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生活中出現對少年、青年稱呼為“小鮮肉”,被稱為“小鮮肉”的男生,長相俊美,大都是所謂的“明星”,每個都是濃妝艷抹,打扮得比女生還要精致。很多男孩不僅外表變得不男不女,就連脾氣性格也越來越女性化。
某所謂的“小鮮肉”在機場,面對粉絲拍照,一路舉手包擋住臉說:“嚇死寶寶了,都說啦我沒有畫眼線,不能出現在相機面前的”。
某所謂的“小鮮肉”參加一個戶外活動,晚上需要在戶外用餐,他突然跳起來:“啊!要在戶外吃嗎?安全嗎?人家很怕耶,尤其是那些小昆蟲,太可怕了?!闭f著,以手輕拍胸脯,安撫心臟。所有人都笑了,女生們紛紛說道:“好可愛啊!”一位比他矮的女生站出來,開玩笑似的說:“小哥哥別怕,我會保護你的!”
很多人看了之后說:什么玩意?陰陽怪氣的東西?難道是泰國人妖?由于這種“娘炮”文化的傳播,讓不少青少年信以為真,以為這樣就是帥,是有魅力的象征。對青少年的成長,造成很大的影響。所以網絡上諷刺如今娛樂圈“娘化”現象:“少年娘,則中國娘”。
秋季開學的時候,某臺的一檔節目就遭到吐槽,原因是所謂的“小鮮肉”的妝容太過于“時尚”了,到了一種讓人接受不了的地步。許多家長認為,孩子看了這檔節目會對孩子的三觀產生影響,不知道什么叫男人,不知道什么叫勇氣和擔當。小孩如盲目產生崇拜、去模仿,喜歡化妝,那是一個什么樣的后果?
對于這種現象,《人明日報》發文批評,雖然含蓄,卻可以看出:我們不認同所謂的“娘炮”和“不男不女”等貶義說法,呼吁在青少年中有著廣泛影響的所謂明星們,呈現出更加積極,向上的形象。
央視也出手禁用“娘炮”“明星”了,全面禁用“娘炮”藝人,還直接指明“娘炮”藝人是哪些“明星”。某臺的娛樂節目一直以來就很火,大量引用韓國藝人,導致少男少女被“韓流”的沖擊,三觀異于常人。很多中國男孩與韓國男星一樣,化濃妝、描眼眉眼線、涂口紅,割雙眼皮等。
追求個性沒有什么不好,我從來就贊成文化多元,社會的發展是多元推動的,但是作為在屏幕中常出現的人物,要注意自己的形象和言談舉止,因為容易被別人模仿,特別是沒有辨別能力的兒童青少年。在有人的眼中,認為陽剛之氣不過是粗俗、野蠻的代名詞,他們只知道追求所謂的“時尚、品味”,追求所謂的“精致生活”,而忘記了一個真正的男人就應該頂天立地,拿得起放得下。
男人娘的背后,是陰柔美正成為潮流。所謂陰柔美,是指現在的男生越來越有女人味了、小巧、安靜、文雅,無論是外形打扮上,還是氣質上,或者精神品味上,都越來越女性化,并且受歡迎。陰柔美的流行,就是男人失去了男人味。
電視劇,不找身價上千萬的“小鮮肉”來撐流量,根本不敢上映;一檔綜藝節目,不花幾千萬,請幾個“小鮮肉”,根本不好意思說是大制作。用“娘炮”拍的暴擊題材劇,就像找太監來代言偉哥,找光頭來代言洗發水,滑稽搞笑;用脂粉之氣的“娘炮”來飾演英雄,不是侮辱英雄么?
如果這種涂脂抹粉的男人越來越多,加入了子弟兵,我們軍隊的威武之師還會在嗎?你相信他們有戰斗力嗎?可以想象,一幫描眉畫線,搽脂抹粉的軍人能去沖鋒陷陣?一群端著蘭花指的運動員能去打籃球?粉底紅腮,搔首弄姿的男人能去搶險救災?
所以,日本松下集團高官松下幸之助說過,不管我們如何討好韓國人,他們不會購買日本的產品;也不管我們如何鄙視中國人,他們都會購買我們的產品。
“男兒有淚不輕彈,皆因未到傷心處”,這才是陽剛男人的柔情,剛柔并濟。
愿所謂的“鮮肉”們找回陽剛之氣,做出積極的、正能量的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