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拳術有哪些?中華武術博大精深,門類眾多,那么中國傳統拳術有哪些呢?下面養生之道網為您介紹常見的5種中國傳統拳術,看看吧。
1、通背拳
也稱通臂拳,強調以猿背或猿臂取勢,故又稱“通背猿猴”、“白猿通背”。通背拳流傳較廣,流派較多,除“白猿通背外”,還有“五行通背”、“六合通背”、“劈掛通背”、“兩翼通臂”、“二十四式通臂”等等。較早流傳于山西的“洪洞通背”,也屬于通背拳系中的一個流派。
2、蛇拳
蛇拳因模仿蛇的動作而得名。有關蛇形的拳術,類別很多,如形意拳有以蛇形為動作的拳路。少林拳有以蛇形為主的蛇拳。南拳有以蛇形掌為主的蛇形拳。也有以模擬蛇的各種運動形象結合技擊的象形拳類。
傳統蛇拳的動作開合得宜,剛柔相濟,以柔為主,柔中有剛。上體要求松柔,下肢則要靈活,做到步活而樁實。蛇拳有很高的實用價值,在實戰時則要求:身要顫,步要轉,二手忽閃神要戰。圈繞步,步偕身,用指搶喉快為準。龍戲珠,掌插肋,勿手啄人勿頂擊。腳尖點,虎爪進,急來緩應巧柔還。發勁時,同時還發聲,以聲助勢。
3、連環綿掌
中國拳術之一,簡稱綿掌。手法以掌為主,運轉舒展如綿,動作連而不斷,掌法運行成環。勁力要求內蓄剛勁,外現綿柔,爆發時如迅雷不及掩耳。綿掌分3路。以一路綿掌為基礎,二路、三路是一路的發展與變化。
4、猴拳
中國拳術之一,以模仿猴子的各種動作而得名。據記載,中國早在西漢時就有了猴舞和猴拳。西漢長信少府檀長清曾在一個盛大宴會上表演獼猴舞。
猴拳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技術風格,但基本要領卻是共同的,即在眼、身、手、步等方面要做到22個字:剛、柔、輕、靈、綿、巧、躲、閃、神、束、抓、甩、采、切、刁、拿、扣、頂、纏、蹬、踹、彈。前10個字指的是整個動作的神態,中間8個字指的是上肢手法,后4個字是腿法。
5、華拳
中國拳術之一。拳家講究“三華貫一”,“三華”是指精、氣、神,華拳因而得名。華拳的內容有徒手、器械、單練、對練。
看了這么多中國傳統武術我們相信只要是靜心體會的東西都會對我們有所幫助,希望大家都能習練我們中國傳統武術以達到養生養怡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