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比較焦慮,感覺自己干啥啥不行,只想擺爛,無意間被莫言一句話戳中內心,說:
“當別人聰明伶俐時,
你又傻又呆;
別人權衡利弊時,
你一片赤誠,
當別人機關算盡你才開竅,
仿佛那些年都白活了。
然而我所理解的晚熟:其實并不是心智上的低齡幼稚,沒有哪個人真正天真如白紙,而是一個人的選擇,知世故而不世故,遭遇過生活的黑暗面,但依然選擇純良明朗。”
再次讀到莫言《晚熟的人》中這段話,細品3遍后如醍醐灌頂,他告訴我們3個道理。
【1】跟別人比是消耗,
跟自己比才是成長。
每個人都獨一無二又各不相同
有人天生麻利,有人行動遲緩;
有人聰明,有人愚鈍;
但無論怎樣,大家都有自己的節奏,跟別人比只會焦慮,內耗,自怨自艾,徒增煩惱。
而跟自己比,才是健康的自卑感,基于超越自己這樣產生的內驅力,才是成長的開始。
【2】急于求成反而難成大器。
早熟并不一定是好事。
在這個急功近利,物欲橫流的世界,確實給每個人帶來了壓力,
我們被時代裹挾前行,害怕落后,
害怕低人一等,害怕一事無成,
仿佛平庸是罪,
不圓融世故就是傻
沒有作為就白活了,
所以拼命想活得成功,智慧,體面,光鮮,努力上進沒有錯,但改善的前提是接納自己的本性,尊重自己的節奏,而不是為了迎合外界的虛榮而刻意違背初心。
否則越耍聰明,聰明反被聰明誤
越追求成熟,其實反容易早衰
越渴望成功,反而事與愿違。
【3】什么是真正的成熟?
莫言說:成熟是一個人的選擇,知世故而不世故,遭遇過生活的黑暗面,但依然選擇純良明朗。”
這就告訴我們,
成熟不是為了走向復雜,而是為了抵達天真。
成熟不是改變世界,而是不被這個世界改變,
成熟不是取得多大的成就,而是無條件的認可自己的過程
所以,
當別人年少有為時,
不必驚慌失措
當別人投機取巧時
別也想著走捷徑
當別人結婚生子
也別覺得孤獨可恥
當別人功成名就時
不必抱怨自己的庸碌
在你自己的節奏里默默深耕就好
在你自己的時空里,
一切都恰如其分剛剛好。
而你的人生從來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看似滯后,實則為了讓你晚熟,然后大器晚成。
讀了莫言的新作《晚熟的人》平復了我的焦慮,沉淀了我的心性,讓我看到了從很多普通人身上的堅強和脆弱,聰明和愚蠢,戾氣和志氣,眼高手低的聰明人和踏實肯干的老實人,仿佛看到了浮躁的自己,找到了繼續前行的勇氣和力量。
如果你也跟我一樣
窮困潦倒,活得不如意,
有焦慮迷茫困頓卡殼,心智不成熟,經常內耗可以讀一讀莫言的《晚熟的人》是莫言獲諾獎后新作,凝煉了他67歲人生甘露,幫你看到自己的很多人格缺陷,幫你意識到問題,打破固話的認知,破除執念,延時成熟,終身成長!
????????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