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發現了一顆被遺棄的外星行星?
1877年,喬瓦尼-希亞帕雷利(Giovanni Schiaparelli)在火星表面發現了他認為是運河的長長痕跡。天文學家珀西瓦爾-洛厄爾(Percival Lowell)后來推測,這可能是這個星球上有過智慧生命的證據,或者它們可能都是很久以前一個古老文明的遺跡。Schiaparelli發現的痕跡后來被證明不過是一個普遍的誤解。但人類從那時起就一直在尋找類似的、能證明外星人活動的跡象。
宇宙中到底有沒有外星生命?這是人類在二十一世紀面臨的最大問題之一。而當我們的技術越來越發達,搜索遙遠的星球以尋找那些重要的生命跡象得到可能性就越高。如今,有一些組織致力于與外星人進行接觸。美國宇航局將尋找其他生命列為高度優先事項,并不斷對新發現的系外行星進行編目匯總?!皩ふ业赝庵腔凵苯M織,即“SETI”,在世界各地有數百名科學家,不斷研究宇宙中存在生命的可能性和尋找生命的方法。然后還有行星巡查隊,這是美國宇航局、“SETI”研究所和其他一些團體的合作組織,任何人都可以通過它發現潛在的可居住的系外行星。
然后行星巡查隊正在搭建一個數據庫,以及訓練人工智能來搜索外星世界—這意味著將探索的過程會變得更快,變得更有效率,并在未來產生更多可能的結果。如果真的有外星生命,我們之前從未能像現在這樣,有能力找到它。通過所有的方式,迄今為止科學家和天文學家已經確認了四千多顆系外行星--其中一些他們確切的認為生命可能在上面生存。但是,我們目前可能還是發現了冰山一角。例如,從開普勒太空望遠鏡獲得的數據預估,僅在銀河系就可能有超過三億顆宜居星球。
僅在我們銀河系中就有數億個潛在的外星家園。其中一些距離我們雖然只有幾十光年,但這仍是個極遠的距離,不過這距離已經足夠我們相對細致地研究它了。可是,當我們進一步把鏡頭拉遠,一想到這些數字只與我們自己的星系有關,而在我們星系以外更浩瀚的宇宙中還有數十億個星系時,發現生命似乎是遲早的了。但要是初虧(First Contact)發生了呢?生命可能并不是我們所觀察到的那個樣子。
畢竟,無論何時去觀察一顆行星,我們看到的也不過都是它們數百萬年前的樣子……我們只是在宇宙自身特定時間軸上的某個時刻觀察它們而已……從統計學上來看,找到一個在外星人居住之前或(在這種情況下)之后的星球的可能性更大。這個星球曾有外星人居住過,但現在已經沒有了。那么,我們該如何找到外星人呢?以及,假如我們真的找到了外星人,我們又該怎么應對呢?目前,我們最先進的望遠鏡和研究方法能夠讓我們僅僅通過觀察就能知道行星的大氣成分。是的,我們確實是在距離很遠的地方觀察它們,但我們仍然可以確定其中存在哪些化學物質,以及是否有外星人可能存在的跡象。
對于離我們更近的行星,即太陽系內行星,我們已經邁出了下一步,派出了探測器、軌道飛行器和著陸器來拍攝照片和收集樣本。但是,要明確聲稱某個星球——無論遠近——真的是外星人廢棄基地,我們都需要確鑿的物證。過去我們已經看到月球和火星表面的痕跡是如何表明外星人曾經在那里存在過,但大多數不合常理的現象都已解釋清楚了。想象一下,在未來某個時刻,從地球發射的探測器穿過某個遙遠星球的云層并立刻發現了一些鐵證,明確表明這里曾有過外星人——就像一座棄都,或者某種巨型建筑。然后呢?這將是科學界最重大的日子。也可以說是現代人類史上最具有重大意義的時刻。天體生物學是一門研究宇宙生命的學科,它有各種宇宙學分支,如化學、生物學和地質學。
因此,對于一個天體生物學家來說,找到一個廢棄的外星星球會是巨大的標志性發現。
如果我們能夠復原那些樣品-石頭、水、微生物-我們便能夠發現外星人是如何工作的,分析他們的化學結構,大氣層需要,他們的身體結構。盡管我們只有外星球的影像資料,我們仍能將外星球與人類是如何工作的進行對比和比較。這些是城市嗎?這些是道路嗎(是為了通行嗎)?這些是建筑嗎(是房子和庇護所嗎)?這些是農場,建筑,和藝術嗎?這樣我們有了另外的方式去做對比,不再是只有一條路。
是否有證據證明被廢棄的外星球是否比地球更適合生存?他們是比我們更先進還是落后?建筑學家和工程師們希望能夠被派來進行有關外星球設施、機器和技術的結構分解研究。語言專家可以試著通過解碼任何潛在的文字撰寫和交流系統,來確定一門外星球語言。
我們看到了天文考古學的緊迫性。對外星球古代文明的研究,要從科學文獻延伸到現實中的日常生活。地球上的每一個人如今都很有興趣去盡可能多的發現關于遺落的外星人信息,而這些答案將能夠整合科學和技術的每一個層面。有兩個問題需要優先考慮。為什么這個星球被遺棄了?外星人遺棄這個星球后去了哪里?
