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詩人鄒本忠、魯學民、江宗皓、李玉蘭近年合作出版的詩集《詩人四重奏》《四個人的山岡》,用各自獨特的詩歌實踐,形成了廣受歡迎的詩歌風格。搜狐、騰訊、香港衛視、今日頭條等幾十家網站和當地媒體給予報道。停不下手中的筆,就是他們的快樂。春節期間,詩人們利用閑暇合作寫出謳歌家鄉、贊美東北、思考黑土深層文化的大型組詩《踏在穆棱河上的雪中》,詩歌或大氣磅礴,豪邁深情;或浪漫魔幻,寓意深刻;或敦厚蘊藉,疏俊靈動;或細膩純情,優美雅致。特推出,以饗讀者!
【作者簡介】鄒本忠,碩士研究生。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黑龍江省作協會員,雞西市作協副主席,市啟明文學社社長。出版詩集《大地吟詠》、《守望家園》,合著詩集《詩人四重奏》、《四個人的山岡》,出版散文集《穿越時空的花朵》,散文詩集《春三月》,合著長篇報告文學集《非常之戰》、《時代先鋒》、《跨越之路》等。短篇小說《E網情深》、散文《愛花雜記》、詩歌《夜在跳舞》分別被收進《龍江當代文學大系》,傳記被中國詩歌學會收入《中國詩人大辭典》。
穆棱河的雪
鄒本忠
沿著一條水系
雪花漫天地飛舞著思緒
落下來一個季節
落了滿地的唐詩和宋詞
然后在城市和鄉村的邊緣
靜靜地滋養著這片土地
日子
在北回歸線的這邊
隨著厚厚的落雪
舞動著無聲的韻律
雪國的蘆葦
表達了風的思緒
在樸素的世界里
向著遠方躬身致意
穆棱河的冬天
是雪國的一個小站
冬的列車
停靠但不會停歇
乘車的孩子
又一次講述著童話故事
年復一年
記錄著一個個長高的日子
穆棱河畔的落雪
是上天對大地的恩賜
它庇佑著
每一個鄉村和城市
都炊煙裊裊,豐衣足食
每一片山川和河流
都山環水繞,彼此相依
每一次日出日落
都值得我們用一生的情感
去好好珍惜
【作者簡介】魯學民,黑龍江省作協會員,雞西市作協副主席,雞西市文藝評論家協會、雞西詩人協會名譽主席,雞西啟明文學社顧問。參與編寫、主編或主持多部出版物;在《黑龍江日報》、《生活報》、《黑龍江宣傳》、《北大荒文學》、《雞西日報》、《雞西晚報》、《雪花》文學雙月刊、《雞西社會科學》、《雞西大學學報》等報刊發表過大量詩歌、散文、小說以及文藝理論、政論文章。有詩集《城外》、《詩人四重奏》(合著)、《四個人的山岡》(合著)和文集《沉思漫錄》問世,有詩歌被收進《龍江當代文學大系(詩歌卷)》和《中國詩歌精選300首》。
踏在穆棱河上的雪中
魯學民
允許我在另外一個季節的河上站起來。
天是藍的、冷的和空的。直擊我的心
穆棱河水的凍層無法用肉眼看到但是
上面的雪是潔白的,偶爾有幾行腳印——
四足動物和飛禽在這里留下造訪的紀念
它們與我的腳印相遇,形成感官對照
我相信這是某種無節奏主題的重疊。
我的很多時光在這里丟失了,我沒覺得
遺憾的存在,盡管我被遺憾糾纏了很久
河的魅力如今變成雪的魅力。風聽出了
我內心的掙扎,在我耳邊不停地鼓動
周圍正形成一種新的現象和樂章。
從何時起我對河水已不報希望
我忘記了。忘記,這是一種可怕的征兆。
在綠色的日子里我平靜地看過它暗淡的
臉色,這不是什么秘密。它對傾斜的天平
也毫不在意,因為它的心也習慣享受無辜。
在欲望面前無法獨立。放棄參與循環的渴求。
它已被盲目的熱望燃燒成不可逆轉的灰燼。
陽光照射下的陰影與癲狂行為混為一物
這是最令人驚駭的轉變果實。它默默地
比較過自己的命運不比人類的命運有差別
所以在這冬天里——
雪,在河面上我意識到看見你就好比
發現了一個新角度,不需要猶豫就能
將雙腳踏上去。還要在雪里找回樂趣。
