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圖模式▲普洱茶品牌
對此,筆者請教了“普洱教父”白水清嫡傳弟子、世界茶文化交流協(xié)會湖北分會會長、旗·艦·店“普洱藏家”掌柜魯文鋒老師。
魯文鋒老師自1999年專注普洱茶領(lǐng)域,逐漸收集了清末向質(zhì)卿、宋聘號、50年代紅印、88青餅、99易昌號等珍品老茶,對普洱茶的選購、收藏、品飲,自然也是了如指掌。如今魯文鋒老師還攜手師父白水清、鄧時海教授開辟了《普洱老茶講堂》欄目,將多年研究普洱茶的經(jīng)驗,發(fā)布在:普洱藏家,與茶友分享。
大圖模式▲普洱藏家總店
“普洱茶十大品牌是根據(jù)各品牌的銷量、業(yè)績、知名度等排行的,有一定科學(xué)性;為很多初入門的茶友,提供了初步認識普洱茶的基礎(chǔ)。”魯文鋒老師說道。
但是,普洱茶十大品牌的參考也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一方面,隨著普洱茶齡的增加與品飲經(jīng)驗的進階,茶友們需要增強對茶品的辨識能力,而不是簡單地挑選品牌;另一方面,普洱茶十大品牌往往面向大眾化生產(chǎn),茶品走的是大眾化路線,無法滿足高端茶友的需求。
大圖模式▲52年紅印·普洱藏家珍藏
因此,魯文鋒老師說道,挑選普洱茶,并不是簡單地參照普洱茶十大知名品牌。他介紹了3點經(jīng)驗。
1、普洱茶原料是基礎(chǔ)毛茶品質(zhì)是普洱茶得以陳化成優(yōu)質(zhì)陳年普洱茶的基礎(chǔ),它與樹種、季節(jié)等因素有關(guān)。一般來說,大樹茶根部扎得較深,吸取的營養(yǎng)物質(zhì)和微量元素比較豐富,內(nèi)含物較多;臺地茶比鄰相依,樹根受到限制,僅能吸收有限的土壤養(yǎng)分,茶葉自然比不上大樹茶的優(yōu)良,加上時間長了容易造成土壤的酸化,茶質(zhì)表現(xiàn)更加下滑。
大圖模式▲老班章茶王樹
魯文鋒老師比較推崇的勐海茶區(qū)和易武茶區(qū)的喬木大樹春茶。勐海茶區(qū)海拔較高,溫差大,茶葉內(nèi)含物豐富,經(jīng)過后期存放轉(zhuǎn)化,茶品品質(zhì)十分驚艷。
很多經(jīng)典老茶,如百年宋聘號、百年同慶號、1952年紅印、88青餅,都是易武茶區(qū)和勐海茶區(qū)的,也間接論證了易武茶區(qū)和勐海茶區(qū)茶料的優(yōu)良品質(zhì)。
。
大圖模式▲百年宋聘號·普洱藏家珍藏
2、普洱茶的制作工藝是關(guān)鍵普洱茶的制作工藝主要包括:采摘、攤晾、殺青、揉捻、曬青等。制作工藝對普洱茶日后的陳放與茶質(zhì)的轉(zhuǎn)化,有著重要的影響,良好制茶工藝能成就普洱茶的品質(zhì)和價值。
如果制茶工藝不成熟,比如揉捻不足、過度炒青、炒青溫度不夠,做出來的普洱茶會出現(xiàn)青味、焦味等問題,嚴重影響滋味、香氣和口感。這種普洱茶日后轉(zhuǎn)化會較為困難,無法達到醇、正、圓、潤的普洱茶四美。
大圖模式▲普洱茶殺青
3、普洱茶倉儲很重要業(yè)界有句老話,“倉庫是普洱茶的第二生產(chǎn)車間”。多年的倉儲對普洱茶的品質(zhì)影響更加深遠。如果一餅茶在存儲過程中受潮甚至發(fā)霉,即使擁有優(yōu)秀的茶質(zhì)及制作工藝也只是徒然。
普洱茶后期存放的環(huán)境,要求空氣清新流通,溫度保持在15℃~35℃,濕度在45%~70%之間,無雜味異味。這樣轉(zhuǎn)化出來的茶品,香氣純正,湯色透亮,入口生津回甘,茶韻十足。
大圖模式▲普洱藏家專業(yè)茶倉
進過濕倉的茶品,發(fā)霉、發(fā)酸、有異味,影響人體健康。因此,選擇倉儲也很重要!
普洱茶十大品牌怎么選?以上就是魯文鋒老師的經(jīng)驗分享,希望能給你啟發(fā)。
“適合長期保存”的茶什么時候喝才好?是越放越香嗎?
很多人可能都有這樣的疑問,茶葉買回來,多久喝完比較好呢?是要看保質(zhì)期嗎?還有一些寫著“適合長期保存”的茶又該怎么喝呢?
