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樓,原本指的是豪華精致的雅舍,有時則作為豪門大戶的代稱,但后來反而成了煙花之地的專指。
對于青樓女子,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在各種各樣的電視劇中,總會出現不同時期的青樓女子,青樓是上等妓院,青樓中的妓女,一般是藝妓,買藝不買身,吟詩誦詞,彈琴唱曲,樣樣精通,甚至不乏才華洋溢的詩人或表演藝術家,如明末清初最負盛名的秦淮八艷。
妓分為官妓與私妓,最早發明官妓的是春秋時齊國的宰相管仲。其目的一是通過稅收增加政府的財政收入;二是有利于社會安定;三是吸引大量人才;四是送妓與敵,兵不血刃。管仲的發明很快被其他各國效仿,一時官妓大興。私妓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向政府正式注冊登記,歸屬教坊,叫市妓。另一類無照營業,是名富其實的私妓。凡此種種,都使得青樓文化充滿了變幻多姿的色彩。
誰也不愿意自己一輩子待在青樓,青樓女子是以色侍人,吃的是“青春飯”,當年老色衰之后,就無法再與年輕貌美的女子競爭。在青樓的時候,大家的本質沒有什么區別,隨著年齡逐步增大,年老色衰的情況越發明顯。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在自己衰老之前,為自己尋找一個不錯的歸屬,這是青樓女子最關心的問題。那么,青樓女子會有哪些不同的結局呢?
在中國古代社會,城市的規模都不大,離開青樓的女人也會被認出來。那種自己贖身的青樓女子,通常會到其他的城市,然后找一個當地普通人嫁了。相比做豪門大戶的小妾,做普通人家的正妻更實在。這樣的情況很多,畢竟大家都希望安安穩穩的生活。
那些長相非常不錯的青樓女子,會被地方豪強贖身,然后成為豪強的小妾。這雖然可以為自己帶來錦衣玉食的生活,但也存在很大的風險。由于自己是青樓出身,根本不可能成為正妻。如果自己能生育子女,那生活還算穩定。但如果連子女都沒有,一旦男主人去世,女主人會立刻把小妾趕出家門。
對于青樓女子來說,最好的歸宿就是在職業生涯結束之前,遇到一個互相喜歡且不在乎自己職業的男人為自己贖身,然后嫁人,相夫教子。如秦淮八艷中的柳如是、董小宛。如果沒有遇到這樣的男人,那就只能靠自己賺足了錢再贖身,脫離“娼籍”從良,當然這很難。從良之后,去一個沒人認識自己的地方,重新開始,如果遇到了中意的男子,就嫁作他婦。
大多青樓女子會積攢一筆不小的財富,在時機成熟的情況下,青樓女子會自己贖身,然后離開這個地方,但有的離開青樓之后,已經心灰意冷,不再想嫁人。這類青樓女子通常會出家做道姑或者尼姑。比如秦淮八艷中的寇白門、卞玉京,最后就成為了道姑。當然,這樣的情況不多,因為意味著自己將面對青燈古佛,相伴余生。
還有的青樓女子,年輕的時候是頭牌,老了就升級為老鴇,繼續為行業添磚加瓦,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如清末民初的賽金花。還有一種情況是最匪夷所思的,有些青樓女子離開原來的青樓之后,由于沒有其他的技能,會走上一條彎路。自己在青樓那么多年,擁有豐富的經驗,這些青樓女子會自己花錢買一群小女孩,開始進行調教和訓練。這樣一來,自己就成了老鴇。這樣的人不多,但是最可惡。在中國古代社會,青樓必須在衙門注冊。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有一個老鴇第一句就是“大人,我們可是在順天府上過牌子的正經院子。”
最后一種青樓女子最可憐,由于長相一般,自己的收入不會太好。隨著年齡的增大,這樣的情況越來越明顯。自己年老色衰之后,自己會被趕出青樓。這樣的女子根本沒有什么謀生的能力,甚至有淪為乞丐的可能。請注意,在古代社會,青樓女子明顯沒有什么社會地位。對于普通的農戶來說,哪怕自家有一口飯吃,也不會把自己的女兒賣出去。每逢一個王朝的末期,由于各種問題重合到了一起,賣兒賣女的情況比比皆是。
最慘的就是這類女子,既沒人愿意為她們贖身,自己又沒有足夠的錢,年老色衰后無人問津,在凄涼中了此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