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是一種常見的茶,黑茶因為它的成品的外表是黑色的,所以才被稱為黑茶,黑茶里面的營養豐富,有許多對人體有益的營養元素,黑茶的產地遍布全國,并且黑茶有許多品種,制作的豐富也有很多,并且黑茶還有許多的功效與作用。喝茶的茶具因地域和文化,個人習性而異,所以在使用上會因人而異,有所不同,泡茶會有很多技巧,比如茶具的選擇就是非常重要的環節,選好了泡出來的茶會更好喝,黑茶也不列外。
一、純銀茶具
想沖泡出一杯好喝的黑茶,對茶具的選擇十分重要。同時沖泡黑茶對水溫也有很高的要求,由于黑茶比較老,所以泡茶時一定要用100攝氏度以上的沸水,才能將黑茶的茶味完全泡出。而純銀茶具是以銀所制,有很強的導熱性,能迅速散發熱量。使用純銀茶具沖泡黑茶是絕佳選擇。使用純銀茶具沖泡黑茶,水質會變軟,沖泡出來的茶湯也會變得好喝;澀減韻長,和順溫潤,對茶葉的韻味香醇表現更充分。
二、蓋碗
日常最便利及最快捷的沖泡黑茶茶具屬蓋碗無疑了。蓋碗的款式眾多,外形漂亮,因其包容性和多變性廣受茶友們的喜愛,不管是天尖一類的嫩葉較多的茶還是黑磚一類的緊壓茶,都可以適用蓋碗來沖泡,不過相對來說,三尖(天尖、貢尖、生尖)用蓋碗是最合適的。
三、鐵壺
鐵壺具有耐高溫、導熱性能好的優點,適合沖泡老黑茶。鐵壺烹煮黑茶能提高水的溫度,具有軟化水質的作用,讓茶水變得甘甜,順口,口感厚實飽滿順滑,在品飲黑茶時,有事半功倍之效。因而鐵壺特別適合泡煮黑茶用,可激發和提升黑茶的香氣。
四、陶壺
質感古樸的陶壺與歷史悠久的黑茶搭配也非常有味道。陶壺一般采用原生陶土加工而成,具有吸附水垢的功能,能夠有效凈化水質,提升水的口感。對于沖泡黑茶的煮水器而言,陶壺無疑是既古樸美觀,又是極具性價比的選擇。用陶壺泡黑茶的妙處還在于粗陶材質氣孔多,可凈化水質,更增添幾分茶香茶韻。更為重要的是黑茶性溫,陶制茶具性涼,從養生上可達到陰陽調和。
五、紫砂壺
用紫砂壺來沖泡黑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它可以與黑茶達到相輔相成的效果。根據科學分析,紫砂壺有保存茶湯原味的功能,它能吸收茶汁,而且具有耐冷耐熱的特性。而黑茶的特點是吸味,紫砂壺就彌補了黑茶吸味的特點,提升黑茶的香氣,滋味更醇厚,特別是那些適合有年份的老黑茶。
六、茶漏
黑茶用的原料比較粗老,所以泡出來的茶,有一定的茶葉末。選一個好的茶漏用來過濾黑茶渣,這是非常必要的。
七、公道杯
泡出來的茶湯,統一用公道杯盛放,方便飲用。
歡迎關注【小詹說茶】
很多人在泡茶的時候,往往都會將第一泡茶水給倒掉,一來可以清潔茶葉上的灰塵,二來可以喚醒茶葉的內物質,所以洗茶也可以稱之為醒茶。
那么問題來了,我們在沖泡白毫銀針的時候,是否需要洗茶呢?
小詹以為,可以不用醒!
