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明料的來源很廣,在嘉靖后期到清,云南、福建、江西等省均有生產,“珠明料”它由天然鈷土礦煅燒而成,質量比直接使用生料好,所以顏色比較亮,色彩也穩定,藍中略帶其他色調,官與民(出口瓷)都大量使用。各地的,“珠明料”成分有所不同,氧化鈷含量在2%以下,上品者氧化鈷含量可達8—9%,所以在發色上出現變化應該是正常的。明嘉靖后,青花開始使用云南珠明料,并逐漸以云南珠明料為主要青料,它發色鮮艷,是青花的比較標準色彩。下面是比較純正的藍。
1、嘉靖官窯,該青花料精,料濃,發色重厚,亮麗,稍微有回料紫的部分特征。
2、順治官窯,高溫發色清秀,已經具有康熙藍的特征
3、順治青花,發色介于浙青與石青之間,淡雅。
4、康熙民窯,發色偏紫與綠,色部分略接近蘇料的一種發色、
5、康熙青花,民窯高品,藍正且美
上面這些明珠料的發色之間雖然存在差異,但是與其他料仍然有本質上或者特征上的明顯區別,請注意料濃淡也會造成視覺上的變化。
明珠料,由于在使用前燒煉,可以使雜質與成色差的部分被篩選掉,這就使官窯在高價選品質好的粗料后,還要進一步的過濾,所以青花料當然質量好花費高。進一步說,官窯中特別的品種的瓷胎也是非常的好,也是從高品質的高嶺土做再精選,然后高溫足燒,一有暇絲就放棄。這樣一定會出現極其優良的成品,那么在瓷器制造技術已經非常成熟的又有一位非常講究藝術與正統有個性的皇帝雍正朝來說,出現珍品更是不會出人意料。
下面的三件都是雅正官窯青花的代表作品。
圖7 雍正青花松竹梅紋罐
該瓶造型典雅規正,發色藍正淡濃相宜,圖案盡顯高雅
圖8 雍正青花云龍紋尊高58.3cm
圖9 雍正 喜上梅捎扁壺
這件常套話題作品卻盡現無人可及的藝術水平,由于雍正青花的特點,把該朝的青花作為青花瓷器的一個顛峰是完全有理由的。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