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癥治療方法
許多種心理治療都能夠有效地
治療抑郁癥。心理治療能夠幫助病人分析他們的問題的來源,教會他們如果去應付生活中的各種誘發抑郁癥的事件,教會他們如何通過自己的行動增加強化生活滿意度,減少導致抑郁的行為。有兩種心理治療-認知治療(由貝克首創)和人際治療-被發現對抑郁癥有良好的療效。在認知治療中,醫生幫助病人改變導致抑郁的行為和思維方法。在人際治療中,醫生幫助病人改變人際交往中導致抑郁的行為方式。
治療抑郁癥的自我及時強化法:
對憂郁癥的治療,有藥物治療,有心理治療,而心理治療是最重要的。心理治療的有效方法之一是“自我及時強化法”。這種心理治療方法是在吸取東西方的心理咨詢的理論和在長期實踐的基礎上產生的。其理論基礎是:有些人之所以患了憂郁癥,主要是他們本人對自己的消極情緒和行為不斷強化的結果,如果反其道而行之,不斷地及時地強化自己的積極情緒和行為,憂郁的成分就會越來越少,最后消失。
“自我及時強化法”的具體實施如下:
第一、堅持正常活動。
有的患者本來可以正常上班、可以正常做家務,卻不去上班、甚至連家務都不做。這是很有害的。越這樣越感到自己沒用。實際上患者有能力完成工作任務,有能力搞好家務。只要該干的堅持干,自己的情緒就不會日益低落。第二、定計劃留有余地。
每天晚上睡覺以前,考慮明天干什么。計劃不能定的太高,也不要太低,充分留有余地。這樣每天都可以順利完成計劃。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跳一跳就可以摘下果實來”。
第三、及時肯定自己。
每天晚上睡覺以前,要充分肯定自己這即將過去的一天的成績和進步,不講消極的東西。能寫日記最好,把好的體驗、進步、成績記到日記上。天天都這樣記日記,覺得生活會越來越有意思。
第四、不向親友談消極的東西,親友也不聽患者的消極的言談。這并不是不同情患者,主要的是親友聽患者談消極的東西,會強化他們好談消極的東西。
俗話說“心病還須心藥醫”,絕大多數的抑郁癥病人病前有一定的誘因(如挫折、遭受不幸等),同時在出現情緒抑郁、低落過程中產生悲觀。失望和孤獨、無助感。這些情況,一般來說可以用心理治療——即所謂的“心藥”來處理。因為根據國外近20年來的臨床研究發現,相當一部分的抑郁癥病人經過心理治療或多種治療方法(合并藥物)的處理或幫助可以得到治愈或緩解。如美國曾作過一項大樣本的隨訪研究,發現人際心理治療和認知行為治療對抑郁癥門診病人的療效與三環類抗抑郁藥(丙味酸)相似,有效率為60%-80%。
心理治療對抑郁癥病人來說是比較合適的,首先,因為它不會產生像藥物治療和電休克治療所致的生理副反應,因此對那些藥物副反應明顯或害怕微電休克治療的病人來說比較適用。第二,臨床上約有10%-30%的難治性病人,即對藥物沒有療效的抑郁癥可以合并心理治療以取得效果。第三。藥物可以治療抑郁癥狀,但停藥后相當一部分病人仍會復發或在今后的生活中遇到挫折又會出現抑郁,而心理治療可以教會病人如何去面對和適應挫折,調節自己的心理平衡,即所謂的“吃一塹,長一智”,提高病人的心理和社會適應技能。另外,臨市上藥物和電休克的治療效果在4~6周內便出現,而心理治療的效果則是在6~8周后出現,即它的療效出現時間較慢,但療效較穩定。不要因為2~4周未見療效而放棄心理治療。
根據不同的抑郁表現和臨床醫生的擅長,可以選用不同的心理治療方法。這就像潰瘍病的治療,可以用西藥,也可以用中藥或外科手術治療一樣。如果病人一直是郁郁寡歡、悲悲切切,像《紅樓夢》中所述的林黛玉式的抑郁性性格的話,可以采用支持、安慰或心理動力學的治療,著重消除自卑心理。提高自信。如果病人表現為不善交際,與領導和同事關系相處不好,孤僻、退縮和與社會隔離,可以采用社交技巧訓練、人際關系指導,幫助其學會如何與人交談和交往,同時認識到人是社會性的,不可能孤立于社會而生活,每日要與人打交道,從而提高病人的社會適應性和交往能力。如果病人因為婚姻矛盾、家庭破裂等出現的抑郁、悲觀和絕望,可以考慮采取夫妻指導、家庭關系咨詢協調,以及性心理等方面的心理治療,解決處理婚姻和家庭問題,從而緩解抑郁癥狀。
當然,心理治療也不是萬能的,對一些嚴重的抑郁癥病人來說,當先是藥物治療或電休克治療,然后再考慮合并使用心理治療的方法。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心理治療并不排斥其他治療方法的應用,尤其是藥物治療,倘若與藥物治療合用,對抑郁病人往往會起到事半功倍的疊加效用。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