為了盡快解決這個謎團,我們需要對星球進行更多的探索,使用所有現存的望遠鏡去探索,去發現一條從地球到發射坪的載人任務之路。星球保護比以往更加重要,要確保與地球無交叉感染。我們可以迅速的從地球調遣后備力量來進行這些工作,那些廢棄的星球需要被小心對待,因為它可能是犯罪現場或者古跡。我們應該開始進行大規模探索。
這顆星球上的生命是已經逃離還是死亡了呢?如果它已經逃離,是在突發情況下倉促進行的,還是按計劃有條不紊進行的呢?如果是前一種情況,意味著它面臨了某種災難;如果是后一種情況,這意味著我們面臨的是一個廣泛進化的生命物種——一種可以在行星之間輕松移動的生命體。不管怎樣,要想追隨他們的腳步也不是不可能。除地球外,我們現在終于在太空中擁有另一個重要的地標——這顆被遺棄的星球。因此,我們可以把這顆星球的位置當作一個基點,向外努力追趕曾經住在這里的生命。
依靠從這顆星球獲得的所有信息,特別是對其過去居住者預測技術能力的判斷,我們可以計算出這顆星球被遺棄的時間以及遺棄者的各方向逃離路程。然后,我們將利用對周圍宇宙的了解來確定他們可能要尋找的最有可能的落腳行星或衛星,那些我們以前認為可能具有居住性的行星或衛星要特別關注。一切如此簡單。但是,如果我們真的做到了這些并成功追蹤到一個外星社會后將會發生什么呢?這又是另一個領域的問題。在那之前,找到一個被遺棄的外來行星已經標志著人類歷史的范式轉變。
至今我們還沒有真正的“第一次接觸”,但我們已朝著它邁出一大步。。。。。。人類也許需要接受這種論證即宇宙之中我們真的并不孤單。地球將不再是唯一有生命的行星,而至少是兩個擁有生命的行星之一。同時,據此推演,銀河系將向我們敞開。人類將達到更高的理解水平,雖然目前我們只是察覺到了外星智慧的存在。。。。。試圖推導它在宇宙中的行進,準備讓它知道人類的存在。這也正是當我們發現一顆被遺棄的行星時要做的事。
相關知識
“exoplanet”(外星球)或者“ extrasolar planet ”(系外行星)都是指太陽系以外的行星。1917年,第一個可能存在系外行星的證據被發現,但至今還沒有被證實?!?】 它的第一次偵查探測發生在1992年。另一顆在1988年進行首次探測的行星,于2003年被證實是系外行星。截至2022年12月1日,3899個行星系統中有5284顆已確認的系外行星,其中847個行星系統中系外行星不止有一顆?!?】【3】
探測系外行星的方法有很多。凌日光度法和多普勒光譜法發現的最多,但這些方法存在明顯的觀測偏差,更適合探測恒星附近的行星;因此,被發現的85%系外行星都位于潮汐鎖定區間內?!?】 部分情況下,在一顆恒星周圍可以觀察到多顆行星?!?】 大約五分之一的類日恒星的適居帶中都有一顆“地球大小”【b】的行星?!綾】 【6】【7】假設銀河系有2000億顆恒星,可以推測其中有110億顆可能適合居住的地球大小的行星,如果再加上圍繞眾多紅矮星運行的行星,這一數字將升至400億顆。【8】
Fy: 牧師, Gliese 436b, 文萱,米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