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人員在給老人量血壓(資料圖片)
餅干外包裝標明含有食鹽
飲食中不能沒有鹽,可很多人不知道,日常生活中,我們食用的餅干、冰淇淋等食品,食用鹽也是它的配料成分之一。而油條、面包都含有鹽,調料中的味精也是“含鹽大戶”。這些“隱形鹽”常常被我們忽視。醫生建議廣大市民,小心“隱形鹽”誘發慢性疾病。
【過量吃鹽的影響】容易誘發高血壓等慢性疾病
龐先生是防城港市人。此前,他感覺眩暈頭痛、健忘、心煩易怒和肢體麻木等,當地醫生查看后說,他患有高血壓病。今年他才32歲,怎么會患上這種“老年病”呢?
9月2日,龐先生到廣西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要求復查。經檢查,醫院腦病科副主任醫師王偉還是給出了“高血壓病”的答復。龐先生從事業務推廣工作,沒有壓力,自身60公斤的體重也不算肥胖,且沒有飲酒習慣,家里沒有遺傳病史。
原來,龐先生經常把餅干等食品當零食吃,而且經常購買熟菜。王偉說,這些食品中都含有鹽,被喻為“隱形鹽”,常常被我們忽視,一旦長期食用鹽量過高,就會誘發高血壓等慢性疾病。
據了解,廣西城鄉居民高血壓患病率為18.21%,處于全國較高流行水平。城市、農村、男性和女性患病率分別為17.94%、10.45% 、15.63%和11.62%,從居民25歲開始,隨著年齡增加患病率會呈現出明顯上升趨勢。
高血壓等這些慢性疾病,主要與人們平時的膳食不合理、身體活動不足、吸煙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關。而鹽的過量攝入,是產生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的最重要外部因素。
【醫生解疑答惑】
疑問1:為什么過量攝入會引發疾病?
王偉總結平時接診病例發現,主要有幾個途徑引起食用鹽量超標:一是經常在外面吃飯,或者食用外面的熟菜,這些菜油料多、鹽多,而食鹽大多被味道“掩藏”起來;二是個人愛吃咸等原因,這些都跟高鹽有一定的關系。
食鹽中使血壓升高的成分是鈉離子,鈉的攝入量與血壓呈平行關系,即高鈉攝入可使血壓升高,低鈉飲食可使血壓降低。一旦進入體內的鈉離子增多,就會使血漿中的晶體滲透壓增高。
為了保持血管內外的滲透壓平衡,大量的水分就潴留在血管中,就會出現血容量的增加,從而達到血管內外滲透壓的新的平衡,心臟負擔也就增加了。心臟只有加大心肌收縮力和頻率,才能保持血管中血液的正常運行,由于血管壁受到的壓力增大,最終導致血壓的升高。
王偉說,南寧現在流行一種做法,叫作“請人吃飯,不如請人流汗”。這就是倡導大家減鹽控油、平衡膳食、適量運動。同時,這也證明市民已經真正地意識到,鹽油過量會影響身體健康。
疑問2:我們一天攝入多少食鹽適宜?
