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讓一段婚姻走得長久,最重要的是什么?
前幾天和幾個朋友聊天時,我們突然聊到了這個話題。
有人說,是兩個人相愛,因為感情是一切的基礎;
有人說,是彼此尊重,因為尊重彼此,關系才會和諧;
有人說,是較好的物質條件,因為錢可以解決掉生活中90%的雞零狗碎。
但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朋友說要有同理心。
聯想到自己之前的一些經歷,對此深表認同。
因為相愛、尊重、經濟條件在婚姻中固然重要,但是如果兩個人在發生矛盾時不能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待和思考問題,那感情依舊會面臨瓦解的危險。
所以今天就借這篇文章,說說同理心在婚姻中的作用。
《我和我們》一書中提到,同理心是指我們想象自己站在對方的立場,借此了解對方的感受與看法,然后再思考自己要怎么做。不管多相愛的兩個人,一旦走進婚姻,都不可避免地要面臨很多家庭瑣事。當一件又一件瑣事擺在面前需要去解決時,如果兩個人只有感情,而不能站在對方的立場去看待問題,就很容易讓對方感到受傷和委屈,從而導致彼此不信任,出現感情危機。相反,如果在發生矛盾的時候,夫妻兩人都能站在對方的立場,去了解對方的感受,體驗對方的想法,那么就會增進彼此的了解,然后做出讓對方和自己都比較舒服的決定,夫妻感情也會越來越好。大多數時候,我們之所以感到委屈,其實是因為覺得在發生矛盾時,只有自己是痛苦的。當我們持有這種想法時,就會忽略掉對方的很多努力,然后讓自己深陷在委屈當中。比如在婆媳關系中,很多人之所以非常委屈,是因為沒有真正設身處地地站在男人的角度去看待兩個女人在他心中的分量。對于男人來說,左邊是生自己養自己的媽媽,右邊是自己深愛的女人,當這兩個人發生矛盾時,他其實真的會特別為難,因為不管他站哪一方,都意味著會有一方受傷。如果理解了這一點,那么作為妻子就不會那么委屈,而且還會少執著于一些小事情,婆媳矛盾也可能會有所緩解。同理心可以說是化解婚姻中的沖突的良方,再大的沖突,只要兩個人能真正站在對方的立場去看待問題,解決起來都會事半功倍。前段時間,我和老公發生了一次激烈的爭吵,吵完后我就跑回房間不再理他。過了大概十多分鐘,他回到房間,然后溫柔地抱著我說,他知道我怎么想的了,然后誠懇地向我道謙,一場巨大的沖突也因此得到化解。那么他是怎么做到在十幾分鐘的時間里弄明白我是怎么想的呢?當這樣自問自答一圈后,他成功理解了我的想法,從而也明白了我為什么會有那樣的反應。類似的情形其實之前也發生過好幾次,每一次我都覺得很慶幸自己找到那么有同理心的老公,不然我們可能根本走不了這么長遠。綜上,同理心在經營婚姻中真的非常重要,可以說誰能在婚姻中保持同理心,誰婚姻就能走得長久!社會學家森尼特認為同理心的前提是“對他人內心充滿好奇的情感。”因為好奇心不僅有助于我們了解伴侶來自何種家庭和社會背景、持有何種觀念,還能讓我們跟上伴侶的變化。我們可以試著每天發現一件對伴侶來說意義重大的事件:他想要什么,在他身上發生過什么重要的事情。積極傾聽并不是沉默不語,只聽對方講——沒有交互的談話不是積極傾聽。積極傾聽也不是只要談話變得激烈,就開始針鋒相對,搶先指責,想讓對方內疚。真正的積極傾聽,是讓對方把話講完,并且用心去體驗對方的感受,然后從理解的角度作出適當的回應。如果我們一直站在我們自己的立場看待問題,思考問題,那將永遠無法有同理心。唯有用“我們”來取代“我”和“你”,不要僅僅考慮自己的愿望,想想什么對“我們”最好,而不是對“我”最好,才能真正理解對方。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