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原文】
圣人設卦觀象,系辭焉而明吉兇,剛柔相推而生變化。
【釋義】
“圣人”指伏羲、周文王與周公,他們觀察宇宙萬物的現象,設定卦爻,并將卦爻現示的象征,于卦爻之下,附記說明的文辭,使人了解未來的吉兇趨勢;并以剛與柔相互推演,產生變化。
【原文】
是故,吉兇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憂虞之象也。變化者,進退之象也。剛柔者,晝夜之象也。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
【釋義】
所以,《易經》的作者,觀察卦爻顯示的象征,各別附記說明吉、兇、悔、吝的“系辭”。吉與兇,是成功與失敗的象征。悔與吝,是憂愁與顧慮的象征。卦爻的變化,是前進與后退的象征。剛與柔,是日以繼夜的動與靜的象征。六爻的變動,顯示天的災變與祥瑞,地的險阻與平坦,與人的善與惡的道理。天、地、人三者,稱作“三極”。
【原文】
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樂而玩者,爻之辭也。是故,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是以自天佑之,吉無不利。
【釋義】
所以,君子平時立身處世,應當遵循而能心安理得的原則,即為卦爻所顯示的消長盈虧的變化順序;則盈滿時不會驕傲自滿,虧損時不會沮喪頹廢,而能聽其自然,處之泰然。君子平時反復玩味樂趣無窮的,是各爻所附的“爻辭”;則吉祥時不會亂了心志,兇險時不會慌張怨恨,而能冷靜鎮定,從容適應。所以,君子平時觀察卦爻的象征,玩味所附的文辭;行動時,觀察卦爻的變化,玩味吉兇的占斷;就能把握動靜進退的原則,必然就可得到天的保佑,吉祥而無往不利了。
以上第二章,說明《易經》的著作意向與學習《易經》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