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參苓白術散(脾胃虛弱):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中記載,參苓白術丸“治脾胃虛弱,飲食不進,多困少力,中滿痞噎,心忡氣喘,嘔吐泄瀉,及傷寒咳噫。此藥中和不熱,久服養氣育神,醒脾悅色,順正辟邪。”參苓白術丸為補脾胃、益肺氣的傳統中成藥,用于脾胃虛弱,食少便溏,氣短咳嗽,肢倦乏力的治療。
2、人參健脾丸(飲食不化):
處方來源于《證治準繩》,經加減化裁而成,適用于脾胃虛弱、氣滯挾濕或兼食滯消化不良所致面色萎黃、氣短乏力、脘腹脹滿、腹瀉、完谷不化等癥。此方主治脾虛不運所產生的上述癥狀,病性屬虛,著重健運脾氣,以補為主,以消為輔,消補并行,達到健脾滲濕、理氣消食之功效。
3、歸脾丸(心脾兩虛):
歸脾丸是由歸脾湯制成的丸劑,歸脾湯始載于宋代嚴用和的《濟生方》,明代薛立齋《校注婦人良方》在原方中增加了當歸、遠志兩味,一直沿用至今,歸脾湯是中醫經典名方,在臨床各科都有廣泛的應用。歸脾丸具有益氣補血,健脾養心之功,用于心脾兩虛,癥見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盜汗虛熱,食少體倦,面色萎黃;用于脾不統血,癥見便血,皮下紫癜,以及婦女崩漏,月經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或帶下。
4、舒肝健胃丸(肝胃不和):
舒肝健胃丸具有疏肝開郁、導滯和中之功效,用于肝胃不和所致的胃脘脹痛、胸脅滿悶、喜嘆息、噯氣嘔惡、食欲不振、嘔吐吞酸、腹脹便秘。
5、補脾益腸丸(脾虛氣滯):
補脾益腸丸是在“脾胃雙補丸”的科研成果基礎上,結合藥物的治療特點,采用新技術,新工藝研制而成的腸胃分溶型丸的中成藥新劑型。補脾益腸丸具有益氣養血、溫陽行氣、澀腸止瀉之功效,用于脾虛氣滯所致的泄瀉,癥見腹脹疼痛、腸鳴泄瀉、黏液血便。
6、理中丸(脾胃虛寒):
理中丸成方出自《傷寒論》,別名人參湯。具有溫中祛寒,補氣健脾之功效。主治脾胃虛寒,自利不渴,嘔吐腹痛,不欲飲食,消化不良,中寒霍亂,陽虛失血,胸痹虛證,病后喜唾,小兒慢驚。
7、健胃消食片(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健胃消食片組方是在《證治準繩》的健脾丸的加減而成,是助消化藥,用于脾胃虛弱所致的食積,癥見不思飲食、食納不佳、脘腹脹滿、惡心嘔吐、噯腐吞酸、大便不暢、消化不良、發育遲緩、面黃肌瘦、毛發稀黃等癥狀。
8、保和丸(食積停滯):
保和丸出自《丹溪心法》卷三,為消食、導滯、和胃的傳統中成藥,主要用于消食和胃,主食積停滯,胸脘痞滿,腹脹時痛,噯腐吞酸,惡食,或嘔吐泄瀉,大便不調,消化不良。
9、健脾丸(脾胃虛弱及心脾兩虛):
健脾丸出自《證治準繩》,具有健脾益氣、消食之功效,治脾胃虛弱,食積內停,脘腹痞脹,飲食減少,大便溏薄。
10、醒脾開胃顆粒(醒脾調中):
醒脾開胃顆粒具有醒脾調中,升發胃氣之功效,用于面黃乏力,食欲低下,腹脹腹痛,食少便多。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