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組a老師生二寶了,學校安排暫時代課,我和另一個老師負責a老師其中一個班(七年級)語文課,確實地說我現在的教學任務是兩個半班的語文教學。
七八年級月考結束,改卷,改到讓你抓狂。是我要求太高嗎?不是。填空題竟然有好幾個同學有留空現象,是一時的不注意還是一直遺留下來的壞毛病,因為是剛接手第二周,不好亂下結論。接下來就是綜合性學習和現代文閱讀,全班不超過十個同學能寫下去,所以這道題的評卷很容易。可容易的背后心卻是深深疼痛。最后就是作文半壁江山這一塊,字差得無法說,四十多號人,只有兩個勉強達到要求,至于寫出來的內容就更不用說了,三不像。根據作文要求,能夠把一件事寫得完整的不超過五人。
沒多久就是八年級的學生了,再沒多久就是九年級了,拿什么是應考,一想到這些,心里就恐慌。學生基礎弱上到了初三中考年在教學上有多被動,有多吃力,我經歷過,我懂。為了讓初三的備考路走得順暢一點,初一,初二的基礎必須嚴抓好。我覺得語文這一科,寫字,閱讀,寫作這三大塊抓好了,其他就沒有什么大問題了。
學習語文是一個慢過程,你想在短時間里看到成效,這個很難。這個得慢慢來。就拿寫字來說,學生的書寫不好,不是你嘴上說說練字,或者說一天,兩天的練習就可以改變字差的現象。練字你得貫穿在你的每一節的生字教學中,一節課一節課的潛移默化,一天一天的練習,這一個過程離不開你的監督,提醒,鼓勵。這樣一個學期下來,你會看到學生的寫字發生了變化。字寫得好了,在學語文這一科上你就已經成功一半了。
在閱讀這一塊,更離不開老師的指引。現在七年級用的是統編教材,教材里頭點到的閱讀作品比以前人教版的多多了。這些作品的閱讀,需要我們老師有一個完整的閱讀指導計劃。如多長時間閱讀完一本書,然后一起來讀書收獲,開讀書交流會,師生一起參與,慢慢地,學生的語感就有了。語感有了,在完成現代文閱讀這一塊也不會差到哪里。
最后是寫作。寫作這個東西,你必須勤練筆,才能做到下筆有東西寫。我覺得對于剛上七年級的學生,每周的隨筆是必須要做的一道作業,其他作業都可以省略,唯獨隨筆不能。其什么內容,格式通通不用作要求。只要把你看到的,或者是聽到的,或者是自己親身經歷的事寫下來就好了。不過,點評這一個環節一定要有。好的作品一定要在班上交流,同學的,老師的都要在班上讀出來,榜樣的作用不能忽視。到了高年級,在內容上可以適當的作些要求。七八年級堅持每周最少一篇隨筆,到了九年級再作些寫作結構的指導,你會發現學生寫出來的文章是有味道的。
萬丈高樓平地起,同樣語文的地基也要從一開始的入學抓起。寫字,閱讀,寫作,三步驟要同步進行,絕不能忽略其中一個環節,慢慢地你將會迎來語文教學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