原因有三:
一:白毫銀針很干凈,沒必要洗
我們在泡茶的時候,一般第一泡的湯水是要倒掉的,一來為了醒茶(洗茶也可以說是醒茶),讓茶葉先預熱一下,有個舒張的過程,為第二泡做準備。
二來,是為了清潔一下茶葉,除去茶葉上的灰塵(一般是沒有的),但這個舉動給人的感覺是比較衛生的,所以流傳下來,也確實,洗茶以及醒茶,有一定的清潔作用。
但是這要看泡什么茶了,如果是白毫銀針的話,就不用了,因為白毫銀針又被稱為“不落地針”,指的是,白毫銀針在采摘之后,經過萎凋和干燥等過程,一般是不落地的,它們都會被放到竹架子上,直到制成成品茶,制作過程都是很干凈的,所以沒必要洗茶。
二:洗茶會沖洗掉白毫,流失營養物質
白毫銀針是白茶中的正品,被稱為茶中美女,就是因為它白毫密披,顯得非常的高貴。銀針身上的白毫可是個好東西,也是因為它而得到白毫銀針的,而白茶的品級是要看白毫的多少。
那么白毫有啥作用?白毫中具有氨基酸以及茶多酚等物質,而氨基酸可以促進消化和吸收,茶多酚可以降血壓降血糖等功能,并且是它們的存在使得茶葉煥發毫香。
白毫多則說明營養價值高。總之,白毫越多越好。可是你如果選擇洗茶的話,那么多多少少就會將白毫給洗走了,這樣銀針的營養價值就流失了,實在可惜。
所以小詹以為,可以的話,第一泡就不用洗茶,如果你接受不了,也是可以洗茶的,這要看個人習慣了。
三:洗茶會失去很多毫香
若沖泡白毫銀針的時候進行洗茶,那么沖泡出來的滋味就會變差一些,就沒有那么足的毫香了。我們都知道,白毫銀針(新茶)毫香、花香是比較濃重的,其中毫香是分辨白毫銀針品級的一個標準。如果洗茶的話,就白白浪費了白毫,使得毫香減弱,十分可惜。
總結:
好了,就是以上3點原因,洗茶的話可能會使得白毫銀針流失白毫以及減輕毫香,另外白毫銀針在制作的過程中幾乎不落地,所以它很干凈,沒必要洗。大家若有不同看法,可以在下方留言,我們一起討論共勉之。
我是白茶文化愛好者小詹,分享白茶知識,做快樂的茶文化傳播者,讓我們一起科學飲茶吧!
在大家格外注重食品衛生的這些年里,“不干不凈,吃了沒病”這句俗語的聲音越來越弱,大家反而更相信“病從口入”,因此在吃東西時,大家總習慣清洗殺毒,甚至拿鹽水、堿水來清洗食品。后來再看到洗茶這種現象,我便很從容的見怪不怪了。雖然不怪,但還是要清楚洗茶到底是怎么回事,另外是不是所有的茶都需要洗茶呢?白茶需要洗茶嗎?
首先要從洗茶說起。洗茶也叫醒茶、省茶,在洗茶時,一般采取浸潤刮沫方式,使茶葉浸泡一會,然后倒掉浸泡茶葉的湯水,續上第二杯,才開始飲茶。洗茶的主要對象是陳放多年、內質豐厚的茶葉,這些老茶表面可能藏有一些雜質,洗茶環節會消除這些雜質,另陳年老茶轉化速度下降許多,但內質已然很豐富,只是還未處于激活狀態,因此才需要熱水浸潤洗茶來喚醒茶葉,使其茶味和茶香散發出來。
從以前到現在,對于洗茶,大家一直保持質疑態度。畢竟有的茶比較細嫩,在洗茶過程中,營養物質全都析出在第一泡茶湯里了,比如綠茶,若將這杯充滿營養價值的湯水倒掉,著實浪費,若是龍井之類的優品茶,那就是暴殄天物了。另外茶葉本身之內也會藏污納垢,如殘留的農藥、重金屬等,這些污染物不會輕易被洗掉,因此洗茶便不再科學。
但在實際中,黑茶、烏龍茶洗茶習慣依舊存在,老茶客主要是為了醒茶,來喚醒更興濃的茶味。白茶這種茶也需要洗茶。也許你要問像白毫銀針這種白毫較多的茶在洗茶后,會不會營養價值降低。對于這種情況,我們依舊需要洗茶,目的還是為了使白茶口感更鮮醇、氣息更單純。白毫銀針這種茶依舊需要洗茶,但洗后的茶湯還是滿足衛生標準的,畢竟沸水之下無細菌,只是沒有茶味而已。
新白茶與老白茶都需要洗茶,只是兩種年份的茶洗茶方法有所區別。新茶比較細嫩,在洗茶時,需要縮短出水速度,時間過長,沸水可能會燙傷茶葉,削弱茶味。老茶陳化時間較長,內質豐厚,已有很強的耐高溫、耐沖泡能力,因此可以多浸潤一會,使茶味完全得到激發,但浸潤時間也要受控。
白茶洗茶操作過程很簡單,在蓋碗洗茶中,只需快速倒掉第一杯沸水即可。而在玻璃杯洗茶中,則要在浸潤茶葉后,倒掉沸水即可。
