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顏柳趙楷書的特點比較
顏體:廣泛吸納六朝、隋、唐書家的技法,兼收并蓄融為一爐,法前人而愚新意,開創新的風格,筆畫勁挺肥厚,間架平整茂密,氣勢磅礴多變,上密下疏,似泰岳之高聳。行筆雄健,起筆藏鋒圓轉,筆筆中鋒,用墨橫輕豎重,奈筆有“蠶頭燕尾”之態,轉筆多長用提法,圓轉直下,而不取折筆。轉折處多呈現內方外圓。鉤筆筆法多成鳥嘴狀,字形結構寬博方正飽滿,左右基本對稱,端莊平穩,表現出雍榮度大、開闊雄偉的氣概。顏楷特別加強了運筆用腕的作用,更多地運用藏鋒,形成雄厚、豐潤、勁健的特征。顏體的筆畫一般對稱,但是豎畫大有向內環保之勢,略呈弧形。造型隸書筆意十足,是整個字外觀圓深,內含雄強,具有深厚的藝術效果。
趙體:以楷書藝術成就最高。所做楷書,中鋒用筆,平順和暢。結構勻稱,從而得妍媚豐滿,婉轉秀勁,之美,大與歐、顏、柳子的風格顯然不同,其代表作《膽巴碑》。趙字特點是姿態繁多,圓活生動,顧盼呼應,其實連貫,橫畫豎下筆,中間稍提筆行走,收筆回鋒,整個運筆沉穩果斷,一般都是向右上取勢。豎畫大多垂直常常根據結體的需要微帶左弧狀,弧形向著字的中心環抱。折法在橫豎交接處,稍頓一下,就勢順筆一拓直下,既不顯棱角也不流于圓滑,絕無拋筋露骨之弊端。這和顏柳提筆另起,蓄勢外拓的寫法不一樣。撇奈行筆較快,筆畫犀利,大都鋒不外露。結體勻稱舒適,筆畫疏密合度,邊旁部件配合融和。但是應該著重注意,趙體字流暢圓潤,但是行筆較快,書寫時切忌浮滑筆力軟弱,鋒芒顯露,不可只求外觀圓潤甜美,不查骨力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