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種植中,如果采用有土栽培或基質培,擁有優良的有機基質土,是成功的基礎。本期專門介紹下個人經驗與感受,希望對你有所啟發和幫助。
什么是有機基質土
基質分有機、無機兩大類,無機基質是指性能穩定,不分解的物質,如沙子、蛭石、陶粒、巖棉等。
①蛭石:一種水合鎂鋁硅酸鹽,能提供一定量的鉀,少量的鈣、鎂等營養物質。
②泥炭:是低溫、濕地的植物遺體經數千年的堆積,在氣溫較低、雨水較少的條件下,植物殘體緩慢分化而成。
③珍珠巖:由灰色火山巖經粉碎加熱至1000℃,膨脹形成的一種白色顆粒狀物。
④膨脹陶粒:由頁巖物質在1100℃的陶窯中燒制而成的多孔粒狀物。
⑤水晶泥:是一種儲存水分、養分及微量元素的高吸水性載體。
有機基質是指可以被分解的物質組成的基質,比如秸稈、廚余垃圾、木屑、椰糠等,通常為植物垃圾組成。順便科普一個名詞:基質這里所說的基質,就是一種種植用的基本物質,也可以理解成介質,直接理解成種植的一種“土”也可以。
無機基質和有機基質有啥不同
無機基質——穩定,但幾乎沒有植物所需養分,需要另外補充,通常由營養液提供養分。由于無機基質性能穩定,對營養液沒有破壞和干擾,營養液會保持比較干凈。
有機基質——可以被分解,形象地說會腐爛變質,之后成為作物的肥料。對植物而言,腐爛變質是好事,但對愛干凈的人類來說,又有點討厭——通常有點臭味、招蟲子等。
很多人認為,有機基質比無機基質好。從植物學來說,其實并沒有本質差別,但從人們的普遍心理來說,更愿意吃有機基質栽種的蔬菜瓜果。一般認為,有機基質栽種的口感好——這個是帶有很大主觀因素的判斷,今天不討論這個話題。既然很多人喜歡有機基質栽種,我們就說如何配制有機基質。
常見的有機基質種類很多,如洋麻纖維、廢棉、椰粉纖維、魚骨堆肥、草炭、玉米秸稈、向日葵稈、椰子殼、蔗渣、酒糟、鋸末、刨花等,一般應因地制宜,選擇資源豐富、價格便宜、能滿足作物生長需要的原料。有機基質可以全部由不同的有機物組成,也可以與無機基質搭配使用根據種植作物的不同,可以有很多配方。
有機基質土有啥好處?
有機基質土對于種菜來說,確實有很多方便之處:
1、養分充足,一般不存在缺素問題——與水培霧培等無土栽培不同,有機基質培對營養液的依賴大大降低,甚至不需要營養液也能長好,營養液成為錦上添花的角色,而不是必須和唯一的養分來源。因此,有機基質培一般不會出現缺素障礙,除非是成分過于單一。
2、種植難度大大下降,特別便于初學者——有機基質土本身透氣有養分,只要水分、光照和溫度合適,作物都能長好,栽培幾乎沒難度,特別適合家庭種植。
3、有機基質與營養液結合,是施肥的最佳搭配,并屬于環保綠色——無機肥與有機肥聯合使用,是業內公認的最佳方式,能最大化利用肥料,提高肥料效果,并減少環境壓力。廚余垃圾的廢物利用,本身就非常環保,秸稈等植物肥料的分解過程中,會大量吸收土壤中的鹽分,并分解成作物需要的小分子,其實就是化解土壤鹽害,消除化肥等無機鹽對環境的傷害。
4、有機基質土經濟實惠——由于主要取自廢物、垃圾,原料大多不需購買,降低了家庭種菜成本。
調制有機基質有啥講究
有機基質的調制其實沒有國家標準,完全根據自己手上有的原料,根據要種的植物習性來配制。網上也能搜到各種各樣的配方。一般而言,遵循下列原則即可:
一、通透性要好
通透性是指基質土的透氣、透水性能,這項指標至關重要!寧愿犧牲養分,也別降低通透性——沒有養分植物不會死,不透氣、透水,植物一定死!如何保證基質土的通透性呢?一般可采用下列辦法:
