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程講解了創作小寫意牡丹畫時,“花頭”、“葉子”、“花蕊”的基本繪畫技法,步驟清晰,講解詳細,圖文并茂,文末附有作者王寶欽先生的作品欣賞,方便朋友們的觀賞學習。
1.首先,審視畫面,考慮好花朵的安排,做到心中有數;
2.確定主花頭的位置,不宜在畫正中間,應略低一些,根據畫幅大小,確定主花頭數量、安排好花頭的聚散位置;
3.花苞要擺放合理,與主花頭相呼應;
4.一幅畫中出現的花頭,其姿勢、大小、色彩、明度、走勢不能雷同,要有變化,才符合牡丹的生長結構,同一色系的花頭顏色也要有濃淡之分,以變化增加畫面的立體感;
5.注意花心、花萼、花莖長勢的一致性,即心、莖、萼應在一條直線或弧線上,不可脫心偏離;
6.花瓣從花心長出,要有“歸蒂連心”的效果。
1.將白粉加入適量清水調和均勻,然后蘸曙紅,筆尖輕碰胭脂,形成由紅到白的過渡顏色。
2.先畫出牡丹的中心花瓣,從右至左交替,從左至右以捻筆之勢作畫。
3.畫出中心花瓣的下邊緣花瓣,側鋒運筆,畫兩至三層為宜。用筆一定要自由、隨意,為了豐富層次,可在空隙間點上一些細碎的花瓣。
4.畫內層花瓣,內層花瓣用色稍微濃些,在之前的顏色基礎上,用筆尖蘸胭脂和花青,然后根據花頭的長勢,畫三至四層為宜。
5.畫外層花瓣,從右往左以捻筆之勢畫出大花瓣,并在大花瓣的兩側點出一些小花瓣。
6.繼續在大花瓣的周圍畫一些大小不一的小花瓣。
7.畫外層下方的花瓣,畫時應緊湊而不拘謹,在大花瓣旁邊多點綴一些小花瓣,或留白,使其更加自然。
8.按照上面的方法,在大花頭的邊上畫出半開的花頭,畫時應注意花頭之間的前后關系。
9.用同樣的方法,在畫面的上方畫出半開的花苞。畫半開花苞時,花心內層花瓣要緊而密,小而短,花瓣多層交錯。根據畫面的需要,與盛開的牡丹相搭配,注意大小、方向、色彩、明度的調整,盡量避免重復。
10.最后畫幾朵小花苞,畫時應根據畫面的布局需要,合理地安排小花苞的位置,至此,花頭部分就完成了。
1.用長鋒兼毫毛筆,將花青、三綠、藤黃、少量的硃磦和墨汁加適量清水調勻。蘸飽調好的顏料,再以筆尖蘸取墨汁。
2.按照葉子的長勢,先畫出老葉,中側鋒用,葉子大小均有之,畫好之后,隨手勾出葉莖。一般來說,為了增加畫面的層次感,顏色較淺的花頭周圍,應用顏色較深的葉子襯托。
3.趁葉子半干時,根據葉子的走向,用重墨勾出葉莖。勾畫葉莖時用筆應輕松自然,線條柔和,不能太過僵硬。葉脈可勾長一些,可做莖枝連接,把葉組聯系起來。
4.用藤黃、少量硃磦和墨汁調出嫩葉的顏色。蘸飽調好的顏料,再以筆尖蘸取墨汁或胭脂,形成過渡色。
5.參照畫老葉的方法,畫出嫩葉。填葉的時候要根據畫面的布局進行安排。哪里該畫,哪里該留白,都應做到心里有數。
6.用胭脂、墨汁調出嫩葉葉莖的顏色,然后按照葉子的走向,勾出嫩葉的葉莖。
7.用少量的花青和墨汁,調和出遠處葉子的顏色。
8.畫出遠處的葉子,空白的地方可用筆輕點一下,加強厚重感。
9.用中號狼毫筆,調藤黃、花青,筆尖蘸少量的胭脂,調出花萼的顏色。
10.筆尖朝上,在半開的花頭、花苞的底部畫出花萼。
1.先用重墨在花頭中心的位置點上墨點。
2.調花蕊顏色,用小號狼毫筆將藤黃和白粉調至稠狀。
3.根據花頭的生長趨勢與開放程度,畫出花蕊。
4.用三綠調白粉和藤黃,用以點出花心。
5.最后落款、蓋章。至此,小寫意牡丹畫就完成了。
王寶欽,1959年生于河南杜甫故里,畢業于浙江美院,后調入市文化館,省博物館工作。長期和名家陳天然、陳法源、華南師大教授羅鏡全等名家研習探究,從事書畫藝術四十余年。
王寶欽喜作花鳥畫,尤擅長牡丹畫,他在傳統繪畫的基礎上,不斷實踐,逐漸形成了自己別具韻味的繪畫風格,他的花鳥牡丹畫作品風格獨具,筆墨遒勁,造型典雅,廣受贊譽。
王寶欽作品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