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是我國的國寶,一直以來大熊貓深受國內外的喜愛。那么對于大熊貓你了解多少呢?是不是還只是停留在大熊貓是國寶、是瀕危國家保護動物、愛吃竹子?那么就由我帶你了解下關于大熊貓更多的知識。
大熊貓是我國獨有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所有國外的大熊貓都是租借的。到了一定期限是我歸還給我們的。在國外大熊貓非常受國外的朋友喜歡。甚至喜歡到某個國家已經拖延很久沒歸還我們的熊貓了,看來又要續租的樣子。
大熊貓已經有800萬年的歷史,最早的化石時候是在云南發現的。那時候它們還不能被稱為熊貓,被稱為“貓熊”。因為它像一個熊的貓。這個稱呼伴隨了他們很久。在20世紀50年代很多人還認為它屬于熊科。20世紀50年代后,由于直書(字順序由右往左寫改為從左往右寫),當時雖然已經修改的書寫的順序但是那年代人們還習慣性的從右往左讀,所以,就給讀成了“熊貓”,讀的人多了,慢慢就將貓熊變更為熊貓了。
早期的熊貓是是食肉動物,后面因為經常在熱帶竹林生活。可能因為食物不好捕獲,慢慢進化成了吃竹子的兼素食動物。為此,它的手掌除了有五指之外,還有一個“指頭”,這個指頭是用來專門握竹子的。而且這個吃竹子的習慣經過最新發現推斷,熊貓在600萬年前都已經開始吃竹子了。
科學家們分析:熊貓吃竹子的原因和環境有關,熊貓本身是個“低能耗”的。它的運動狀態的能耗是和其他動物冬眠能耗差不多。(通俗易懂就是白天咱們人要吃三頓飯,但是晚睡覺就不感覺到餓了)加上之前生存環境可能有極大的變化,當時身邊還遍布熱帶竹林。低能耗加上沒吃的所以就干脆吃竹子充饑了。時間一久,身體就朝著吃竹子方面進化了。
大熊貓是我們的國寶,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通過大熊貓能看出來。適應力很重要,800萬年依然存活進化到現在證明適應能力非常重要。我們個人也一樣,只有適應與時變化的環境才能“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