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蛋小琳
圖源:網絡
正文共:1604字
預計閱讀時間:8分鐘
一
剩女,是那些大齡女青年得到的一個新稱號,她們被稱作單身派。年齡是女士群體重要的界定標準。人們普遍認為沒有結婚對象年齡在27歲以上還保持單身的女性就稱為剩女。這個詞語社會給予了貶義的定義。是被“剩下的”。
如果一個女性過了30歲,身邊的人不再關注你工作上有什么成就,他們只會關注你的婚姻情況。如果沒有一段穩定的戀愛關系,他們就會把“剩女”套在你的身上。
在社會上人們覺得上了年齡的單身女性就是因為眼光高,挑來挑去,所以才會“被剩下”。是因為自身不夠優秀,或是心理身理上有殘缺才會被“被剩下”。
我想說,我們不是“被剩下”,而是“主動剩下的”。
二
很多單身女性的壓力都來自于父母和社會。就算再優秀事業再成功的女性,都會有逢年過節的時候,擔心回到家被父母和三姑六婆催婚。
不倫在那一個小團體里都會有部分的帶著異樣的眼光看待30歲后還單身的女性,請收起你們的冷嘲熱諷,和看笑話一般嘲笑的嘴臉。這只是我們的一種選擇。我們只是仍然堅持心中的追求。
《剩女》是2019年一個以色列導演拍攝的一部時長85分鐘的電影,講述了三位充滿希望的單身女性,他們承受著巨大壓力,但仍然決定以自己的方式尋找愛情。
電影中的三位女主人公分別面臨的問題:受到父母的眼光和批判而無法自由戀愛;父母所期待的傳統婚姻生活和自己所期待的生活相悖因而被耽誤了的;精神世界上的追求無法找到匹配的;這些也是現實社會中女性面對的問題。甚至于沒有找到心目中思想的愛情。忘不掉上一段感情。生活觀念的相互碰撞等等問題。
曾經一部《剩女反擊戰》(Marriage Market Takeover)紀錄片引起了數萬女性的強烈共鳴,片中記錄了一群中國單身女性的內心故事,她們感受到整個社會的壓力,她們被催婚、逼婚,被當做商品一樣放在相親角“推銷出售”。
在這里可能就會看到那個曾經被父母親戚催婚的自己。
三
我們并不需要將自己放在這么卑微的情況下,像個商品一樣讓人品頭論足。讓身高,樣貌,學歷,工作單位,資產來評定這個人值不值得認識。這樣將條件都寫出來就是“誠實可靠”嗎?
現今社會的女性因為所受到的教育和社會的發展,不再像過去那樣依賴男性和婚姻。
在老一輩的心目中,我們不結婚就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然而并不是,我們就是因為太負責任了,才不能隨便結婚。
婚姻本來就不是兒戲,不能草率對待。越是年齡大了越要謹慎。一輩子不嫁人,要比嫁錯人好一些。
七大姑八大姨最愛對我們說一句:你不結婚老來孤獨晚景凄涼啊。我們得趕緊給你找一個才是對你負責。父母會老的,你還不結婚。問題是,現在聽你們的隨便找個結婚了,要是跟對方不合,吵架家暴冷暴力,還沒到晚景就提前凄涼了你們負責嗎?
不是說單身就好,結婚就壞。而是說幸福與否,跟單身和結婚無關。婚姻是選擇,而不是必然。
四
電影《剩者為王》里,舒琪扮演的女主角到了一個尷尬的年紀,面對愛情會有膽怯,可是卻一直堅持著找到一個她愛的,對方也愛她的人,而一直單身,聽從母親的安排,接受一個他們眼中的好女婿。
臨近電影結尾的時候,父親有一段臺詞,很感人。
“我希望她昂首挺脃的,要特別硬氣的,憧憬的,好像贏了一樣,有一天就帶著男朋友出現在我面前,指著他跟我說:爸你看,我找到了,就是這個人,我非他不嫁。”
“那天什么時候到來,我不知道,但我會和她站在一起,因為我是她的父親,她在這里,只能幸福,別的都不行。”
每個人都希望有這樣的一對和我們站在同一陣線,跟我們說不管結婚還是單身,我們都只希望你幸福的父母。
這電影也告訴我們,剩下來的也可以是“王者”,因為我們不是“被剩下的”,而是“主動剩下的”。
之所以單著(最合理)的理由是,我們還不想結婚,從來沒有人因為不想結婚而死掉啊,有那么嚴重么!
寫在最后
不結婚了,不是真的不結婚,是想等到你,再結婚。
我們只是不愿意將就,沒遇見足夠愛的,不愿意嫁的,沒必要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