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說這些齒痕,齒痕舌,脾虛濕氣重,這個也很明顯,另外呢,整體這個舌呢,是偏于白膩,偏于寒的啊,舌頭也偏淡,苔呢偏一點膩,偏寒,說明體內的陽氣不足,我們判斷它整體上是一個陽虛體質,那么這個脾陽虛呢,還會有哪些表現呢?
其實呢,脾陽虛往往是這個脾氣虛進一步發展而來的,因為這個脾氣虛了,在過食生冷啊,過用苦寒呢,久而久之呢,會造成這個脾陽虛。
脾陽虛的表現往往就是:吃的少,容易腹脹,腹痛,拉肚子。喜歡按,喜歡揉,喜熱,不能吃涼的,吃點涼的呢,就拉肚子,吃的啥拉的啥,平時呢手腳也冷;
舌頭表現呢,就是這種:淡胖,有齒痕,舌苔白滑啊。
如果你也有這些癥狀呢,同時呢,又像這個網友一樣的舌象呢,基本上可以判斷你是一個脾陽虛,如果說單純的脾陽虛,沒有夾雜的那一種啊,這個時候呢,可以參考這個理中W,
或者是附子理中W
上面我們講了陽虛的,那陰虛的呢?其實脾沒有陰,我們常常說胃陰,當然現在說脾陰也可以,那陰虛會是哪些情況呢?
假如說我們把陰陽的關系作為這個鍋煮水,那陽氣呢,就是火發出的溫度而已,這個陰呢,就所謂鍋里的水,陰虛呢就說明鍋里的水少,所以我們常常說是陰虛則陽過盛,所以有陰虛則陽亢,因為是陰不斂陽嘛,體內就會出現熱的表現:你像這個手足熱呀,口干舌燥啊,甚至大便秘結呀,人偏瘦,也不肯吃東西,但是有的是知饑不食,就知道餓了,吃不下去東西,這個是陰虛,有的呢也會吃一點,容易肚里不舒服啊,包括胃痛啊,嘴唇偏紅,經常便秘啊。
舌紅少津,你像這個,脾胃陰虛的問題,這個時候可以參考養/胃/舒/顆/粒
他呢有滋陰的效果,其實這個陰虛和陽虛呢,有的時候很好辨,因為我們常常說這個陰虛則熱,陽虛則寒啊,顯示舌象上呢,陰虛就是紅,陽虛呢,這寒就是偏白的多,但是我們的體質呢,我們說了往往不會只是陰虛或陽虛比較多見呢,是寒熱錯雜的,哎,陰陽并存的,對于這種呢,需要醫生好好的去辨證和分析用藥,我們用藥的多與少,滋陰藥的多少,補陽藥的多少,這恰恰是醫生需要做這樣的事情。
好了,今天呢,就和大家分享到這里,關注王醫生,一起做中醫傳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