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至28日是第二屆“國際甲狀腺知識宣傳周”,昨天下午,江蘇省內分泌學會舉辦了一場大型甲狀腺知識科普講座。專家呼吁全社會關注甲狀腺疾病。
采訪專家 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甲狀腺學組副組長 、江蘇省內分泌學會主任委員、江蘇省醫學領軍人才 劉超 教授
江蘇近一成人患甲狀腺病
劉超教授曾經主持一項全省甲狀腺疾病調查,統計顯示,江蘇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甲亢)占全省人口0.79%,甲亢亞臨床患者(輕微)占全省人口1.39%;甲狀腺功能減退患者(甲減)占全省人口0.43%,甲減亞臨床患者(輕微)占全省人口6.28%。也就是說,全省有8.89%的人患有甲狀腺疾病,總人數達658萬人。
劉超教授介紹,甲狀腺是一個蝴蝶形的小器官,位于氣管前,為人體的重要內分泌器官。其分泌的甲狀腺素參與人體的生長發育及新陳代謝,是身體的“中央調節器”。在甲狀腺疾病中,比較常見的是甲減和甲亢。甲亢的癥狀表現較為明顯,更為人們所熟知;而甲減卻因為癥狀的隱蔽性較高,在不知不覺中,對患者的健康造成更大的傷害。“甲減”的全稱是“甲狀腺功能減退癥”,指甲狀腺不能產生足夠的甲狀腺激素來滿足人體的需要。不難想象,如果機體沒有足夠的甲狀腺激素,身體其他部分和器官的能量代謝水平也會減弱,出現精力不濟、昏昏欲睡、發胖健忘等常見的“亞健康”癥狀,也就不足為奇了。
甲狀腺疾病是內分泌領域的第二大疾病,常見的病種包括甲亢、甲減、甲狀腺炎、甲狀腺腫、甲狀腺結節、甲狀腺癌等。但是,由于甲狀腺疾病的公眾認知度較低,接近一半的患者并不知道自己患病。
脾氣變壞要防甲亢
有一位女強人,工作上風風火火,可回到家一件小事都會讓她不開心,老公、孩子常成了她情緒發泄的對象,她本人也很痛苦,不知為何總是情緒失控。醫生檢查發現她患有甲狀腺功能亢進。
“現在20多歲的白領被診斷為甲亢的越來越多了。對于工作壓力比較大的白領來說,光顧著在職場打拼,不注意自我調節、減壓,甲亢可能就會找上你。”
劉超說,在內分泌門診發現,女患者主訴最近心情不好,容易發脾氣時,多數人會查出甲亢。這個人群有很大一個特點,就是特別要強,容易“上火”,夫妻感情不好,同事關系差。影響到生活質量。而多數患者自己不知道“愛發火”是出現了內分泌疾病,家人也不知情,導致家庭關系緊張。
患上甲亢的人容易出現心慌、心跳加快、怕熱、多汗、吃得多但仍消瘦、性情急躁且情緒易激動、甲狀腺腫或腫大等癥狀。需要警惕的是,如今甲亢的發病年齡越來越年輕,30歲以下的年輕女性也成了甲亢的高發人群。這個年齡段的女性內分泌活躍,由于工作壓力大、生活節奏緊張,長期處于緊張、勞累、熬夜等狀態,就很容易引起甲亢。
患上甲亢的人除了要及時就醫外,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吃含碘的食物,如海帶、紫菜、海白菜、海魚、蝦、蟹、貝類等。而對于女性白領來說,最好的“藥方”就是調整好心態,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切忌鉆牛角尖,保持樂觀,同時還要學會自我減壓,多到戶外活動,放松身心。
35歲以上女性警惕甲減
對于女性而言,尤其需要關注甲狀腺疾病。無論是甲亢還是甲減,甚至是單純甲狀腺抗體滴度過高,都可以導致不孕不育或胎兒發育異常。在人群中,每6個女性就會有一個可能患上甲減。在醫學意義上,甲減的高危人群是35歲以上的女性群體。由于甲減初期可能從一些輕微癥狀開始,讓女性逐漸出現精神萎靡不振、身體機能紊亂,甚至導致育齡期女性不能正常懷孕和生育。在此階段,如果仍然得不到發現和治療,甲減最后會導致心肌梗塞,心臟、腎臟等器官積液衰竭的風險大大增加,甚至導致老年認知方面的障礙。
