們也給自己幫幫手了。”
題二:“在所買的蛋沒有煮熟和放壞的前提下,買什么樣的蛋才能確保不孵出小雞?”這道小學四年級的語文題,難倒了不少“熊孩紙”。
點評:現在,孩兒缺乏生活常識,這是補常識的題目。帶著孫女兒來買寒假作業的王爺爺說:“現在孩子的教育,需要注重對孩子生活技能的培養。”
[走訪]畫出隧道示意圖、巧妙做飯最省時
[家長]代孩做難題,常網上求助
“現在孩子的作業,好多題連我也不會,只能求助高手。”提起孩子寒假作業“神題”,鄭州家長馮先生叫苦不迭。
他舉了兩個例子:“太陽的兒子是誰?”“1、3、5、7、9,猜成語”。馮先生說,一看到這兩道題,他想得不知道死了多少腦細胞也沒想出來。為此,他還發朋友圈求助。“還是萬能的朋友圈幫助了我。”馮先生說,有人提出:“太陽的兒子是星星”,因為“星”字上面是一個“日”,下面是一個“生”;1、3、5、7、9無雙數,所以答案可能是舉世無雙或者天下無雙。
記者隨機采訪了30名家長,超6成家長表示“曾替孩子代做過高難度的作業”,像復雜的手工制作,超七成家長表示“替孩子求助解答腦筋急轉彎、數字游戲等奇葩題目”。
[老師]練發散思維,重做題過程
“很多所謂‘神題’其實是假期作業里的附加題,沒有要求必做,主要是訓練孩子的思維、想像力、創造力的。”鄭州市實驗高級中學老師張華說,教育需要呈現開放、創新的特點,這才能夠培養出創造型的學生,教育也提倡多角度、靈活性地看問題。她表示,一些題目追求新穎固然值得鼓勵,但出題者不能單純為了求新、博人眼球,出“怪題”炫耀。
她覺得,一份好的寒假作業應該包括常規作業和專題作業,前者可集中于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后者可在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上下工夫。“比如,今年我們的寒假德育社會實踐作業就包括看自己喜歡的電影,寫影評;做志愿服務;寫春聯練書法;學做傳統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