1、以沙子為主,有機基質為輔——可采用建筑用的河沙(混凝土用的那種),一般要占到多半以上,有機基質可用漚熟的秸稈、餅肥、廚余垃圾、椰糠等;
2、以煤渣為主——蜂窩煤煤渣也是好東西,也要占到半數以上,摻入上述有機基質;
3、細陶粒、蛭石——營養土多數為蛭石、椰糠之類的摻入腐熟的有機營養物質。檢查通透性的辦法:在泡沫箱內。往基質土上澆水,通透性好的不會積水,很快滲出。如果有積水現象,說明透水很差。
二、成分要雜
配制有機基質土,成分越雜越好!有機基質土的種植理論根據是植物生長元素的循環利用——土里元素會轉移到植物中,如果植物再腐爛分解到土里,就能維持植物的生長需要。那么,這帶來一個問題——不同的植物,元素怎樣保證滿足循環利用?這是十分復雜的問題,解決的辦法其實非常簡單——不管三七二十一,來自土里的植物全部回到土中,就能滿足作物需要!我們不可能知道那種植物需要啥元素,但是,我們可以配制盡量多的成分,基本保證各種元素都有——除了氮磷鉀三大元素外,植物需要的其它元素,特別是微量元素,需要非常非常微量,只要有就行!所謂雜,就是你有啥用啥——大家不是說種菜的都喜歡拾破爛嗎?還真是!只要能腐爛,都可以用。常見好的有機基質肥料有:
煮熟腐爛的黃豆、魚腸水、淘米水——這些丟了可惜,漚肥是上等材料——很臭但很好用處理方法:裝入桶或箱,蓋上蓋(不密封),自然漚熟——一般半個月到30天(根據氣溫),發臭腐爛即可,通常,這類與后面說的混在一起漚更好。
爛菜葉子、扯藤的秸稈等植物垃圾——剁碎,可以干漚,用泡沫箱或塑料袋密封,讓其發酵發熱滅菌,如果量大,可以半埋地下堆肥漚熟,上面用塑料布蓋嚴發熱發酵,一般里面溫度有五、六十度為佳。少量的葉子秸稈可以與其它廚余垃圾一起漚熟,量不大時,不易干漚升溫,不如放入桶中泡水漚熟。
廄肥等人畜糞便——廄肥是指家畜糞便,常見的有豬、牛、羊、兔等素食動物,一般以植物纖維和蛋白為主,禽類糞便如雞鴨鴿鵝等雜食動物糞便成分更雜,不僅有植物纖維和蛋白,也有動物蛋白,所以人們會感覺雞糞效果好——這與雞禽類消化道短有關。使用廄肥等人畜糞便為肥料進行調制時,注意三點:
(1)選用漚熟的糞便,不宜使用鮮貨
(2)有條件時,最好暴曬后使用——滅菌,糞便中的致病菌對健康威脅很大,不可大意
(3)別貪多——植物需要量不是想象的大,有一點就行,建議不超過總量的5%。
需要提醒是:有機肥過量同樣會導致硝鹽超標,還會導致蔬菜口感差,比如氮肥過量會導致發苦。
菇渣——這是有機土的上等材料——不臭也很好用,打碎后拌入,甚至可以直接用。
各種餅肥——常見的有豆餅、菜餅、花生餅,榨油后剩下的菇渣,由于來自作物果實,植物蛋白含量高,肥力比秸稈要強,但需要漚熟使用,方法同前。
動物骨骼毛發——家庭常見的剩骨頭、雞蛋殼、蝦蟹殼、人或動物毛發也是好肥料,最好能搗碎混在土中自然漚熟,作為磷鈣等長效肥料,很好用。其它常用肥料簡介:
復合肥——一般為氮磷鉀三元復合肥,含量15%為常見,調制有機基質土放一點挺不錯,比例一般為按體積每立方放1公斤左右,換算成泡沫箱,一個大箱子用手抓2、3把摻勻即可。
EM菌——來自日本的一種益生菌,用于肥料發酵。據說效果不錯,本人由于沒有試過,不便評論。但作為一種肥料處理方式,應該不錯。
酵素——用廚余垃圾制成的酵素作為肥料應該是不錯的,其實也就是上述介紹的方法,精細制作而已。據說噴施效果不錯,本人沒有試過。但作為處置廚余垃圾的方式,廢物再利用,值得肯定。如果用于養生和保健,請慎重!
