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媽的子宮中充滿了羊水,胎兒在羊水中生活十個月,神奇的羊水可以保護胎兒免受震動和撞擊,可以告訴我們寶寶是否健康。但原來胎兒還可以通過羊水知道母親品嘗到的美食是什么味道,聽起來又有趣有神奇,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快和哆啦一起一探究竟~
胎兒通過臍帶從孕媽那里獲得營養,不過,胎兒也會通過喝羊水,再將其排泄出去,來鍛煉胃腸功能。孕媽懷孕的后半期(27~40周),胎兒平均每天要喝1升左右的羊水。羊水的成分除了水分之外,還含有胎兒的尿、鹽分、糖分、脂肪酸、膽固醇等。而且,隨著懷孕母親飲食的變化,羊水的味道也會改變。
胎兒也會品味羊水的味道
胎兒的舌頭上有辨別味道的味蕾25,因此他們在喝羊水的時候,可以感受到羊水的味道。懷孕3個月左右,胎兒的味蕾開始形成,5個月到出生后的3個月,嬰兒的味蕾數量達到最高峰,超過1萬個(成年人的味蕾數量大約為7500~8500個,比高峰期減少2至3成)。
實際上,懷孕7個月左右,胎兒就可以辨別甜味和苦味了,而且大多胎兒傾向于喜歡甜味。
20世紀30年代,醫生曾經利用胎兒喜歡甜味羊水的習性,來治療孕婦的羊水過多癥26。醫生在孕婦的羊水中注入糖精27以增加羊水的甜味,這樣一來,胎兒就會喝更多的羊水,從而緩解孕婦羊水過多的癥狀。
成年人在連續攝取甜食之后,血糖值升高,大腦中的滿腹中樞開始工作,會對甜食產生“飽和感”,從而不會過度進食。但胎兒或新生兒對甜食則沒有“飽和感”(滿腹中樞不工作)。這也正是新生兒的一種特殊能力,這種能力使他們不會對含有糖分的母乳產生“飽和感”,從而大量攝取母乳以便盡快成長起來。
食物→羊水→對胎兒的影響
胎兒或新生兒在喝羊水、母乳的過程中體驗到的味道,會對他們日后造成什么樣的影響呢?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化學感覺研究所的梅內拉博士等人進行了如下實驗,來研究胎兒期間體驗到的味道會對嬰兒斷奶后對味道的偏好造成什么樣的影響。
梅內拉博士將懷孕后半期(27~40周)的46名孕婦分成三組,第一組孕婦,當她們口渴時,給她們喝胡蘿卜汁(300ml,每周4天,共3周),生產后(哺乳的2個月時間),口渴時則給她們喝水;第二組與第一組完全相反,妊娠期喝水,生產后喝胡蘿卜汁;第三組孕婦則一直喝水。
三組孕婦生產后,當她們的寶寶長到6個月大,開始斷奶吃固體食物時,分別喂寶寶水泡的麥片和胡蘿卜汁泡的麥片,看他們到底喜歡哪種口味的麥片。
結果,第一、二組產婦的寶寶更喜歡胡蘿卜汁口味的麥片,也就是說,胎兒在羊水中或者新生兒從母乳中體驗過某種味道后,當他們斷奶開始吃固體食物時,便會喜歡這種口味的食物。反之,懷孕以及生產后一直喝水的產婦生出的寶寶,對胡蘿卜汁口味的麥片則沒有多大興趣。
從這項研究中,我們得到一個結論:寶寶在母親肚子里體驗過的味道或者出生后不久體驗過的味道,將是他們斷奶后選擇固體食物口味的重要依據。
哆啦提示:羊水不僅僅可以通過羊水穿刺監測到胎兒有無發育畸形,還可以通過羊水中的胎兒細胞染色體的檢測,進行遺傳疾病的篩查,dna的測定甚至可以判斷寶寶的性別。羊水與胎兒生長發育可謂是有唇亡齒寒的關系。羊水量,澄清度能夠反映胎兒在子宮內的發育和健康情況,適當的羊水量又可以保護胎兒,并為胎兒提供正常的發育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