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航旅公司與科達公司簽訂了兩份借款合同,其中一份借款金額為600萬元,為保障該筆債務的履行,公航旅公司與韓先生簽訂了一份《最高額抵押合同》,約定將韓先生名下一套房產為上述600萬元的借款合同提供抵押擔保,并辦理了他項權證,該房產登記在韓先生個人名下,一直處于出租等經營狀態且在此之前曾多次進行抵押。后科達公司未按期還款,公航旅公司訴至法院,要求科達公司以及韓先生等人承擔責任,韓先生辯稱房產為夫妻共同財產,其抵押行為未經妻子呂女士同意,屬于無權處分,該抵押合同無效。一審、二審法院均對韓先生的主張不予支持,張先生遂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請再審。最高人民法院審理后認為,該房屋一直登記在韓先生個人名下,呂女士對于韓先生長期的出租房屋行為與多次抵押行為均未提出異議,推定其在本案中對韓先生就涉案房屋進行抵押之事知道或應該知道,故該抵押合同有效。本案案情及裁判理由如下:
【最高院案例】韓金龍、蘭州市公航旅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企業借貸糾紛
裁判要旨
登記在夫妻一方名下的、屬于夫妻共同財產的房產,房產登記一方將房產設定抵押時,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十四條規定,夫妻一方對外設定抵押,一般應經另一方同意,否則抵押無效;但另一方知道或應該知道而未提出異議的視為同意,抵押有效。若另一方對房產登記一方長期控制、使用、支配房產的行為一直處于默認態度,則可以推定為另一方對抵押事實知道或應當知道。
案號
法院查明
再審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上訴人):韓金龍
被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被上訴人):蘭州市公航旅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
一審被告:蘭州科達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一審被告:呂長虹
一審被告:孫曉麗
一審被告:蘭州華旭貿易有限責任公司
一審被告:甘肅裕坤隆物資貿易有限責任公司
原告公航旅公司與被告科達公司共簽訂兩份《流動資金循環借款合同》(以下簡稱借款合同)。第一份借款合同簽訂于2014年9月1日,約定原告為被告科達公司提供600萬元借款,借款借據中的借款期限為3個月(2014年9月2日至2014年12月1日)。為保障該合同中債務的履行,同日,原告與被告韓金龍簽訂了一份《最高額抵押合同》,約定將被告韓金龍名下的位于蘭州市城關區臨夏路街道中山路179號總面積為638㎡房產為上述600萬元的借款合同提供抵押擔保,并辦理了他項權證;同時科達公司法定代表人呂長虹、孫曉麗為該600萬元債權簽訂《個人無限連帶責任承諾函》,約定其為科達公司的借款承擔個人無限連帶保證責任。第二份借款合同于2014年10月8日簽訂,約定原告為被告科達公司提供借款700萬元,借款借據中借款期限為2014年10月11日至2014年11月10日。為保障該700萬元的債權,2014年10月8日原告與被告華旭公司簽訂了五份《最高額抵押合同》,約定華旭公司以其所有五處房產作為上述700萬元借款合同的抵押擔保,并辦理了他項權證。同時,原告與被告科達公司法定代表人呂長虹、其妻子孫曉麗為該700萬元的借款合同簽訂了《個人無限連帶責任承諾函》,上述兩被告承諾為該700萬元的借款承擔個人無限連帶保證責任。同日,被告華旭公司、裕坤隆公司與原告簽訂《最高額保證合同》,華旭公司、裕坤隆公司承諾為上述700萬元的借款承擔無限連帶保證責任。
另查明,根據兩份借款借據顯示,原告公航旅公司于2014年9月2日向被告科達公司發放了600萬元的借款,于2014年10月11日向被告科達公司發放了700萬元的借款。以上兩份《借款合同》中約定借款利率為21%,借款逾期的本金罰息利率為借款利率上浮100%,逾期的利息罰息為借款利率上浮的50%。支付利息明細顯示截至2015年1月21日,科達公司共向原告公航旅公司支付利息943607元。
被告韓金龍辯稱,因其妻子呂彩紅不知其簽訂抵押合同事宜,該房屋系夫妻共同財產,其系無權處分,現其妻子不認可該抵押行為,該抵押合同無效。
法院認為
