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技術是發展有機農業最實用的技術之一,方便、安全、快捷、衛生、高產、優質!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下這門強大的技術。
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技術,是指完全不用天然土壤,而是在基質中用有機固態肥,用清水灌溉作物代替營養液灌溉植物根部的一種無土栽培技術。
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技術能提高作物的產量與品質,生產過程中能減少農藥、水、肥的使用,既能保證減少環境的污染,使產品更衛生,又能減少勞動力的使用。
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技術的特點
1. 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技術,采用有機固態肥代替無土栽培中的化學營養液,作物生長過程中只需向作物灌溉清水即可。
2. 降低了栽培的成本。
較無土栽培中最簡單的肥料、營養液槽培、基質等成本都得以降低。

3. 提高產品品質。
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技術減少了農藥、化肥的食用,明顯改善了產品的品質及營養,使產品更趨向于綠色食品、有機食品。

4. 栽培基質的取材范圍更廣。
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技術中的栽培基質可以采用農業廢棄物,譬如農作物秸稈、廢菇渣、玉米芯等,不必再局限于昂貴的草灰做基質。

5. 大大提高了作物的產量。
采用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技術,番茄年畝最高產量20000公斤,達到目前國內最高水平。

6. 操作管理難度簡單化。
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技術在管理上更趨向于標準,變得更加簡單易學。

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的分類
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一般分為槽式栽培、袋式栽培、立體垂直栽培。
1. 槽式栽培
常見的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類型為槽式栽培。可選用諸如木板、木條、磚塊、竹竿等材料建槽。為防止土壤病蟲傳染,建槽成功之后在槽底部鋪一層0.1厚塑料薄膜。

若栽培黃瓜、南瓜、西葫蘆等蔓生植物或者植株高大的植物,槽邊框15-20cm,但槽的寬度要建成48cm,槽距1m左右。
相反,若是栽培草莓、生菜、油菜等植株較矮的作物,槽邊框15-20cm,槽寬度要建成72-96cm,槽距0.5-0.8m。

2. 袋式栽培
基質中選一種寬30cm、高15cm黑色耐老化并且不透光的薄膜袋,將其制成內部可裝基質10-15L的栽培袋;形狀還可以制成內部可裝基質20-30L的長方形栽培袋。
為防止植物漚根死亡,在栽培袋的底部、兩側開2-3個1cm左右的小孔,使積存的水分、營養液等能夠排出來。

3. 立體垂直栽培
立體垂直栽培分為柱狀和長袋狀栽培。柱狀栽培一般采用硬質塑料管,在其四周開孔,作物種植在孔內的基質上;長袋狀栽培采用粗、厚、長分別為15mm、0.15-0.2m、2m的塑料薄膜袋,與柱狀栽培一樣在袋的四周開孔,作物種植在孔內的基質上。


栽培基質的配置
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的栽培基質的配置非常重要,基質的原料分為有機和無機兩大類。
1. 有機基質
采用各種農作物秸稈、菇渣等農業廢棄物,既便宜又環保,還可以不斷再生,種植的效果很理想,作物的產量非常高。
2.無機基質
無機基質可選用的材料比較多,如沙子、陶粒、蛭石、煤渣、風化煤、珍珠巖等都可以用作無機基質的材料。

采用有機基質和無機基質材料進行混配,效果會更好。根據我國各生產區可采用下列典型的栽培基質配方:
草炭∶爐渣=4∶6
砂∶椰子殼=5∶5
草炭∶玉米秸∶爐渣=2∶6∶2
玉米秸∶葵花桿∶鋸末∶爐渣=5∶2∶1∶2
油菜桿∶鋸末∶爐渣=5∶3∶2
菇渣∶玉米秸∶蛭石∶粗砂=3∶5∶1∶1
玉米秸∶蛭石∶菇渣=3∶3∶4
油菜桿∶菇渣∶粗砂=3∶5∶2
玉米秸∶菇渣∶爐渣=4∶4∶2
葵花桿∶菇渣∶粗砂=3∶5∶2
葵花桿∶菇渣∶珍珠巖=4∶3∶3
玉米秸∶菇渣∶煤矸石=3∶4∶3
玉米秸∶菇渣∶風化煤=4∶3∶3

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技術以清水灌溉植物,對灌溉系統的要求不是很高,水源直接采用自來水或者壓力泵供水即可。
采用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技術前還要先用無土方式進行育苗,基質混配均勻后裝入穴盤中,澆水后即可播種。播種時每個穴放入1粒種子,播種完成后上面覆蓋薄薄的蛭石,出苗后及時撤去覆蓋物,1個月就可以定植。


適宜種植的農作物
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技術適宜種植多種作物,茄果類、瓜果、豆類、葉菜類、鮮切花等。
1. 茄果類
包括櫻桃番茄、番茄、茄子、辣椒、甜椒、人參果等。


2. 瓜類
黃瓜、南瓜、西瓜、甜瓜、西葫蘆等。

3. 豆類
菜豆、豌豆等。

4. 葉菜類
生菜、白菜、菠菜、芹菜、油菜等。


5. 鮮切花
切花月季、百合、草莓、韭菜、蘿卜、櫻桃等。


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技術具有簡單、實用、高效等特點,既能得到收益,又能造景,一般的家庭也能考慮這種方式。無土栽培技術,對發展有機農業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