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阿德勒說過,成熟并不是看懂事情,而是理解人性。
一個人的成熟,是從理解人性開始的。
很多人,對人性越是希望,就越是失望。
在失望之后,就會慢慢想開,看開,最終靠自己慢慢撐起來。
要知道,一切的一切,都是人性在發揮作用。
如果你充分理解人性,就不會抱怨,如果你真的懂人性,就不會喪失希望。
真正的強大,是在經歷人性之后,還能夠繼續勇敢地好好活下去,甚至繼續對這個世界抱著熱愛。
利益面前,人性不可靠
《紅與黑》中寫道:在人生這片自私的沙漠里,人人都是在為自己打算。
在人類創造的所有東西中,只有利益是最不可靠的。
因為在利益面前,人性也不可靠。
很多人在金錢面前,很難把控自己,甚至容易迷失心智,從而會做出一些比較極端的行為。
莎士比亞曾經說過:
“錢是一根偉大的魔棍,隨隨便便就能改變一個人的模樣。”
拿利益去試探一個人,速度是最快的,也是最明顯的,甚至可以說是最真實的。
你會發現生活當中某些人,用三瓜兩棗就可以擺平。
但是,有的人即便你用金山銀山,去試探他,他也無動于衷。
雖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標準,但是標準的范圍有大有小,就看你怎么看待。
有句話說得好:“不背叛,只是因為背叛的籌碼不夠大,利益大到一定程度,人性陰暗的一面就會被誘發。”
所以,千萬不要為了試探人性,然后拿出所謂的利益去衡量。
因為那樣是沒有必要的,生活應該是簡單的,人際關系也應該是純粹的。
如果我們總是擔心這個,懷疑那個,這樣質疑人性的話,否定人性的話,自己也一定不可能過得快樂。
郭德綱曾經在節目里,調侃說:
“窮人站在十字街頭耍十把鋼鉤,勾不著親人骨肉;有錢人在深山老林耍刀槍棍棒,打不散無義賓朋。”
人性雖然現實,甚至可以說是殘酷的,但是我們也真的沒必要把人性想得太糟,把人心想得太壞。
畢竟,平白無故給自己一些壓力和痛苦,豈不是活得很累?
其實,面對人性的現實和真實,我們勇敢去接受,坦然接納就足夠了,沒必要火上澆油。
人性面前,你得強大
人性不光是貪婪的,也是自私的。
莫言在《紅高粱家族》中寫道:
人都是自私的,只要能滿足自己的欲望,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出來。
人人都有自私的想法,就像人人都有七情六欲一樣。
很多時候,我們只是把自己想得太美好,太高大上,卻把別人想象得太低級,太猥瑣,甚至是太無能,太自私。
如果一個人能夠活得客觀一點,真誠一點,自然一點的話,或許他的生活能夠過得更加的充實,也更加的松弛。
曾仕強在一次演講中說道:
“人只有不牽涉到自己的利害關系時,他是仁義道德講得清清楚楚;
一旦牽涉到自己的利害關系,狐貍尾巴整個出來。誰也不要笑誰,都是一個樣,你要接受這個現實,你無法改變。”
無論在什么時候,一邊要了解人性的復雜,現實,一般也要學會好好保護自己,保全自己。
只有我們對人性足夠了解之后,我們才能夠通過運用人性,發揮人性的積極作用,真正助力自己成長。
而不是一味地否定人性,甚至動不動就讓自己變得暴躁,絕望,頹廢,自暴自棄。
控制欲望,克制人性
人就是一團欲望,而且每個人都是矛盾的綜合體。
所以說,真正的強大,在于可以控制,在于能夠做到克制。
就像一個人可以篩選欲望,管理好欲望,甚至能夠控制好欲望,靠自己也能夠變得越來越獨立和強大。
這一種獨立和強大,是精神上的獨立,靈魂上的強大。
北野武說,人這種東西,不管外表修飾得多么光鮮亮麗,剝掉一層皮后,就只剩下一堆欲望。
在欲望面前,我們要尊重人性,當然也要識別人性,懂得分辨,篩選,然后做出判斷和取舍。
這樣的話,我們才能夠一邊好好對待自己,健康成長,一邊了解人性,不被欲望糾纏,更不會被欲望拖下水,被各種各樣的貪婪推入深淵。
沈從文說:
“我只建造一座小廟,在這座小廟里,我供奉的是人性。”
認識人性,尊重人性,克制人性,甚至懂得利用人性。
最終,一步一步靠自己,一點一點成就自己,如此讓自己對人性保留著最純粹而美好的希望,也得未來擁有著簡單而滿足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