蕁麻疹止癢最有效方法,怎么治才能去根?,依據癥狀表現,基本可確診為蕁麻疹。
蕁麻疹除受冷熱風刺激、藥物花粉過敏外,較為常見的致病因素則是飲食引起的,例如食用辛發動風之物(例如:海鮮、魚蝦蟹、姜蒜花椒辣椒等)。
蕁麻疹主要癥狀表現為,皮膚起疙瘩,色淡紅,抓撓水腫成片,伴灼熱感。
西醫治療蕁麻疹常使用糠酸莫米松乳膏、和丁酸氫化可乳膏對皮膚進行涂抹,或口服鹽酸西替利嗪和氯雷他定。這類藥物,使用時可能會立馬止癢,效果顯著,但易復發加重病情。
中醫治療蕁麻疹,講究辯證用藥,一般會選擇養血祛風類的中藥來治療。
中醫認為蕁麻疹是風邪所致,治風則需先治血,常將其分為以下三種證型:
一、風濕熱邪證蕁麻疹:好發于青壯年群體中,皮膚反復出現風團,伴有瘙癢,舌紅苔黃。可使用浮萍、蟬蛻、防風、黃芩、梔子、益母草等藥調理。若陽氣不固者,可加生黃芪、制附子、桂枝等。
二、血虛生風證蕁麻疹:多見于中年女性,發病后會出現風團,并伴有瘙癢。此外,病人面色蒼白,月經量少,心悸乏力,頭暈。此時常用湯藥有荊防四物湯。若肺衛不固,可加生黃芪、炒白術、炙甘草等藥。
三、營衛不和證蕁麻疹:此證會反復發作,且長期遷延不愈。發病后除了風團瘙癢外,病人沒有其它不適癥狀,舌脈也正常,治療上常用桂枝湯。如兼氣虛,可加生黃芪。
蕁麻疹患者生活中應宜多喝水,忌食辛發動風之物刺激皮膚,忌用過熱的水燙洗患處止癢;多吃含水量較高的蔬果,保持大便通暢,及時排出毒素,利于疾病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