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0天閱讀挑戰賽】
時間:2023年1月6日
進度:257/1000
分享者:青檸檬
分享書籍:《經方醫學:六經八綱讀懂傷寒論》
作者:馮世綸 解讀 胡希恕
分享章節:第三章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下(起128條迄178條)
————————————
【重點摘抄】
??153.太陽病,醫發汗,遂發熱惡寒,因復下之,心下痞,表里俱虛,陰陽氣并竭,無陽則陰獨。復加燒針,因胸煩、面色青黃、膚者,難治;今色微黃,手足溫者,易愈。
胡希恕注:陰陽氣并竭的陰陽,指榮衛言。無陽則陰獨的陰陽,指邪氣精氣言。
本太陽病桂枝湯證,而醫誤以麻黃湯發其汗,遂發熱惡寒,即遂更使其發熱惡寒的意思,乃貶之語氣。發熱惡寒病仍在外,醫不知用桂枝湯以解外,而復下之,因使外邪內陷,則成心下痞。既誤汗以虛其表,又誤下以虛其里,故謂表里俱虛。汗下亡津液、亡血液,因致陰榮陽衛之氣并竭,于是則精氣虛竭,而邪氣獨留,故謂無陽則陰獨。復加燒針,則更傷其欲竭之精氣,助長獨留之邪氣,火邪內攻因胸煩;胃氣已敗,則面色青黃;肌膚失精氣滋養,則動不寧,故為難治。今幸面色微黃,胃氣還未至敗壞,手足還溫,氣血還充四末,故可易愈。
胡希恕按:只說易愈,但未出方,因火逆諸證已詳于前,暗示可依證選用適方救治之。至于心下痞,證治詳后。總之,本條專論汗下及燒針誤治的危害,不但無方,即證亦略而不談。
【我的思考】
??先直譯(必要時意譯):
患太陽病,醫生用了汗法發汗,發汗之后仍然發熱怕冷,因此用了下法,心下痞,表里都虛,陰陽之氣同時虛竭,沒有了精氣留下了邪氣。醫生再用燒針,因此心煩、面色青黃的患者,難治;現在面色微黃,手腳溫的患者,容易治愈。
讓我們結合胡老先生的角度去理解這個條文。
陰陽之氣都虛竭的陰陽,這里是指榮衛。無陽則陰獨的陰陽,指邪氣精氣。
本來是太陽病的桂枝湯證,但是醫生誤用麻黃湯發汗,導致發汗之后還是發熱怕冷。只是喪失了津液,表證卻沒有解除,大汗淋漓病必不除。這里暗示,雖然都是汗法,但是不能亂用,隨便吃發汗藥是不對的。
發熱惡寒病仍然在外,醫生不知用桂枝湯解外,一看用汗法發汗好像不對,然后就用了瀉藥,這就是瞎搞了!亂治肯定要出問題,導致外邪內陷,這就導致心下痞了。
使用汗法之后還發熱惡寒,說明表沒有解除,按理來說應該解表,但是醫生卻用了下法。這里應該用桂枝湯,如果患者比較虛可以用新加湯,(桂枝湯)加芍藥、生姜、人參都可以!而不是使用瀉藥攻下。
治病不能主觀臆斷,不能認為用了汗法不對就理所應當接著用下法,正確的思路是根據患者的癥狀去判斷。
既誤用麻黃湯發汗虛其表,然后又誤用下法虛其里,所以導致表里都虛。用汗法下法會丟失津液、丟失血液,因此導致陰榮陽衛之氣都虛竭,這里說的是脈內、脈外的液體因為汗下失法都喪失虛竭了。所以會精氣虛竭,而邪氣留在人體里面,這就是無陽則陰獨。換句話理解,就是說人的正氣沒了,而邪氣獨存叫陰獨。
醫生一看,唉,這個患者不行啊,然后再用燒針。殊不知,這個燒針那就更加傷害人體的精氣而助長留在身體里面的邪氣,火邪往身體里面攻導致心煩。
這個患者挺倒霉的,接二連三沒有碰到合適的中醫給他合適的治療方法,看著都氣憤,在這里,希望我們每一個中醫人共勉,加強學習,盡可能讓患者少遭罪。
很不幸,經過這么一系列胡亂治療,胃氣已經沒有了,所以面色青黃;肌膚失去精氣的滋養,那就躁動不寧,所以難治。不幸中的萬幸,現在患者的面色微黃,胃氣還沒有完全敗壞,手腳溫度還行,氣血充足在四肢末端,所以容易治愈。
只是說容易治愈,但是沒有出方子,因為火逆的各個證已經在前面說了,暗示可以根據證來選擇合適的方子去治療。本條文的誤用汗法下法以及燒針的危害,不但沒有方子,就是證也比較簡略不談。
我們專注于經方的分享,讓更多的人真正地認識經方,參與學習,分享快樂,傳遞大愛!
關注“青檸檬說”訂閱號,每天學一點經方,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仲景門人人可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