樂趣將被重新定義。就像歸宿感的體驗
異化的幽靈在紙上能被消滅卻從沒飛散。
我因被束縛而麻木的心態,在雪地上釋放
一種刻骨的體驗慢慢來臨——我躺在上面
任由北風低吟。從耳鼓上發出不著邊際的話
我聽出了它的內涵——一些絕望的意識
穿透厚厚的冰層。空中彌漫的混亂物質
在家園找到樹巢。它們扎根并不是自身的
本事。人類有能力露出丑惡的屁股。
除了我沒有行人。遠處那些人里也沒有我
彼此在別處。這是很好的談資命題。它富有
“詩意”,這干枯的詩由天人共同用書寫
只是有的是有意的印記。有的明顯是無意。
有的是在無聊中打發時光。有的是成心將
秩序當做任性的玩具。也像在這雪地上
堆出的雪人。雪人不知道自己干了什么
雪也不知道它還有哪些潛能表明它的價值。
但雪有力量像掩蓋我童年那樣輕而易舉地
掩蓋了河。有關這條河的煩惱又在雪的到來
暫時消失。我在這樣的雪上可以盡情嬉戲
這是忘卻的好處。它讓我體驗的節點轉移
讓我對河的愛恨交織多一些理由。
少年時絕想不到有一天這穆棱河的雪
讓我的心如此活躍——那種酸澀的感受
與天真時形成對比。當我自由地說我向往
活在當下時我絕不是造作和理虧,因為
對過去那點留戀也僅僅是情緒而已,情緒!
我從不哀求失去的回來。失去的東西為什么
要回來,是玄學的廢話。這里的雪給了我
短暫的激情,我從中找到一種思考原點
就足以填補我的內心落差。像這冬天的雪
隨時鉆進我的鞋子可我全然不顧并且我知道
這對一條絕望的河來說也是一件奢侈的事——
我多久沒對你投入一瞥火熱的目光了?
我是記不住類似這個重大問題的。
河邊的蘆葦絕對是發生過營養危機的蘆葦
蘆葦整齊地列隊,它的僵死里有密碼流傳。
帶稍的毛絮在干風中日漸稀少,雖然它
認為可以在這個寒冷的冬季充當一下藝術品
或是重新去演繹什么是有思想的蘆葦
但我見過它的太多同類。因此我對蘆葦的
喜愛程度有限。蘆葦的頭朝著同一個方向
表明環境的一切本性它都看在眼里。它們
一代傳給一代的東西如此沉重,以致不必
關心有否像我一樣突然成為心血來潮的過客。
它們對過客的冷漠不比我這個闖入者更地道
我是無目的來此河面上的第N個無用的人!
雪在河面上也畫著自己的圖案,我看出它的
創造天分。雪的生命意義在今天的我來說
也是很珍貴,我肯定看到一些曾經的東西。
有一天雪消失了,也會產生同樣的懷念路徑
美好會永恒,因為大腦印刷機善于打印標簽
如果不抬頭遠望或不看見遠處那些樓群
我是多么幸福地享受這里的荒涼。可我知道
一切都是一廂情愿而已,我距離現代文明
不過是沒有距離的距離,意味著今后我躲避
它們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勞。我來到這里已是
偶然。必然的結局是不可實現的驚喜它只會
一遍遍地折騰我的接受力。
看慣了那些表象的儀式再從雪的折射里
能感到真實在哪里。被強加的物化的存在
也不能掩飾認知的缺陷。晴天袒露出真理。
這條河所承載的東西如此之多以致在眼下
它無須再承載更多。人們有了新的寄托——
人類的迷茫不會影響樂觀。生活在繼續。
因為生活是這樣一種事物,它的本質
不屬于自己,它在自己的花園里開出許多
怪異的果實,每個房間里的餐桌都必不可少。
如今這些表現我都在河上的雪中領悟到了
所以我在上面打滾,我知道我為什么打滾
我的身體打滾時不需要外力支配。
雪呀我知道你在偷偷體驗荒原的感覺
在遠處的橋下有鋼筋水泥你假裝視而不見
我徘徊在你的深處,你也無心領會我的操勞。
我在跳躍的間隙、在歡愉的時刻猛然與你對視
我們都找到熟悉的陌生感,因為一切已不相干
理性地帶出現的真空沒有窒息。地球還在自轉。
所以伸出沒有溫度的手如來自兩個世界的靈魂
