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漢印的藝術特點
一、漢印的墓木特點
漢印的基本特點,是從它的外部形態特征來確定的,概括來說即平整端莊、規矩變化、渾樸自然。
(一)平整端莊
由于漢印的摹本外形為正方,因此確定印面內部字的結體和筆法的配置,都是方形或長方或扁平;筆畫一般都是橫平豎直、布置勻稱、格局整齊。在外形上看全印就顯得平整端莊、穩重大方。
1.外形方正
漢印的外形和字體結構多為方正,但在方正印面內,由于字的多少、筆畫繁簡,也略有變化。若遇字筆畫橫豎之數各不相等,則可能同時具備正、扁、長等各種方形組合在一起,使之能統一協調.印內各字各有不同的方形,構成一個整體的方形。
2.筆畫多橫平里直
漢印外形的平正端莊,決定了字內的筆畫要與之相適應,則多為橫平豎直的特點.為此可將字中斜筆改成橫平豎直的筆畫,間或也可保留少量的必不可改的斜筆,使之保持自然有變化,但均不可太長,以免破壞了整體的統一協調。
3.筆畫粗細基本相同
漢印中絕大多數的印文筆畫均基本相等或相近。即偶有個別筆畫較少的字,其筆畫可略粗一點,筆畫較多的字,其畫也可局部略細一點,否則會產生幾個字之間筆畫粗細的不協調。
4.筆畫間距基本均勻
漢印中不論筆畫是粗或細,其筆畫之間距離基本保持平勻相等。偶有筆畫較少之筆字,其亦略粗,間距也略寬,但不致有不協調之感??傊?,使全印筆畫安排感到舒適自然。
(二)規矩變化
漢印外形與印內文字結體與筆畫,雖多方正、平整,顯得非常有規矩,但并不平板。其原因就是在規矩的范圍內,在平整的前提下,往往有許多小小的變化,不僅沒有破壞整體的統一規矩,反而顯得生動有變化。
1.正中有斜
在方正的結體中,在橫平豎直的筆畫基調上,稍有少許的斜筆,.顯得生氣勃勃而自然。有的橫畫略為不平,豎畫不直,有的斜筆則多成45度角,并有的成相互對稱狀,這就顯得在規矩的橫平豎直中摻進變化。
2.直中有曲
在橫平豎直的筆畫結體中,有時有一、二稍短或微曲之筆,它增加了平板中的活潑氣氛,猶如平靜的水面蕩漾起漣漪。
3.方中有圓
漢印中每個字雖是方形,筆畫也多為方筆,起止處亦成方形,但常常在轉角處出現外沿圓內角方的現象,這正好構成外圓內方的既對比又協調的關系,不僅沒有破壞整體的方正,反而增加了筆致的變化與藝術的魅力。
4.密中有疏
漢印中線條一般都較粗,尤其是鑄印更為明顯,因之線條之間的間距就顯得非常緊密,有時真有密不透風之感.但往往在稠密的布局中,有線條交叉而形成的小的空底,顯示有透氣的空間。這種空間雖小,但與密的線距在一起,就產生了疏密對比關系,增加了透氣而產生的靈活之感,也增強了全印的藝術的趣味,反之,若全印到處都是緊密布置,則易顯得死板無生氣。
(三)、渾樸自然
由于漢印多鑄印,因而線條多粗壯,其結體又是橫平豎直,故顯得穩重、渾厚、樸實無華,其制作刻治手段,不論是鑄、鑿、碾、琢,刀法、筆法均表現得渾融一體,生動自然。
1.線條粗重
漢鑄印中的線條,一般多是白文,由于翻鑄原因,多顯得粗壯結實。
2.單純樸實
由于漢印線條的粗細基本一樣,因此在一般的鑄印或刻印中,線條的起止及中段運行都沒有更多的裝飾和提按頓挫轉折等表現,因此顯得較為單純樸實。
3.刀筆結合
漢印文字不論其制作手段,是采用澆鑄、毛鑿或碾琢,其表達的形態不一,但其線條中用刀與用筆結合之意均較融洽。如鑄印,雖線條粗重,其起止作用刀修飾成的方角均很明顯;鑿印刀痕清晰,下尖上方,亦能隱寓筆意;玉印,多用琢成,其線條光潤,或兩端平整,或兩端略尖,亦可見筆意。由于刀筆結合恰當,表現既有筆意,又有刀意,故造成整體感覺渾樸自然。若僅僅注意刀的工整,則易顯得呆板;若僅注意筆意,則又缺少金石刻畫之趣。
4.緊密團結
漢印中,由于線條多粗重,因而線之間距極小,加之印內數字之間的行距亦清楚而緊密,故顯得在整體上有親密團聚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