三、注意禁忌
有機基質土的配制有禁忌的,主要記住以下幾點即可:1、不宜將剩菜剩飯漚肥——含有油膩、鹽分過多,會導致土壤鹽分大,油膩難分解,破壞土壤通透性。只有油、鹽少的可以漚肥。2、粘性泥土不宜——可以采用沙壤土,但不可使用粘性土,會導致通透性差3、秸稈、廚余垃圾、餅肥等一定要漚熟,否則會生蟲,甚至影響植物生長。
常見的有機基質配方(體積比)
草炭︰爐渣=4︰6 砂︰椰子殼=5︰5
草炭︰玉米秸︰爐渣=2︰6︰2
玉米秸︰葵花桿︰鋸末︰爐渣=5︰2︰1︰2
油菜桿︰鋸末︰爐渣=5︰3︰2
菇渣︰玉米秸︰蛭石︰粗砂=3︰5︰1︰1
玉米秸︰蛭石︰菇渣=3︰3︰4
油菜桿︰菇渣︰粗砂=3︰5︰2
玉米秸︰菇渣︰爐渣=4︰4︰2
葵花桿︰菇渣︰粗砂=3︰5︰2
葵花桿︰菇渣︰珍珠巖=4︰3︰3
玉米秸︰菇渣︰煤矸石=3︰4︰3
玉米秸︰菇渣︰風化煤=4︰3︰3
爐渣︰ 作物秸稈︰廢菌棒︰純糞(牛、雞、豬糞)=3︰3︰3︰1;
彩色甜椒基質配方:草炭、菇渣、爐渣=1︰1︰1;
生菜的基質配方:沼渣︰(珍珠巖+蛭石)=15% ︰ 85%;
小型西瓜基質配方:草炭︰蛭石︰珍珠巖=6︰3︰1;
辣椒基質配方:玉米秸稈 +牛糞+菇渣)混合發酵后︰細爐渣=3︰1;
黃瓜基質配方:稻殼︰草炭︰爐渣=5︰7︰2;
水果黃瓜基質配方:中藥渣︰蛭石=75%︰ 25%;
番茄基質配方:爐渣︰棉稈粉碎腐熟物︰鋸末︰蛭石=4︰3︰2︰1;
調制有機基質土的使用
剛調制好的有機基質土其實沒有處于最佳狀態,我們稱之為“生土”經過一茬種植后,土壤逐漸達到最佳狀態,我們稱之為“熟土”我們種植時,最好是生熟土混合使用——特別是在開春時節,調制好你的土壤,是全年的基礎!注意下列幾點:
1、生熟土搭配——一般對半就行,沒有特別要求。
2、曬土消毒——一定不要浪費冬季末期的艷陽天——曬土,滅菌驅蟲,曬土是最好的方式。
3、必要的殺蟲——如果前一茬有病蟲害,最好在曬土時噴施藥劑殺蟲滅菌,只要是正規蔬菜用藥,這個階段使用不會有健康風險——噴施后暴曬,加上數月的種植期,正規農藥早就分解得無影無蹤。
4、根據作物習性調整機制肥料配比——此時是你埋底肥、調整土壤肥力的好時機,可以非常方便地完成。比如種植根莖類的作物,要充分保證鉀肥,種植大型瓜果,要埋入底肥等等。別等種完苗中途菜想起土壤不合適,那就費勁了。如果你的菜菜長得不盡人意,除了查找光照、季節溫度等原因外,種植土可能就是重要原因。
我配制的基質土:
請記住——配制好種植土,你會全年非常省事,離成功就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