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在前面
“想住在古鎮里,和家人一起體會慢而悠長的歲月。”喜好古典禪意的人并不少,而真正能將“古鎮古韻”搬回家卻可能會被各種各樣的實際情況限制。但屋主成功地“將家落在古鎮里”,打造一個日式簡樸與中式古韻相結合的,心之居所。
屋主是一對夫妻,還有一個小女兒,夫妻二人愛好旅游,感受路上的美好,最偏愛古鎮的建筑和韻味, 也喜好日式的溫和質樸。
這個新家未來將會陪伴他們幾十年,所以“只此一次”的裝修顯得格外重要。與一般親子家庭相同,設計上的考慮主要傾斜到孩子的身上。
房屋信息
戶 型:三室
面 積:150㎡
▲ 平面布局圖
屋主一家極擅長“斷舍離”,所以要求設計師不要做太多的收納;也因此可以解放空間,打造一個具有更高靈活性的居所。
設計策略:
1. 茶室安裝可升降桌,多功能更靈活,喝茶玩耍都方便。
2. 公衛干區外移,便于出入戶日常清潔,也弱化走廊壓抑感。
3. 餐廚一體,中島+餐桌打造靈活動線,兼具臨窗卡座,生活與情調兼具。
4. 主臥與次臥對調,將主臥一分為二改成書房與女兒房,空間利用更合理。
5. 書房與客廳連通,公共空間視野更為開闊。
客廳
原主臥面積過大而客廳狹長較窄,所以將主臥與女兒房置換,同時打造開放式書房,既提升空間使用率,也讓公共空間更顯開闊明朗。
空間以日式為基調,融合侘寂元素,打造有質感、通透大氣的居住空間,打破傳統布局,讓空間的功能性更為靈活。
異形陽臺作為休閑之所,落地玻璃窗引景入室,虬枝繁冗的窗外將自然與人類都市連接,人坐家中,也能感受到自然之美。
陽臺與客廳之間未安裝移門,盡可能保留自然采光及空間通透性,木質窄框窗套勾勒窗景,從室內看去,猶如一幅巨大的取景框。
客廳未安裝電視,對屋主夫妻來說,當下小女兒的成長與學習最為重要,希望在日常中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及專注力等。
因此客廳選擇去掉電視設備,與其讓小孩沉迷電視網絡,不如陪伴孩子一同培養更利于成長的喜好。
深橡木地臺與護墻板,勾勒出溫和沉淀的空間質感。
角落一盞暖光吊燈,幾簇綠意冒芽的枝條,呈現出居室溫馨而不失活潑的氛圍,無論春夏秋冬,家的角落總有一抹春意。
書房
主臥一分為二,女兒房囊括進飄窗,書房在外與客廳相連接,全開放式布局讓公共空間更為通透開闊。
一面墻做通高墻柜,讓收納隱形,另一面墻打造擱板+燈帶結合的“顏值收納架”,搭配底部懸掛式木質柜,滿足家人儲物需求,也豐富空間層次。
餐廳
餐廚一體,餐廳布局位于中軸線上,能擋住入戶到主衛的視野,同時形成“回字形”動線,入戶-公衛-餐廳-廚房-客廳-臥室。
“回字形”動線形成空氣環流,彼此之間動線連通靈活,居家氛圍也更為舒適。
餐廚空間以雙線型廚房包圍中部島臺+餐桌的格局來布置,寬敞靈活的下廚、用餐空間帶來更好的生活體驗感。
中島的設計則讓功能更加靈活,操作臺、收納儲物等,既不過多占據空間,也足夠便利實用。
▲ 書房看向餐廚
空間梁體以木飾面包裹過渡,弱化突兀感的同時,裝點頂面,營造更為溫和有序的空間氣質。
主衛與公共空間連通,既方便主臥日常使用,也便于來客人多時使用,不會因過于私密而尷尬。
干區連接走廊,濕區采用玻璃格子移門,不影響餐廳視野,同時兼具空間通透性,美觀實用。
空間連通無界,木地板通鋪,更呈現空間完整性,通透無遮擋的視野讓室內空間采光更為良好,打破厚重沉穩的深橡木所有的壓迫感,沉淀與通透并存。
廚房
廚房靠墻下設計成卡座形式,利用下方空間打造收納柜,上方鋪設坐墊,靠窗小憩的休閑臺便應運而生,同時增添收納容量,功能實用。
利用主臥空間將櫥柜打造成與墻面平齊的嵌入式,餐廚活動空間更為寬敞,視覺上也更加整潔美觀。
將大型廚電嵌入櫥柜,解放臺面,實現餐廚收納規整。
臥室
臥室以地臺劃分睡眠區,柔軟的落地床更具安全感,讓睡眠空間更加自在不受束縛。
地臺與地面保持高度差空隙,安裝嵌入式感應燈帶,方便起夜照明等,溫和不晃眼。
角落一盞玻璃罩復古小吊燈,昏黃溫馨的光線,為睡眠空間鍍上一層溫柔的顏色,為屋主營造更為安靜沉穩的睡眠氛圍。
女兒房
女兒房由原主臥一分為二改造而來,統一低飽和色調的睡眠空間安靜溫和,配上夢幻柔軟的白紗簾,讓小公主每晚在童話里入眠。
拉繩壁燈讓開關燈觸手可及,更方便小朋友使用。
多功能室
入戶左手邊房間改造成多功能室,可升降桌為空間賦予更多的可能性,既可喝茶談心,也能為小女兒玩耍提供更寬敞的活動空間。
衛生間
干區設在入戶走廊上,方便進門后洗手清潔,側面墻打造壁龕,用以收納日常洗漱用品,方便且節省空間。
懸空臺盆造型輕盈簡潔,不過多占據走廊視線,入戶視野更為清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