在白茶界,白茶洗茶算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我們在喝白茶時,不妨隨大流,接受洗茶。
進入冬天,不少茶友都開始煮茶喝。而不少人也在疑惑茶葉既然不能久泡,又為什么可以煮呢?別著急,小葉子這就給你答案。
茶葉泡太多次數,錯在哪?對于茶葉不能泡太多次數的原因,大多數人可能只單純覺得茶葉泡太久會索然無味,但其中的道理遠不止如此。
茶葉中含有抑癌作用的茶多酚、可降血糖的茶多糖、使中樞神經愉快的咖啡堿,以及多種氨基酸、維生素等養分物資。這些養分物質能析出多少,和沖泡的次數有很大的關系。
養分物質的析出速度與茶葉外形有關。通常外形顆粒越大的茶葉,養分物質析出的速度越慢;顆粒越小,析出的速度越快。
茶葉一般在四泡后有益成分析出得差不多,茶湯的香氣逐漸低沉,滋味淡薄,但茶葉中苦澀成分也將逐步析出,故口感較差,再泡意義不大。
? 講究的飲茶者會用專業的器皿一步步沖泡,雖然不同的茶類各有最佳的沖泡時間,但總結來說,第一泡的最佳沖泡時間為30秒,第二泡延伸到60秒,第三泡再延伸至2分鐘,每次沖泡的時間由短到長。茶葉浸泡的時間在2~5分鐘之間為宜。
茶葉不宜泡太久,甚至隔夜的話,如果保存不當,茶葉還會變質,它們所含的少量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會惹來細菌和霉菌,對健康極為有害。
? 建議在沒有專業沖茶器皿沖泡茶葉的條件下,可以選用茶水分離的杯子(如快客杯、可倒置的茶水分離杯等),即泡即飲,才能喝出健康。
喝茶切記不可一把茶葉放進保溫杯或大茶缸,一杯茶從早喝到晚,這樣的喝法不僅會大大降低茶葉的口感,留下很不好的喝茶體驗,而且對身體健康是很不好的。
有些茶為什么又能煮呢?
茶葉不可久泡,但有的茶卻可以煮,而且茶湯的滋味比泡的更好,這是因為茶葉中不同物質的沸點不同。
泡茶的水一般在80-100度,這時候茶葉中的溶于水的物質是低沸點物質,煮茶的時候,茶葉中的高沸點物質才會釋放,這時候的茶湯會變得更加香醇。
此外,英國科學家發現,和用沸水泡茶相比,用茶壺煮茶可以讓茶葉釋放出更多的抗癌物質,抗癌效果更好;煮茶還可以使茶葉中的茶多酚、咖啡因、茶色素等物質充分釋放出來,提神、消脂、預防疾病等功效都能得到更大的發揮,對人體健康大有裨益。
那么哪些茶能煮著喝?煮茶雖然好處多多,但不是所有的茶都適合煮的。適合煮的茶要么是重發酵,要么就是老茶。
1.白茶
雖屬于微發酵茶,采用細嫩、葉背多白茸毛的芽葉為原料,經陽光曬干或文火烘干而成,但老的白茶可煎也可泡。
2.黑茶
屬于后發酵茶,因其采用的原料比較粗老,且加工的過程需要較長時間的堆積發酵,故而陳香濃郁,滋味醇厚,茶湯多呈深褐色。黑茶可沖泡也可煎煮。熟普同樣可煮。
3.紅茶
最受國際歡迎的茶類,屬于全發酵茶類。紅茶既適于沖泡,也適于煎煮。
4.青茶
屬于半發酵茶類。青茶既有紅茶的濃鮮味,又有綠茶的清芬香,青茶也可以煮,但是不宜長時間煎煮。不然茶汁過濃,影響茶湯口感。
但是輕發酵茶和綠茶這類未發酵茶則忌煮著喝。這類茶由于發酵程度輕,沖泡已經足以將其中的物質釋放出來,煮飲則過,煮后會造成茶葉發黑,茶湯變紫,茶味更是讓人難以忍受,根本不能入口。
煮茶時要注意什么?煮茶和泡茶一樣,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 首先是水溫,對于泡過的老茶,再進行煮制時適合用溫水,用冷水煮出來的茶湯味道會大打折扣;對于沒有泡過的茶,先洗茶葉,再加開水煮,更容易將茶煮開。
? 其次是茶具,煮茶的茶具一定要干凈,且煮茶壺不可太小,否則容易因水量少而產生困擾。煮茶時茶葉和水的比例要適宜,茶葉不可太多,因為要高溫久煮,要時刻注意茶湯的平均。
煮茶之風興起于唐代,是飲茶文化中的一筆重彩。長久以來,泡茶和煮茶的利弊,一直是人們競相談論的話題。
其實無論泡茶還是煮茶,只要掌握了科學正確的方法,對人們的身體健康能起到有利的作用,就已經達到了我們喝茶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