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永遠(yuǎn)猜不到南山博物館會帶來什么驚喜,譬如這個《“敘”寫傳奇——敘利亞古代文物精品展》,文物級別之高實(shí)屬罕見。敘利亞現(xiàn)在是個動蕩的小國,不過其歷史則比我們中國還要久遠(yuǎn),它位于新月地帶,曾是美索不達(dá)米亞文明(兩河文明)的一部分,先后被亞述帝國、希臘馬其頓、羅馬帝國、阿拉伯帝國等顯赫一時的政權(quán)統(tǒng)治,所以后來又分別被希臘文化、羅馬文化和伊斯蘭文化所影響,可以說是人類文明交匯的典型。
舊石器時代,石斧,大馬士革國家博物館藏
距今50萬-30萬年。屬于阿舍利文化的遺存。展品來自首都大馬士革的國家博物館,大馬士革歷史悠久,曾是阿拉伯帝國的首都。
前陶新石器文化A期,刻紋石器,阿勒頗博物館藏
公元前9200-前8800年。阿勒頗是現(xiàn)在敘利亞第一大城市。
青銅時代,珍珠母貝鑲嵌畫,大馬士革國家博物館藏
公元前2600-前2400年。發(fā)現(xiàn)于馬里古城的太陽神廟,描繪的是五個正在膜拜的人。
青銅時代晚期,儀式用斧,阿勒頗博物館藏
公元前1500-前1400年。斧頭有兩頭獅子和一頭野豬,表面用黃金鑲嵌玫瑰花環(huán)圖案,可能是模仿古埃及的技術(shù)。
青銅時代晚期,大理石器皿,大馬士革國家博物館藏
公元前1600-前1200年。
青銅時代晚期,烏伽里特語泥版,大馬士革國家博物館藏
公元前1600-前1200年。這些楔形文字記載了人們對烏伽里特主要神靈如雷雨之神、大地之神祈求免受毒蛇和疾病的侵害。
左:青銅時代晚期,泥塑人偶,大馬士革國家博物館藏
右:青銅時代中期,女神雕像,賈頗勒博物館藏
專家推測右邊這個可能是伊什塔爾女神,她是阿卡德人的豐收與戰(zhàn)爭女神,也是蘇美爾人的伊南娜女神。她的形象也影響了希臘神話中的阿芙洛狄忒和基督教的圣母瑪利亞。以這個小雕像為標(biāo)準(zhǔn),大部分女生都可以被稱為“女神”。
青銅時代晚期,陶塑香爐,大馬士革國家博物館藏
公元前1600-前1200年。感覺跟南漢二陵博物館的陶鸮形五聯(lián)罐有某種關(guān)聯(lián)。
青銅時代晚期,滾印,大馬士革國家博物館藏
公元前1600-前1200年。刻有太陽和月亮等圖案。
青銅時代中期,項鏈,阿勒頗博物館藏
公元前2000-前1600年。這細(xì)小的金項鏈,跟現(xiàn)代工藝已經(jīng)沒什么區(qū)別了吧?兩顆吊墜分別是水晶和石頭。
青銅時代中期,烘焙模具,大馬士革國家博物館藏
公元前2000-前1600年。這是用來烤面包的模具,發(fā)現(xiàn)于馬里某宮殿的廚房。真是“色香味俱全”啊。
青銅時代中期,刺猬形彩陶器,大馬士革國家博物館藏
公元前2000-前1600年。展覽中的陶器很多,但感覺技術(shù)不如中國的。
青銅時代中期,壁畫,阿勒頗博物館藏
對我而言最大的驚喜是兩件極高古的壁畫,這件的時代是公元前2000-前1600年,相當(dāng)于我們的夏朝(如果真的有),距今三四千年的壁畫還能看到,真是難以想象。此畫描繪一個男人正牽著一頭用來獻(xiàn)祭的公牛,屬于宮殿裝飾的一部分。
青銅時代早期,蛇紋綠泥石罐,阿勒頗博物館藏
公元前2600-前2400年。發(fā)現(xiàn)于馬里古城的伊什塔爾神廟。事實(shí)上敘利亞并不產(chǎn)綠泥石,這種石材可能是從伊朗南部傳來的。
青銅時代早期,祭拜者雕像,大馬士革國家博物館藏
公元前2600-前2400年。共展出了三個類似的祭拜者雕像,發(fā)現(xiàn)于馬里古城,他們身著典型的蘇美爾人服飾。
鐵器時代,女神泥塑,大馬士革國家博物館藏
公元前500年。女神可能是伊什塔爾。
波斯-希臘化時期,戰(zhàn)車騎士雕像,大馬士革國家博物館藏
公元前539-前129年。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又稱波斯第一帝國,統(tǒng)治敘利亞期間,非常流行這種空心陶像。
鐵器時代,乳牛雕刻,阿勒頗博物館藏
公元前900-前800年。展示了鐵器時代亞述藝術(shù)的真實(shí)和細(xì)致。
鐵器時代,斯芬克斯雕件,阿勒頗博物館藏
公元前900-前800年。眾所周知斯芬克斯是埃及神話里的怪物,有人面獅身、羊首獅身、鷹頭獅身三種,這里是羊首獅身的斯芬克斯。
鐵器時代,壁畫,阿勒頗博物館藏
公元前1200-前539年。這是另一件古老的壁畫,畫的是兩名亞述官員的側(cè)面像,是少數(shù)被保存至今的亞述壁畫之一。
鐵器時代,格里芬浮雕,阿勒頗博物館藏
格里芬是希臘神話中鷹頭獅身的神獸。
