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其實,他們哭的不是窮,是人性深處的'相對剝奪感’。
今天,我就給大家嘮嘮4個99%的人都不知道的認知誤區:
1. 粉絲量≈變現力?
很多自媒體新手都覺得粉絲越多,賬號變現能力就越強。
但其實一個賬號賺不賺錢,和粉絲量并沒有必然的關系。
定位、賽道決定了一個賬號的變現天花板。
你像有些影視剪輯賬號,粉絲數十幾萬,廣告報價才幾百塊,遠不如萬粉家居博主報價高。
所以不要只顧著埋頭漲粉,甚至去各大筆記下求“互關”,一個賬號如果沒有商業價值,不能變現,一切都是扯淡。
粉絲是觀眾,用戶才是客戶。不能轉化的流量,不過是互聯網時代的'電子乞丐’。
如果你也想找到適合自己的高價值定位,歡迎來我咨詢。
2. “優質內容”沒人看?
很多人會告訴你,踏踏實實寫的內容沒人看,隨手一發的筆記卻爆了。
讓你覺得,“內容為王”的時代結束了,算法時代都講究幸存者偏差。
但其實,那些沒人看的筆記,內容質量真的很一般,只是你覺得你寫的很用心,你覺得你的內容很“優質”,只是你覺得而已。
真正好的內容,自己會說話。
所以如果你想做自媒體,你想賺長久的錢,你一定要去踏踏實實地修煉基本功。
內容力永遠是自媒體人的核心競爭力,哪怕現在AI盛行。
我不否認AI功能的強大,但如果你連基本的內容能力都沒有,你壓根兒沒有馴化“AI“的能力,你也無法辨別AI產出的內容好壞。
所以不要再幻想,自己學會了使用AI工具,就能賺大錢。
3、做博主很輕松?
你以為博主每天喝咖啡拍照就能賺錢?那你真的太天真了。
自媒體確實給了我們普通人巨大的機會,但賺錢這個事兒,各行各業都不容易。
所以,如果你是抱著“撿漏”的心態去做自媒體,覺得不費力氣就能賺到大錢,那我勸你趁早斷了這個念想。
我做自媒體5年,走到現在,是真真切切地付出了大把的時間和心血的。
4、某某賽道太卷了,別做了?
其實越卷的賽道,變現天花板越高。
很多時候,博主告訴你不要去做她的賽道,其實是行業內卷的“保護色”。
某穿搭主理人做到月銷千萬后,一直跟其他人說“創業維艱”,其實是為了防止競爭對手涌入賽道。
喊窮是護城河,曬富是沖鋒號。商業世界的叢林里,示弱比炫技更安全。
研究顯示:粉絲更愿為“努力生存的普通人”付費,而非“高高在上的成功者”。
因為人們不同情強者,卻會為'掙扎的自己’投射真金白銀。
想看更多行業真相?評論區扣【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