市民卜女士經常愛吃方便面,她煮后才加一點點鹽,可吃起來卻感覺很咸。方便面里面是否放有鹽了呢?王偉認為,煮方便面時根本不用再添鹽。像餅干、冰淇淋等食品,食用鹽是它的配料成分之一。而且調料中,味精是“含鹽大戶”。
平時,我們所吃的油條、面包等食品,感覺味道很香甜。疏不知,這些食品中都含有鹽分。比如我們吃油條的時候感覺不到有鹽分的味道,是因為在加工的時候,放入糖的成分比鹽的成分多幾倍,從而令市民忽略了鹽的存在。
熟食品里已經有鹽,我們煮菜的時候又要放鹽,我們所吃的大多數食品里都含有太多鹽。那么,我們每天究竟要吃多少鹽,才屬于安全健康的呢?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成年人每人每天食鹽的攝入量不應超過6克。”王偉說,6克鹽,就相當于普通啤酒瓶蓋平裝滿一蓋;一袋500克包裝的食鹽,按一家三口算,能吃上一個月才算食用鹽量的符合標準。
【我們最容易忽視】四大“隱形鹽”吃掉仍沒感覺
生活中看得見也摸得著的食鹽,很容易被大家發現,只要下定決心控制起來,完全可以避免高鹽。可味精、熟菜等食物中含有的“隱形鹽”,很容易被忽視。一旦我們吃下去,它在無形中給我們的身體攝入了許多食鹽,高鹽因此顯現出來。含有“隱形鹽”的食物主要有以下四種。
隱形鹽之一:調味品
代表:味精、番茄醬、辣椒醬等
原因:容易被忽略的含鹽“大戶”
居住在園湖路的黎先生,為了調胃口,經常在炒菜的時候放味精。他認為,味精里沒有食用鹽的成分。直到翻出味精包裝查看時,他才發現,包裝袋上注明每100克味精中就含有20克氯化鈉。
“這20克是測定味精中含鈉量再折算成氯化鈉的結果。”王偉說,食鹽引起高血壓主要是鈉元素的作用,而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所以多攝入味精,同樣會加大引發高血壓的危險。
上述所說的每人每日進6克鹽,其實已經包含了這些 “隱形鹽”。所以說,生活中也應當少食含鈉鹽量較高的各類調味料,比如醬油、番茄醬、辣椒醬等。卜女士如果仔細查看一下方便面外包裝袋上的配料標注和說明,也許煮的時候,她就不會再添加食鹽了。
隱形鹽之二:甜品
代表:冰淇淋、餅干、面包等
原因:酸酸甜甜騙走食物的鹽味現實中,有些食品我們吃下去了,卻無法鑒別是否有食鹽成份。例如,餅干、冰淇淋等,這些甜味食品中都含有鹽,因為奶酪、糕點成胚后儲存發酵前,要在表面抹上一層鹽來腌制,這是發酵和儲存的必備工序。吃的時候,鹽味已經被那股濃郁的酸甜味掩蓋住了,我們就沒有感覺到鹽的味道。
比如,每100克普通麥胚面包、法式面包含鹽量約在1.2克,100克油條約在1.5克,餅干中的鹽分略少,每100克就含在0.8—1克的鹽量。通常所說的甜面包中加入鹽,甜味也會更加突出,這是味覺互相作用所產生的結果。
這些所謂的甜味,讓人在不知不覺中攝入更多的鹽分。王偉說,有實驗證明,在1%—2%的食鹽溶液中添加10%的糖,幾乎可以完全抵消咸味。
隱形鹽之三:快餐
代表:盒飯、比薩餅、薯條等
原因:色香味刺激著人們的食欲盒飯、比薩餅、薯條、漢堡包等快餐食物都含有高鹽,是因為有各種高鹽作為配料。
快餐食品具有大眾化、節時、方便的特點,可以充當主食,市民也容易為它的噴香撲鼻、口感松軟所吸引。
但這些快餐類食品都含有高鹽分,鹽分供應過多,營養供應又有欠均衡,不適宜經常食用。我們在選擇上要盡量均衡,不要選多油和太甜的食物,吃快餐食物時要適可而止。
隱形鹽之四:熟食
代表:雞腿、臘肉、香腸等
原因:食物加工時添加的調料多
除了快餐食品,我們平常所吃的香腸、雞腿、醬牛肉、燒鵝等熟食制品,都含有鹽分,它們雖然吃起來簡單方便、香甜可口,卻也含有大量的鹽分。
雞腿等這些熟食,在加工時已經加入許多調料,才能放入烤爐中烤。在燒烤的過程中,鹽分已經分解并溶入了肉片里。這些,我們是無法看到的,但經常吃雞腿等這些熟食品,無形中也給自己攝入了許多食鹽。
因此,在吃方面時盡量控制香腸、午餐肉、醬牛肉、燒雞等熟食制品,和咸菜、醬菜、咸鴨蛋等腌制食品,因為它們含鹽量也特別多。(來源: 南寧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