青銅時代晚期,亞述國王和馬車浮雕,阿勒頗博物館藏
公元前900-前359年。
希臘化時期,彩陶瓶,大馬士革國家博物館藏
公元前333-前64年。瓶身是一直紅色的豹子。
希臘化時期,古希臘銅幣,大馬士革國家博物館藏
公元前4世紀(jì)前期。正面是托勒密一世側(cè)臉像。托勒密一世本是亞歷山大大帝麾下的將軍,亞歷山大病逝后,他成為埃及總督,后宣布成為國王,創(chuàng)建托勒密王朝。
希臘化時期,青銅塑像,德拉博物館藏
公元前2-前1世紀(jì)。被認(rèn)為是古希臘神話中的大力神赫拉克勒斯的雕像。
羅馬時期,立獅石板浮雕,大馬士革國家博物館藏
公元前64年-公元395年。發(fā)現(xiàn)于帕爾米拉古城。
羅馬時期,石灰石墓葬雕像,大馬士革國家博物館藏
公元2世紀(jì)。
羅馬時期,石灰石墓葬雕像,大馬士革國家博物館藏
女子半身像,頭上有圍巾。雖然無法跟斷臂維納斯那種羅馬雕像相比,但從衣服的皺褶也可以看出是一脈相承的。
羅馬時期,石灰石墓葬雕像,大馬士革國家博物館藏
羅馬時期,阿塔爾加提斯石雕,阿勒頗博物館藏
2-4世紀(jì)。阿塔爾加提斯女神右手持纏有毒蛇的魔杖(至今是醫(yī)生的標(biāo)志),旁邊有兩個女子半身像,雕塑底座有兩只獅子。
羅馬時期,梨形玻璃瓶,大馬士革國家博物館藏
4世紀(jì)。
羅馬時期,女神雕像,大馬士革國家博物館藏
1世紀(jì)。這件雪花石膏雕像雕的是女神維納斯。
馬穆魯克王朝時期,釉陶碗,大馬士革國家博物館藏
1250-1517年。可能是在伊朗制作的。
馬穆魯克王朝時期,青銅油燈,大馬士革國家博物館藏
典型的阿拉伯風(fēng)格油燈,阿拉丁神燈應(yīng)該也就是這種?
拜占庭時期,十字架,大馬士革國家博物館藏
395-635年。基督教文化。
奧斯曼時期,方形釉磚,大馬士革國家博物館藏
18世紀(jì)。典型的波斯風(fēng)格,阿拉伯文化。
刻花紋石碑,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博物館藏
展覽最后這部分是講絲綢之路與文化交流的,借了國內(nèi)幾家博物館的藏品,這塊石碑的花紋與景教有關(guān)。另外還借了西安碑林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拓片,以及敦煌研究院的元代敘利亞文《圣經(jīng)》,不過是復(fù)制品,就不看了。
阿撥斯王朝時期,釉陶碗,大馬士革國家博物館藏
750-1258年。當(dāng)時這種瓷器在敘利亞北部大量生產(chǎn),可能是模仿中國的技術(shù),但還有一定差距。還有部分絲綢殘片就不看了。
總之,這個展覽匯集了敘利亞9大博物館的精品,在敘利亞局勢動蕩和疫情阻隔的當(dāng)下能看到這么多珍寶,實(shí)在機(jī)會難得。尤其是聯(lián)想到此前看過的阿富汗國寶,在中國巡展幾年剛回國,卻又變天,命運(yùn)未卜,真是唏噓。這批敘利亞文物不知道是否會巡展,大家有機(jī)會看還是趁早吧。
然后南山博物館新開的展覽有《煥若列星——河北漢代王室文物展》,河北博物院和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非常大方,連玉衣都借來深圳了,由于此前我去河北博物院大部分也看過,就挑幾個看看好了。
東漢,劉焉鎏金銅縷玉衣,河北博物院藏
中山簡王劉焉是光武帝劉秀的兒子,他的墓在河北定州,1959年發(fā)掘的。
西漢,鎏金銀狩獵紋銅當(dāng)盧/鎏金銀鳥獸紋銅當(dāng)盧,河北博物院藏
西漢,鎏銀騎獸人物博山爐,河北博物院藏
不如那件著名的錯金銅博山爐。另外長信宮燈來的是復(fù)制品,就不看了。
東漢,鎏金銅雀,河北博物院藏
東漢,錯金銀虎形銅鎮(zhèn),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西漢,錯金銀鳥篆文銅壺,河北博物院藏
東漢,透雕雙螭紋青玉璧,河北博物院藏
西漢,鏤雕龍鳳紋銀鋪首,河北博物院藏
漢,紅彩陶馬,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就看這些吧,兩個展覽都保持了南山博物館的高水平展陳,可惜的是去的時候還沒有展覽圖冊,期待已經(jīng)是“永遠(yuǎn)滴神”的南山博物館還會帶來更多的驚喜。
●《“敘”寫傳奇——敘利亞古代文物精品展》
展期:2021年8月4日—11月7日
●《煥若列星——河北漢代王室文物展》
展期:2021年8月27日—11月28日
地點(diǎn):深圳南山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