其實每一種茶都有它的“最佳賞味期”,即最佳飲用時間。
有的茶需要盡快飲用,放得越久品質(zhì)越差;有的茶制成后,需要放一段時間才更好喝;有的茶可以久存,且越存越香。
大圖模式適合盡快飲用的茶
制成后盡快飲用最佳的茶,通常追求鮮爽的口感。這類茶,其中的物質(zhì)很容易被氧化,稍放久一些,就明顯能感覺到?jīng)]有剛開始喝那么新鮮了。
烘青、炒青綠茶,新茶炒豆香特別顯,但怕上火的朋友建議放一個月再喝;蒸青綠茶、抹茶之類的,這類茶的最佳飲用時間只有2~3個月,制成后越快喝越好。
鮮嫩的白毫銀針后盡快飲用更佳。雖說白茶“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但喜歡銀針的鮮味和花香的朋友們,還是趁早喝為好。
大圖模式紅茶沒什么特別的講究,通常都可以直接飲用,原料越嫩的紅茶越要盡快飲用,如金毫滇紅、金駿眉等。
適合放一段時間飲用的茶
一般來說,焙火類的茶最好是放一段時間再飲用。一方面是避免上火,另一方面則是為了給茶“降降火氣”,避免火味掩蓋了其本身的香氣、滋味。
焙火類的茶主要是烏龍茶,如武夷巖茶、濃香炭焙鐵觀音、臺灣炭焙烏龍茶等,按照不同的焙火程度可分為低火、中火、足火。
大圖模式不同的火功需要放置退火的時間也不同。
低火:一到兩個月
中火:三到五個月
足火:半年到一年
退火后的焙火茶,炭火的熱力部分消散,烏龍茶本身的花果香和滋味方才顯示出來,與火味交織,形成了焙火烏龍茶獨特的韻味。
大圖模式適合長期存放的茶
長期存放的茶,三到五年以上,一般可以稱為老茶。老茶的概念,并是不近年來才有,以往在民間,早就有存老茶治病的傳統(tǒng)。
武夷巖茶適合存放,“藏得深紅三倍價,家家賣弄隔年陳”,說的就是足火的武夷巖茶隔年火氣退去會更好喝。不止一年,陳放多年的巖茶品質(zhì)更優(yōu),有溫胃健脾之功效。
白茶可以久存眾人皆知,不僅有獨特的保健價值,更是形成棗香、藥香等獨特口感,耐人尋味。一般存老白茶以嫩度較低的白牡丹、壽眉為主。
大圖模式普洱生茶和熟茶,都具有耐久藏的特點。老茶口感層次更豐富,滋味更濃醇,這是新茶所不能比擬的,也是普洱茶具有投資價值的根本原因。
所以,并不是所有的茶都適合存放的!不同的茶、不同的制作工藝、不同的存儲條件都會決定茶的“最佳飲用時間”。
醒茶,老茶人秘而不傳的訣竅
紅酒之前,為了讓酒的滋味更甘醇,大家都會先醒酒。其實,喝茶也有類似于醒酒的訣竅,我們稱之為“醒茶”。
通俗地說,醒茶就是使塵封的茶葉通過與空氣、水分的接觸,除去濕冷之氣或是工藝和倉儲中的雜味,讓茶的真味煥發(fā)。
大圖模式醒茶,有兩種方式:一是“干醒”,指沖泡前的喚醒;二為“濕醒”,即沖泡時的喚醒。今天我們先說說“干醒”。
什么茶需要干醒
武夷巖茶干醒,可祛除火氣;茯磚、普洱一類(尤其是老茶)緊壓茶也需要干醒,以出去工藝中的渥堆味或倉儲味。
而綠茶、黃茶、鐵觀音等,注重品鮮爽、要在冰箱保存的茶則無需干醒。
醒過的茶更好喝
一些新茶,會帶有些許的煙火味、渥堆味、火氣等,通過醒茶,可祛除這些雜味,讓茶質(zhì)更穩(wěn)定。
大圖模式陳年普洱、黑茶老茶、陳年的烏龍茶、老白茶,在剛剛出倉時,往往味道沉悶,直接沖泡很難展現(xiàn)其韻味。通過干醒,也可以喚醒老茶的活性,散去倉儲味。
干醒的秘訣在此
1、除去包裝,拆分緊壓茶。
大圖模式除去茶葉包裝,若是緊壓茶可拆分成6-8克的小塊。
茶餅,解茶時可以從茶餅側(cè)面沿邊緣水平入刀;茶磚,從側(cè)面入刀比較容易將茶剖成兩片,而后再分成小塊;沱茶通常壓制得比較緊,可從邊沿或側(cè)面入刀解茶。
拆分緊壓茶時要盡量保持葉片的完整性,順著葉片的規(guī)律去開解。
2、自然攤置除雜味。
大圖模式通風(fēng)透氣,使葉片自然呼吸,散去茶葉中的雜味。
將拆開包裝(拆分成小塊)的茶,攤置于清潔、無異味的庇蔭處,使之與空氣充分接觸。
攤放時需在茶葉上覆蓋一層棉紙或宣紙,避免落入塵土;攤放空間的濕度不能太大,以免茶葉受潮變質(zhì),也不可受到日曬或長時間的燈光照射。
自然攤置的時長視茶葉狀況而定,如散茶或是相對干凈的茶品,一兩天即可;而入倉茶則可延長至一周或兩周,以便充分散發(fā)倉味和雜味。
3、放入醒茶罐存儲。
大圖模式經(jīng)過通風(fēng)透氣后,將茶收納于無雜味且干燥的茶葉罐中,老白茶和老烏龍也可存于牛皮紙袋中。
一些紫砂、陶瓷或者竹制的茶葉罐,具有良好的透氣性能,且避光性與隔熱性也很好,可以保持罐內(nèi)的溫度與濕度相對穩(wěn)定。收入紫砂罐后,醒茶時間大致為一至三個月,即可漸次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