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八九日 , 下之 ,胸滿 ,驚煩 , 小便不利 ,譫語 , 一身盡重 ,不可轉(zhuǎn)側(cè)者 ,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
柴胡四兩,龍骨、黃芩、生姜(切)、鉛丹、人參、桂枝(去皮)、茯苓各一兩,半夏二合半(洗),大黃二兩,牡蠣一兩半(熬),大棗六枚(擘)
上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內(nèi)大黃,切如棋子,更煮一兩沸,去滓,溫服一升。
太陽證不可下,(只要脈是浮的,就不可以下 ),下則表邪跟著下陷,這種的治起來就特別麻煩。這個下可能是吃壞食物造成的下,也可能是被攻下造成的。被攻下的概率還是蠻小的,最主要飲食的問題。所以說當(dāng)你生病的時候,一定一定要飲食簡單,家常便飯就好,不要吃肉不要吃生冷,更不要吃那些路邊攤。
當(dāng)然被下也有例外,如果一個人的體力非常好,表邪下陷后,他可能感覺到胸有點悶,然后打了個嗝,表邪又推回來了,該怎么治還是怎么治就好。對于現(xiàn)代社會來說,很多人缺乏運動,吃的食物又不健康,所以這種能自己回頭的的只占小部分,大部分人是表邪下陷后自己不回來。
今天說的是傷寒八九天被誤下的治法,為啥這個時間段要特別注意,仲景還給出方劑呢? 一般來說,太陽證就算是不吃藥,六到七天就會好。如果一個人太陽傷寒一個星期還沒有好,就有傳經(jīng)的可能。而現(xiàn)在傷寒正好是八九天,傳經(jīng)處在一個節(jié)骨眼上。
在這個節(jié)骨眼正好被下,表邪陷下去,正好陷在半表半里中間,也就是三焦淋巴系統(tǒng)里面去,因為淋巴系統(tǒng)整個都在胸這里,所以會胸滿煩躁。容易受驚是因為三焦與心包相表里,心管著受驚。
小便不利,因為三焦者,水道出焉。三焦系統(tǒng)管著水道,堵在三焦,水道就不能通行了,小便就會不利。
有譫語就代表說胃腸里面還有東西堵到,熱不能及時散出去,有余熱在導(dǎo)致的。這里是因為宿便堵在那里產(chǎn)生的余熱。
一身盡重,不可轉(zhuǎn)側(cè)者,是因為一攻下病人的身體虛掉了導(dǎo)致的。本來身體很好的,把邪氣頂在外面的,現(xiàn)在身體虛掉了會感覺身體很重。
遇到這種情況用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少陽出問題了用柴胡,同時有胸滿用桂枝來來配合,同時胸中有積,不管這個積是痰也好,是水飲也好,都要加上半夏來清;胃里面有余熱用黃芩清掉余熱;有驚煩用龍骨牡蠣鉛丹,鉛丹現(xiàn)在很少用了可以用茯苓來代替;腸子里面的宿便用大黃清就好,因為是剛產(chǎn)生宿便,且身體里沒有硬的糟粕,不必用到芒硝;通利水道系統(tǒng)會用到茯苓。
再加生姜、人參、大棗,來把被下造成的里虛補足,因為要用大黃下,甘草能緩,所以是不加甘草。 此方劑是解表,和中,攻下同時使用,由此可以看出一點,病人在有表癥時,同時身體里有宿便在,可以解表和攻下同時用的(當(dāng)然也可以先解表后攻下),一定不能做的是直接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