更為重要的是,甲狀腺疾病還是對母親這個神圣角色的重要威脅。這是因為,甲狀腺疾病對妊娠的女性及其后代的負面影響極大。對于妊娠早期的準媽媽,甲減會增加胎兒早產、死產,胎兒智力和生長發育障礙,以及發生胎盤早剝的危險。而在已經平安度過妊娠期,享受初為人母的喜悅之時,新媽媽在分娩后的一年內又面臨著較高的患上產后甲狀腺炎的風險。
不能忽視兒童甲狀腺病
甲狀腺激素是胎兒、嬰幼兒、兒童大腦和全身發育的必需激素。即使是輕度缺乏甲狀腺激素,也會導致程度不同的智力障礙和生長發育遲滯,而造成智力缺陷,身材矮小,學習能力低下。這種危害一旦發生,將無法挽回,造成終身遺憾,從社會來說,更嚴重影響著群體人口素質的提高。
兒童甲狀腺疾病有的是因為母親在懷孕前或懷孕期間有甲狀腺疾病但根本不知道,有的則是雖然知道但沒有得到正確治療。有的是因為缺碘,而有的是因為碘攝入過多。也有的兒童在嬰幼兒期甲狀腺功能正常,以后才逐漸發病但沒有及時被發現和診斷,結果造成終身遺憾。
如果新生兒出現發紺、持續高膽紅素血癥、喂養困難、哭聲嘶啞、臍疝、呼吸困難、巨舌、囟門大以及骨骼發育遲緩等及時排查有無甲狀腺疾病;兒童出現多動或無精打采、貪吃或食欲不振、身高增長緩慢、發育延遲、學習吃力、頭發干枯粗糙,皮膚冷或有斑點粗糙等,也要想到甲狀腺疾病。此外,小兒,尤其是嬰幼兒,甲狀腺疾病的診斷和用藥劑量均有別于成年人,不充分或者不恰當的治療將不能充分糾正甲狀腺疾病給兒童帶來的危害。兒童甲狀腺癌容易發生頸淋巴結轉移,需要選擇適宜的手術方式才能減少并發癥,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畢曉紅
衛生部國際交流與合作中心——默克雪蘭諾中國甲狀腺教育項目、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會和中華醫學會核醫學分會倡議全社會關注甲狀腺疾病,尤其呼吁35歲以上的女性關注自己的甲狀腺。如果能保證孩子先天得到充足的甲狀腺激素,可以讓出生人口的10%的智力水平提高8-10分。中國“百城百院甲狀腺健康教育活動”現已全面啟動。
當妊娠婦女發生甲減時,她肚子里的胎兒所需要的甲狀腺激素也會不足;而當胎兒所需的甲狀腺激素不足時,會導致的胎兒腦發育障礙。
胎兒的腦發育有兩個重要的時期。在胎兒呆在母體的40周期間,后20周的甲狀腺激素是由胎兒自己的甲狀腺供應的。胎兒前20周發育所需的甲狀腺激素是由母體來提供的。如果妊娠的婦女患有甲減的話,胎兒就會和他的母親來爭奪甲狀腺激素。一旦胎兒腦發育所需要的甲狀腺激素得不到正常供應的話,胎兒的腦發育就會出現異常。
1999年,美國學者Haddow做了一個開拓性的研究發現,即使是患有輕度的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的婦女,如果沒有對她們進行治療,她們的后代的智力評分也要比正常婦女后代的智力評分少8~10分。
女性在懷孕前應檢查甲狀腺功能,確認甲狀腺功能正常再懷孕是最好的。如果患有甲減,最好通過優甲樂等藥物將甲狀腺功能調整正常,一年以后再懷孕。懷孕后,因一個人的進補兩個人用,所以這個時候藥物的替代劑量要增加 30~50%左右。
因此,至少在確定懷孕的時候要檢查一次甲狀腺功能。對于那些已經在治療中的甲狀腺疾病患者,懷孕期間每隔6-8周要檢查一次甲狀腺功能,以確保母體的甲狀腺功能正常。 對于甲亢患者來說,甲亢容易造成流產。一般患者的甲亢可以通過碘131療法治療,但是對于孕婦來說,碘131是不行的,會對孩子有影響。所以只能通過手術或者吃藥。最佳的甲亢手術時機是懷孕第四個月到第六個月。如果孕婦做不了手術,或者不愿意手術,則可以吃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