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式華,知行韜略合伙人、戰略與績效專家
來源:今日頭條王式華
目標制定與分解是企業管理的必修課與基本功,大到五年規劃,小到每天的工作,都需要目標的牽引,所有的工作圍繞目標展開才有效,否則,就是無用功,浪費時間,自娛自樂而已。
目標制定是有學問的
新的一年即將來臨,正是企業制定目標的時候,那如何制定年度戰略目標?年度戰略目標如何層層分解到BU、分子公司、事業部、部門以及崗位呢?
今天主要談戰略目標的制定。
01
第一,目標制定要向外看。
企業發展的機會都來源于外部,內部只有問題,制定目標要看客戶的需求、看行業的發展趨勢以及看競爭對手的動向,目標不是閉門造車,不是墨守成規,不是自己有多大能力就打多少糧食;如果行業高速發展,如果競爭對手能實現100%以上的增長,那只根據自身情況定目標顯然是不合適的;
第二,目標制定要向上看。
向上看公司的目標是怎樣的?上一級組織單元的目標是怎樣的?本部門的目標要承接上一級組織的目標,最終要實現總目標,目標制定最忌諱只站在自身角度,對上級目標及公司總目標充耳不聞,這是典型的“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現象,如果有了這種思維,跨部門協同配合就是大問題。
第三,目標執行要向前看。
往往企業定目標的常見方式是對前幾年的目標完成情況做分析總結,然后在今年的基礎上有一個增量變化就是明年的目標,錯!這不是向前看。所謂“向前看”,首先要明確未來3-5年公司的目標是什么,然后倒推回來,明年的目標應該是多少,所以,向前看本質是“倒逼機制”。向前看詮釋的是“站在未來看現在,而不是看在現在看未來”,兩者有根本的差異。
02
顯然不是,財務數字屬于目標之一,但不是全部。
這一點尤其需要強調,很多企業往往只把財務數字作為戰略目標,比如營業收入多少、利潤多少、回款多少等,顯然不足夠。戰略目標是個系統的集合,包含多維度目標,也應該涵蓋多個領域。常見的,可以按照平衡計分卡的財務、客戶、內部運營、學習成長四個層面制定目標,也可以根據所處行業特點制定多維度目標。
筆者認為,一般戰略目標應該包含整體狀態、財務表現與指標描述三個維度。財務表現顯然就是財務目標;指標描述指除財務之外,企業需要在多個職能領域實現的目標,比如技術研發、生產質量、企業文化、人力資源等,俗稱管理目標;整體狀態往往容易被企業忽略,就是對企業要達成什么狀態的一個總體描述,最好有畫面感,想起來令人感覺興奮。比如“成為行業最具影響力的龍頭企業”,“成為國內某某領域的領導者”等。
戰略目標三維度
03
換句話說,如何知道公司在一年內必須要達成哪些目標?這里向大家介紹一個非常好用的制定年度目標的方法——四步法。
例如,某公司2022年營業收入目標為1億元,關鍵障礙包括銷售能力不足、產能不夠、供應鏈體系效率不高、人員能力不足四個,那2022年目標可以確定為“銷售能力大幅提高到行業前三”,“產能規模完全匹配銷售”,“從訂單到發貨時間比上年大幅縮減60%”,“勞動生產率達到***”。這樣的目標就是支撐財務目標實現的核心管理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