就像雪下面曾經的激流蘊藏我年少的夢。今天
在雪上我無法找到它,哪怕它會鉆入我的心里
我依然感受不到波瀾。我或許也視而不見了。
【作者簡介】江宗皓,本名江樹明,系黑龍江省作家協會會員、雞西市企業文聯秘書長、雞西市作家協會副秘書長、雞西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副秘書長,雞西市啟明文學社副社長、沈焦盛隆公司文學協會主席。畢業于黑龍江大學,曾進修于遼寧新聞作家專修學校、黑龍江文學院(蕭紅文學院)、雞西職工大學等院校。曾出版詩集《城市邊緣的河流》《城市的秋天》《在邊緣自由行走》《我過去的秋冬春夏》等,執行主編《黑龍江東部百人文學方陣——風從穆棱河吹過》《歲月的記憶》《有一種情感叫熱愛》,以及《家園文叢》等文集,獲得國家、省、市級各種獎勵80余項。
穆棱河的雪
江宗皓
一陣緊似一陣的朔風吹過,窩集嶺的雪
從野曠天低的河套腹地
冒煙似的揚起,解釋了東北特有的名詞
大煙炮。幾千年還是幾千萬年的
寒冷,孕育了一簇簇堅強的生命
渡口和擺渡人消失在大雪的深處
雪野滋生的水草又喂養了多少清朝的戰馬
蒹葭蒼蒼的背景下
土筑的屋檐飄起的炊煙依然還在
屹立經年雞冠山依然還在,見證著
云煙往復在邊塞之外回旋
穆棱河的雪引發無數奇美的窗花
風,鬼斧神工般在雪野雕出最流暢的曲線
百里雪漠連接起的黑與白的奏章
一次又一次呼嘯地響過
響過雪野之下九曲回腸的愛情
響過窨藏著呼吸的生命
究竟,這是一場又一場怎樣的
雪啊,數九寒冬雪飄不斷,雨水時節
也能飄起一場場落花繽紛
在水之湄,一次次地讓天空亮堂了起來
一次次地讓大地亮堂了起來
沉睡著又沉睡著,捂暖了,又捂活了
一個個蠕動,一條母親河的蠕動,一粒粒種子的蠕動
一個個綠色影子的蠕動
在太久太久苦寒的孕育之后
又只在瞬間,就淡定地解釋了
塞北春天的意義和花開的短暫
李玉蘭, 中國散文學會會員,黑龍江省作家協會會員、散文詩學會會員,雞西市作家協會副秘書長、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啟明詩社副社長、虎林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先后在《星星》詩刊、《散文詩》、《小說月刊》、《詩林》、《北方文學》、《遼寧青年》等雜志發表作品數百篇。作品多次在各種大賽中獲獎,被收錄到《中國年度最佳散文詩選》、《中國實力派美文金典》、《啟迪》書叢等幾十種版本。曾獲全國十佳散文詩人提名獎。在人民大會堂出席頒獎儀式。著有散文詩集《玫瑰心情》、報告文學集《世紀驕子》、詩歌合集《花開的聲音》、散文合集《擺放陽光》等。
月光下涌動的雪
李玉蘭
當一場雪
與一條豐盈的河流相遇
北方的冬天才張揚起嚴冬的凜冽
風,像無所畏懼的騎士
從穆棱河的源頭呼嘯而來
又循著一條河的走勢,呼嘯而去
飛揚的斗篷席卷著河面
白如羽翼
雪,落在穆棱河上
像撲火的飛蛾
恪守著回歸的心念,以身相殉
讓一條母親的河流
借助著一場雪的催化
以堅韌無比的心
對接寒冰賦予的骨骼
河面是一種誘惑
形形色色的腳步與車輪
走過,碾過
親近著驗證著一種生命
質的相溶
月以澄明之心
屏蔽著太陽的灼熱
給了雪一個安靜的理由
成就了一場雪對一條河
赤子般的呵護與雕塑
而雪在月光下,不動聲色地涌動
是一幅遠古的版畫
它緊叩著母親的脈搏
在月光的碎片里
還原著一條水系涵養的族譜
母親河守望的山水相依的愛情
還有關于春天的想象,以及
棒打狍子瓢舀魚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