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問題的提出 “今天你上網了嗎?”近幾年來,我國互聯網用戶迅猛發展。網絡已不再神秘,電腦已進入尋常百姓家,寬帶的接入、校園網的建立,其勢之猛如日中天。 網絡對我們意味著什么?它是第四媒體,它已日益融入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在未來的知識經濟社會中,網絡學習能力是人們生存、求知、做事、溝通的必備素質。但面對網絡世界,我們卻聽到不少異樣的聲音,“賣掉校服為上網”、“沉溺網吧初中生持仿真槍搶劫”、“交友聊天風靡”等新聞報道時有耳聞。有調查報告表明:在上網人群中,我國中小學生有60.7%的人玩游戲、34.1%的人找朋友聊天、29.1%的人關注影視文體動態、24.3%的人發E-mail、18.6%的人選擇下載軟件。而美國的青少年恰恰相反,有67%的人獲取信息、48%的人利用互聯網做研究和創造性活動、46%的人下載網上資料。作為教育工作者,面對這一組組數據及身邊發生的事,我們不得不反思,網絡在我們孩子眼中難道就是游戲機、聊天室嗎?我們的教育緣何在五彩繽紛的網絡世界中顯得如此蒼白無力?問題究竟出在哪兒? 二、成因分析 看看當前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現狀,不難發現:我們往往注重學生技術層面的掌握情況,而忽視指導學生如何應用所學知識來服務于自己的學習、生活;我們缺乏為學生提供一個不斷實踐、應用信息技術的舞臺,以滿足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向往、求知;學校缺乏一個良好的應用信息技術的氛圍。在這種狀況下,青少年學生旺盛的精力、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未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正確引導。而“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游戲、聊天、網上形形式式的內容對他們有著巨大的誘惑力,意志薄弱者陷入后將難以自拔。因此,要改變現狀,惟有改進當前信息技術教學現狀,加強對學生應用信息技術、應用網絡資源的指導,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網絡功能,學會利用網絡資源來獲取信息,以此服務于自己的學習生活,從而培養學生正確的信息素養觀和價值觀。 三、具體措施 1.正確認識網絡及網絡學習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網絡已表現出無窮的魅力。人們可以通過網絡查詢各種信息、獲取各種知識、溝通與外界的聯系以及進行健康的文娛活動等。但網絡也有負面效應,如一些學生沉緬于網絡游戲,甚至被網上的色情、暴力等內容所吸引,走上犯罪道路。因此,要教育學生明辨是非。如組織學生討論網上的資源哪些是有價值、對自己有幫助的,以在班中形成正確向上的輿論導向,創設良好的氛圍。要幫助學生認識到網絡學習的重要性:它將徹底改變傳統的學習形式、創造一種嶄新的學習環境。誰不掌握網絡學習方式,誰就無法成為合格的終身學習者,而不善于終身學習則意味著沒有發展的前景。 2.加強網絡學習方法的指導 中小學生無目的的上網、把上網當作一種消遣的方式,或者在網絡中迷失方向,主要是緣于對網絡學習這一新的學習方式缺乏認識或不適應。因此,教師不僅要幫助學生認識網絡學習的重要性,還應對學生加強網絡學習方法的指導。如教會學生使用搜索引擎和下載信息、向學生提供一批相關的專業網站網址、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開展基于網絡的研究性學習等。 3.分層教學 在教學中教師要認識到學生需求和個性的差異,面向全體學生,帶領他們步入信息技術的殿堂。對少數學有余力的學生,可以組織他們參加第二課堂的學習,探究各種軟件工具的功能,或進行程序設計、圖像處理、影視制作及網站構建等學習,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 4.開展活動 舉辦各種活動,來豐富充實學生的課余生活,使學生在活動中成長、充實才干。比如:①舉行班級網頁的評比、優秀個人主頁的選拔;②圍繞少年時代的比爾·蓋茲、求伯君,中外信息技術教育的比較,印度軟件業的崛起等學生關注的話題,舉辦各種知識性講座,以此開拓學生的視野,增長他們的見識,同時引導他們樹立責任感、使命感,激發正確的學習動機,明確學習方向。③組織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選擇確定自己感興趣的課題內容,通過上網、去圖書館、調查等收集信息、整理加工信息,再發布課題研究成果等。 5.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的整合 在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中,把信息技術當作學生獲取信息、探索問題、協作討論、解決問題和構建知識的認識工具。指導學生在信息化學習環境中,利用信息資源,進行知識的重構和創造。如利用word軟件制作圖文并茂的隊報、用畫圖軟件設計校“紅領巾電視臺”的臺徽等。在實踐鍛煉中獲得才干,體驗成功的快樂。 6.加快校園網的建設 良好的環境氛圍可以塑造人、影響人。信息技術教育的成功實施必然促進校園信息文化環境的構建,而良好的校園信息文化環境的成功構建,又能保證信息技術的成功實施。中小學校要加快校園網的建設,使它成為全校師生關注的新亮點、新熱點。學校的主頁要以內容吸引人。學校主頁可包含以下模塊:①學校介紹——介紹學校發展概況、辦學特色,展示學校風貌;②各處室風采——由學校各學科組、教研組等制作自己的主頁,并不斷補充、更新、完善,將各處室的風采展現在網上;③教育資源——在網上設立電子書庫,提供文學作品、科技作品以及各種素材(聲音、動畫、圖片等);④個人主頁——鏈接師生的個人主頁,展示教師、班級、學生的風采;⑤網上論壇——就當前教育教學的熱點問題以及新聞事件展開討論等。只有內容豐富、充滿活力的校園網,才能贏得廣大同學的歡迎。學校還應該向學生開放計算機房、校“紅領巾網吧”,使學生真正有條件并樂于在自己的網上家園里遨游,而不至于成為網上的迷途羔羊。 總之,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對于涉世未深、自制能力較弱的中小學生來說,教師要義不容辭地成為堅固的“防火墻”,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網絡、提高應用網絡資源的意識和能力,從而使學生成為具有信息素質,符合新世紀需要的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