一審法院認為:……關于韓金龍提出因其妻子呂彩紅不知其簽訂抵押合同事宜,該房屋系夫妻共同財產,其系無權處分,現其妻子不認可該抵押行為,進而認為該抵押合同無效的抗辯理由。原審法院認為,韓金龍對該合同中其本人簽名的真實性予以認可,本案中涉案抵押房屋所有權證顯示,該房產權利人為韓金龍,基于物權的公示公信效力,原告公航旅公司有理由相信韓金龍有權處分涉案房屋,雙方簽訂抵押合同后并辦理了他項權證,抵押權依法設立。被告韓金龍的該抗辯理由依法不能成立,故對原告公航旅公司訴請對韓金龍提供的抵押物在600萬元借款及利息范圍內優先受償的權利予以支持。……
二審法院認為:……關于登記在韓金龍名下的房產抵押效力問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十七條第(五)項“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規定,夫妻關系存續期間獲得的房產應當屬于夫妻共同財產。但在辦理房產證時,該房產登記在一方名下,另一方并未作為共有人進行登記,本身存在過錯。《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九條規定“不動產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經依法登記,發生法律效力;未經登記,不發生法律效力,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第十四條規定“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登記的,自記載于不動產登記薄時發生效力”。根據上述法律規定,只有依法登記的權利才能受到法律保護。夫妻一方未將其享有的財產權利在涉案房屋產權證上作為共有人進行登記,不產生物權的公示效力。對于不動產而言,《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五十四條第一款中未經共有權人同意的抵押無效的規定,應當是指登記于產權證上的共有權人,而不是應該享有共有權或可能享有共有權的人。因此,韓金龍作為涉案房屋產權證上記載的唯一權利人,對外發生的抵押行為并不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且在登記機關辦理了他項權證,本案韓金龍與公航旅公司簽訂的《最高額抵押合同》合法有效。……
再審法院認為:……關于韓金龍與公航旅公司所訂《最高額抵押合同》的效力問題。該問題的主要爭議是,共有財產的共有人未經其他共有人同意進行抵押,抵押合同是否有效的問題。本案韓金龍提出其進行抵押未經其妻子呂彩紅同意,故主張抵押無效。根據韓金龍提供的夫妻關系證明及家庭財產未予分割的情況,本案抵押房屋可以視為夫妻共同財產。作為夫妻共同財產,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十四條規定,夫妻一方對外設定抵押,一般應經另一方同意,否則抵押無效;但另一方知道或應該知道而未提出異議的視為同意,抵押有效。本院認為,根據原審及審查期間查明的事實,應視為呂彩紅知道或應該知道。第一,涉案房產雖屬于夫妻共同財產,但一直登記于韓金龍個人名下,且房產一直處于出租等經營狀態,呂彩紅對韓金龍個人對外進行出租獲利(包含涉案房屋,一年租金達360萬元)并未提出異議;同時,從涉案房屋的他項權證登記情況看,該房屋自2007年至2009年曾多次進行抵押,呂彩紅作為共有人也一直未提出異議。本次再審申請中,對上述出租、抵押等權利行使或權利處分行為,韓金龍亦未提供證據證明經過呂彩紅同意,換言之,呂彩紅對涉案房屋在韓金龍名下并由韓金龍予以控制、支配和使用采取了默認態度,否則即應辦理共有權利登記,但其一直未予辦理之事實,依法應該推定其對韓金龍對涉案房屋抵押知道或應該知道。第二,《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一百零六條規定,無處分權人將不動產轉讓給受讓人,所有權人有權追回;但受讓人受讓該不動產時符合善意、以合理價格受讓以及應該登記的不動產依法已經登記等情形的,由受讓人取得不動產的所有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十一條規定,一方未經另一方同意出售夫妻共同共有的房屋,第三人善意購買、支付合理對價并辦理產權登記手續,另一方主張追回房屋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舉重以明輕,韓金龍作為夫妻一方以共有房產予以抵押,認定有效,符合物權法、婚姻法的立法精神和保證市場交易秩序穩定和交易安全之原則。據此,韓金龍以涉案房屋抵押時未經呂彩紅同意主張抵押擔保合同無效,事實和法律依據不足,本院不予支持。......
關于本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