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多次進入廣西花坪自然保護區采訪,每次都有神奇的際遇和奇妙的收益。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劉老草醫的神奇醫術。林區陳技術員曾告訴我,劉老醫師治癱瘓和半身不遂有一絕佳的祖傳秘方,著實令人嘆為觀止。
70年代,在林區附近的一個村子,有一農民因上房撿瓦補漏,不慎從三層高的房頂摔下地,把個健康的身體摔成了癱瘓。從此,這個農民在家一躺就是15年,每天上、下床,吃飯、拉尿都少不得人服侍,病狀極慘。有一天劉老醫師外出路過該村,進家討口水喝,見到這農民的癱瘓樣,馬上自告奮勇為對方治病。那農民原本就不抱任何希望,因為他從縣醫院到公社醫院、到大隊衛生院,請了許多“神醫妙手”醫治,則無一人能治愈此癱瘓,反倒使他欠了一千多元醫療費的債務。劉老醫師沒有多吹噓自己,而是很認真地給那農民作了一番按摩,接著給了兩副藥,吩咐如何煎熬服法。癱瘓者依法行事,結果不到半月就出現了奇跡:被醫學界判為不治之癥,癱瘓在床15年的患者,居然趕走了病魔重新站立起來自理生活了!僅過了一個多月時間,他便能爬山打柴,一氣挑上百余斤擔子走個三、五里地不成問題!
起初聽到這事,我怎么也不相信,總認為是民間故事、夸張傳說,并不以為然,聽聽就聽聽而已。誰知,后來事實證明了這不是故事、傳說。這位劉老醫師確有治療癱瘓和半身不遂的秘方。與其說是秘方,不如說是絕方更恰當。因為這副藥方并非他家所傳,更不是他家專利。花坪自然保護區莆主任也知曉這妙方的來龍去脈及炮制方法,他于50年代就嘗試過這妙方、佳藥的奇特功效。
那是50年代末期的事,花坪林區初創,莆主任與另一個工人有一天進山勘探,深夜就住在密林深處的護林觀察棚里。這是海拔1000多米的高寒山區,時值秋冬之季,深夜異常寒冷,兩人的棉被根本不足以御寒。莆主任當晚深深感到寒冷剌骨的難受滋味,可與他同行的工人卻一點也不覺冷,相反還直感到渾身熱血沸騰、曖氣陣陣。莆主任深以為怪,探問何故。工人說晚餐時,他在鍋里煮的山蛙湯里,加了一小截新采擷的絕妙草藥煮吃,因此不畏嚴寒,渾身暖烘烘的。莆主任不信,次日晚餐也訪效試服之,果然神效奇特,不再畏寒。后來,他們又用此草藥治愈了幾位跌成重傷、癱瘓半癱瘓的工人,其神速奇效,實令人嘆為觀止。而那劉老醫師治療癱瘓和半身不遂的絕藥、妙方,也主要是此藥草。
那么,這是什么藥草,這般神奇絕妙?
它叫馬尾千金草,又名馬尾伸筋草。金草屬藤蔓系,生長纏繞于古木大樹或石壁上,因身長成一節一節伸縮狀,首尾又呈馬尾狀,故名馬尾伸筋草[俗稱]。但此草又是極難采擷到手,目前亦稀缺,不易發現,故特別名貴、珍稀,即是花坪林區這座綠色寶庫,當年號稱為馬尾伸筋草的故鄉,而今天卻是很難找到真品了。它與另一草藥吊壁伸筋草有相似之處,極易被混為一談,張冠李戴,這是要格外注意的,它們外形相似,但藥效卻相差甚遠,不可等同之。
馬尾伸筋草的藥用泡制法比較簡潔。一是泡酒法,用鮮草浸于白酒之中,數天之后取酒飲服;二是用鮮草煎水服,或者放在鍋中拌青蛙或小雞蒸煮飯食之。干草亦可按上法泡制、服用,但藥效比之鮮草,卻相差一籌了。
馬尾伸筋草對于治療癱瘓、半身不遂及跌打損傷、補虛壯陽、活絡筋骨,實有不可言喻之妙。
又方:海風藤16克,秦艽14克,牛七15克,杜仲20克,巴戟20克,寄生15克,當歸10克,白芍20克,木瓜25克,木香12克,肉桂8克,苡米50克,炮附子14克,狗脊22克。各味共煎水服之,每劑分三天服用,連服三劑后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