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著“滋補肝腎最良之藥”之稱的枸杞常常出現在日常人們的保溫杯里,其不僅可以食用,還可以泡茶飲,枸杞子水提物有降低血壓、抑制心臟、興奮腸道等擬膽堿作用,具有降血脂、降血糖、保肝、抗脂肪肝作用,其提取物能延緩衰老。其實枸杞合理配伍,選好搭檔可以起到多方位的增益作用。
1枸杞+菊花=養肝明目
枸杞可補腎益精、養肝明目,補肝益精而治本;菊花祛風解表清肝明目,清熱平肝而治標,一補一清,標本兼顧。常用于肝腎不足,視物昏花,兩目干澀疼痛,或迎風流淚,頭暈,腰膝酸痛;或肝陽上亢、肝風上擾而見兩目昏暗、視物模糊不清、頭目眩暈等證。
2枸杞+熟地=補益肝腎
枸杞能補腎益精,熟地功能養血滋陰,填精益髓,二者相須為
用,增強補益腎精之效,其功聰耳明目,益神魂添精髓,強筋骨,補虛勞,止消渴。
3枸杞+人參=補氣生精
人參可大補元氣,補脾益肺,枸杞多汁多液,二者相伍,不但生津液、補精血,且增強了明目之力。人參屬陽,枸杞屬陰,二者配伍,既入氣分,亦入陰分,則精生而氣旺,氣旺而神昌,且無偏勝之憂。
4枸杞+菟絲子+沙苑子=益精明目
枸杞子、菟絲子、沙苑子三者皆可平補腎中陰陽,且皆能明目,為腎虛目暗常用之藥。三子配伍則既補腎陰也補腎陽,且能增強明目之效,可治療肝腎不足,目暗不明,頭暈等證。
5枸杞+當歸=補血養肝
當歸養肝生血,枸杞補益肝腎之陰,肝臟體陰而用陽,枸杞與當歸配伍,則肝陰得充,肝氣自無橫逆之虞,也可稱為“滋水涵木”法。
6枸杞+山藥=補腎健脾
山藥健脾補虛,滋精固腎。若脾胃虛弱之人,同時有肝腎不足之證,若單用枸杞,則虛不受補,此時宜用枸杞配伍山藥。
7枸杞+黃精=補腎填精
黃精既能補中益氣,又能養陰益精,為氣陰兩補之品。枸杞與黃精合用,補陰之中具填精之功;且黃精多入脾而補后天,枸杞多入腎而助先天,故有先天后天并補、氣血陰陽兼顧之妙。可用于肝腎不
足、精血虛少,頭暈心悸,病后體虛,精氣兩虧等證。
8枸杞+龍眼肉=補腎寧心安神
枸杞子長于補益肝腎,龍眼肉功專補益心脾,滋養營血,兩者合用,共奏滋陰養血、寧心安神、益智駐顏之效,且有氣血兼顧,陰陽
并蓄之特點。常用于年老體弱、病后失養之心悸、健忘、失眠、煩躁、頭暈、倦怠乏力、腰酸腿軟等證。
9枸杞+車前子=補腎去濕
車前子利水通淋,清肝明目。枸杞能補益肝腎之精,但無祛邪
作用,故肝、腎及膀胱若有濕熱之邪氣,則須配伍車前子,以車前子瀉邪,則枸杞滋補肝腎更為得力。
10枸杞+生地=滋陰生津
生地黃清熱涼血,生津潤燥,枸杞與生地黃均為多汁液之品,皆善于滋補肝腎陰液,潤肺養胃,二者配伍,滋陰養血生津而柔肝,補肝體,育陰而涵陽,可治療胃陰不足或肝氣橫逆犯胃之胃痛,潰瘍病及慢性萎縮性胃炎而見口干、舌紅苔少,脈弦細者。
11枸杞+白芍=養血斂陰
白芍藥養血斂陰,柔肝平肝。二者合用,既能補肝腎之精血,又具有酸斂收澀之效,肝腎之精血充足則肝主藏血之功能正常。可用于肝腎不足所見齒衄、鼻出血、咯血、崩漏等癥。也可用于肝腎陰虛,肝陽上亢而見頭目眩暈,口干目澀,心悸失眠;婦女更年期綜合征屬肝腎陰虛者。
12枸杞+桑葚=補腎生津
中醫認為,桑葚有補肝益腎的功效。夏天飲用桑葚汁,不僅可補充體力,還可提高性生活質量。枸杞補腎生精的效果更為明顯,它甚至被稱為植物界的“偉哥”。兩者同食,可專門治療男性滑精、陰虛及中年疲勞等癥。
13枸杞+敗醬草=護肝排毒
肝臟是人體的造血和解毒器官,在五臟中的作用尤為重要,而中醫還有“五臟先補肝”的說法。敗醬草的主要作用是清熱解毒,可幫肝臟減輕負擔,而枸杞可滋補肝腎、益精明目,兩者搭配是一種實惠而有效的護肝藥物。
總體來說,枸杞藥性較平和,有著良好的滋補肝腎之功,但是單味的去使用其力量較弱而且治療范圍也是有限,常常須要配伍搭檔能更好的的發揮作用。另外,枸杞為純補之藥,沒有祛邪作用,所以說當體內有實邪時是須要與祛邪搭配使用的,比如配伍一些利水滲濕藥像車前子、茯苓之類可以增強其補益肝腎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