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作家莫言也曾說過:“走近一個人的時候,要慢一點,以免看不清。”
誠然如此。
知人知面不知心,初識時很難看清一個人,甚至即便相處久了,也很難深知人心。
如果在沒有看清一個人之前就掏心掏肺,就很容易讓自己受傷,畢竟這個世界上最難摸透的就是人。
人與人之間相處,只有經(jīng)歷一些事情,才能懂得人際關系并不是那么簡單的,若是太單純,吃虧的只有自己。
想要真正看清一個人,還需要慢慢清楚這3點。
有句話講:“利益面前,最能檢驗一個人的成色。”
行走于世,利益面前方見人性。
最近熱映的影片《堅如磐石》中,揭露了人性的真相。
在錢財利益面前,有些人可以昧著良心干一些違反道德的事情。
在黎志田殺人后,他想到拿金錢來買通一些社會上的小混混,讓他們偽裝成酒后斗毆,替自己頂罪。
而這些小混混在高額錢財?shù)恼T惑下,拋下了良心和道德,選擇了利益便答應了他。
利益面前,才暴露出人性的丑惡。
三百萬的金錢,可以讓小混混們不要良知;
利益的驅(qū)使下,黎志田肆意妄為,不擇手段。
古人云:“利之所在,無所不趨。”
也許追逐利益是人的本性,但“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追求利益的態(tài)度和方式,便看得出人性的光輝或丑陋。
在利益面前,只有守得住自己良知和底線的人,才能守得住長遠的利益和發(fā)展;
在利益面前,如果碰到那種為了利益最大化而不顧一切的人,一定要及時遠離。
《格言聯(lián)壁》中寫道:“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
聽過這句話的人很多,一直能做到的人卻很少。
行走于世,我們經(jīng)常會遇到一些喜歡在人背后嚼舌根的人,說三道四,指指點點。
但在那些說不完的閑話里,最能看清一個人真實的人品。
喜歡在背后議論別人是非的人,自身的人品也存在一定的問題。
其實不難發(fā)現(xiàn),從一個人的話里,就能看清一個人。
正如詩人本·瓊森所言:“語言最能暴露一個人,只要你說話,我就能了解你。”
在生活中見到那些總喜歡和你討論別人是非的人,一定要保持清醒,能保持距離就盡可能保持距離,千萬不能走得太近。
畢竟今天在你面前吐槽別人的人,明天可能就會扭頭跟別人議論你的是非。
愛說別人是非的人,通常都是制造是非和搬弄是非的人。
就像有句話講:“來說是非者,必是是非人。”
這種愛說閑話,挑撥離間的人,人品必然也差到了極點。
清醒的人生,不會跟這樣的人成為朋友,更不會淪為和他們一樣的人。
往后余生,不聽是非話,遠離是非人,是非也能離你遠去。
演員黃渤曾感慨道:
“沒出名的時候,身邊什么人都有,耍小心機的,嘲諷你的,使壞的,什么都有,但成名以后,突然發(fā)現(xiàn)身邊都是好人。”
這個人世間就是如此,當你成功的時候,身邊都是好人,當你落魄的時候,幾乎無人問津。
黃渤在成名之前,演藝生涯也經(jīng)歷過寒冬,沒有長相的優(yōu)勢,也沒有人脈的關系,最初在演藝圈里步履維艱。
落魄之時,他面對的更多的是外界的質(zhì)疑和嘲笑,甚至是一片片否定的聲音。
有人覺得他并沒有才華,有人覺得他長得不帥氣不配當演員……
但黃渤依舊憑借著自己的努力終于在演藝圈嶄露頭角,他成為一代影帝,獲得了眾多的榮譽和獎項。
而在這個時候,那些曾經(jīng)看不起他的嘲笑和諷刺過他的人,也都變成了好人。
每個人都對他笑臉相迎,身邊的人都變成了關心他的好人。
但在成功之時,最難看透人心。
畢竟這個時候向你靠近的人,大多是阿諛奉承之人,企圖得到一定的好處,并非真心。
只有落魄之時,最能識得人心。
因為這個世界上的大多數(shù)人,都喜歡錦上添花,能真正做到雪中送炭的人卻少之又少,更多的是落井下石之人。
白居易有云:“行路難,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間。”
風光時的好人,并非真的好人;
落魄時真心幫助你的人,才是人生的貴人。
你盛開時,蝴蝶自來,這是人性的常態(tài);
你落魄時,依舊選擇陪在你身邊的人,才是真心待你的人。
落魄之時見人心,愿你好好珍惜那些患難與共的朋友,遠離虛情假意的“朋友”。
世界之大,我們會遇見很多人。
但人心隔肚皮,遇見并非看清。
在沒有看清一個人之前,不要毫無保留地信任和付出。
如果你身邊有為了利益不擇手段,總是喜歡議論別人是非和趨炎附勢的人,一定要看清對方究竟是什么樣的人,趁早遠離,及時止損。
余生很貴,愿你看清一些人的真面目,在每一段相遇的歲月里不負遇見,不負真心。
與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