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王阿姨,62歲的退休教師。在我退休的生活中,我總是希望能夠平等地對待我兩個兒子的家庭,給予他們適當的經濟支持和關愛。
然而,我這個出于好意的想法,卻引來了小兒子一家的敵意。
那天,小兒子的女兒百日宴上,我給小兒子卡上轉了8萬塊,沒想到這8萬塊卻成了夢魘。
小兒子的眼神充滿了怨恨和不解,他指著那個紅包,聲音顫抖:“媽,你怎么只給8萬?你當我們是什么?是不是因為這個是孫女,不是孫子,你就這么區別對待?”
兒媳也站了出來,她的眼中閃爍著淚花:“媽,我們真的那么不堪入您的眼嗎?我們的女兒,不配得到您更多的愛嗎?”
我愣在原地,我從沒有想過,這8萬塊會引起這樣的反應。我試圖解釋:“這不是這樣的,你們不要誤會。我給你們的愛,從未因為性別而有所不同。”
小兒子憤怒地打斷了我的話:“你看看你給的錢,你當年給哥哥的兒子20萬,這能一樣嗎?”
我感到一陣心痛,還沒等我解釋,小兒子和兒媳已經氣的不行了。
兒媳冷笑道:“媽,您的解釋我們聽夠了。如果您真的把我們當家人,就不會這樣。我們不想再聽任何解釋了。”
她轉身帶著孩子走了,小兒子看了我一眼,眼中充滿了失望和憤怒,隨后轉身追了上去。我站在原地,心中五味雜陳,不知如何是好。
回到家里,我想用文字好好解釋給他們聽,誰知道他們把我拉黑了。
兩年的時間里,我孤單地生活,心中充滿了遺憾和痛苦。直到有一天,老家傳來消息,2套拆遷房下來了,我心中的大石頭終于落地。
沒多久,這個消息傳開了,一天,小兒子和他的妻子帶著孫女站在了我的門前。他們的眼中充滿了復雜的情緒,我能感覺到他們的愧疚和不安。
我打開門,看到他們一家三口站在門口,小兒子的眼中閃爍著不易察覺的淚光,兒媳嘴角有些顫抖,小孫女懵懂地看著這一切。我心中的冰冷開始融化,我讓他們進了屋。
小兒子緊張地看著我,他開口道:“媽,我們知道我們錯了,這兩年來,我們一直在反思,是我們太過自私,沒有站在你的角度考慮問題。”
兒媳也流著淚,輕聲說:“媽,真的很對不起,我們之前的所作所為,讓您受了那么多的委屈。我們太年輕,太沖動,沒有理解您的良苦用心。”
我看著他們,心中的怨氣早已煙消云散,我輕聲說:“其實,我給你哥哥20萬,是因為他的經濟條件并不如你們家,你們心里要清楚。我只希望你們能夠過得好,這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小孫女拉著我的手,用她稚嫩的聲音說:“奶奶,我想你了。”
我抱起她,感受到了久違的家的溫暖。我看著小兒子和兒媳,眼中充滿了感激和愛:“我們都有錯,重要的是我們能夠坐下來,解開心結。家,就是應該包容和理解的地方。”
我們緊緊相擁,淚水在我們之間流淌。那一刻,所有的誤會和傷害都被這份家的溫馨所化解。我們重新開始,用理解和包容,編織著這個家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