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遠嫁,坐月子,婆婆嫌麻煩讓我喝涼水,80歲的奶奶出手了,我淚崩了
曾有人說,好姑娘不遠嫁,遠嫁就是戀愛腦,對自己不利,對父母不孝。
我叫小玉,32歲,跟老公從校服到婚紗,從河北遠嫁到了廣東。
我父母很反對,但我就是聽不進去,想起老公對我的好,一心覺得距離不是問題,現在飛機高鐵多方便,義無反顧地跟老公去了他的家鄉。
公婆有兩個兒子,大兒子結婚后住另外的地方,平時很少打交道。
我老公是小兒子,我們跟公婆一起住,北方人初來南方很不適應,很多觀念生活習慣不一樣,婆婆總是想改造我。
常聽人說,女孩子不要新房,不要彩禮,你以為的是看中老公這個人,體諒他們家,但婆婆會覺得是我兒子有本事,他值得,甚至因此而輕視你。
確實如此,婆婆在我面前一直帶著優越感,開口就是強調:我們這里應該怎么怎么樣?
還說媳婦娶進門,家就交給媳婦了,后來我才明白,這個“家”交給我,不是讓我當家作主,而是指干家務。
吃完飯,婆婆翹起腳喝工夫茶了,我雷打不動地得去洗碗,當然作為媳婦也有干家務的義務,但是這樣帶著施壓性調教的目的就讓人覺得很壓抑。
婆婆總是在我面前講,哪家的媳婦如何孝順公婆,如何能干,這樣的媳婦才有好報,不然沒有好下場的。
我聽了啞然失笑,孝順是要發自內心的,愛是雙向奔赴的,難道得靠這些迷信神靈的力量嗎?
婆婆不光從精神上PUA我,小到吃飯穿衣,樣樣要管。我有一條黑色裙擺繡著兩朵郁金香的裙子,我搭配白色襯衣穿著去上班。
婆婆說這里不興這樣穿,別人一看就知道是外省人,讓我去換掉,或者把裙子上的花拆掉。
我拒絕了,我知道婆婆是想我早一點融入當地,成為本地人,但這樣明晃晃地瞧不起外地人,讓我覺得很不舒服。
理念不同,難以相融,我想跟婆婆搞好關系,但婆婆成天想改造我,挑我的毛病,我打心眼里膈應。
老話說,鹵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老公的奶奶就是那尊大佛。
奶奶80多了,精神矍鑠,滿頭銀發整齊地梳攏在耳后,紋絲不亂。
奶奶愛好看,別看她一把年紀,穿著整潔,身上灑了香水香噴噴的,頭發上別著亮閃閃的發卡,戴著金耳環,十根手指頭足足戴了7個金戒指,手腕上還套著一個大金鐲子。
我第一次見到“金光閃閃”的奶奶,很不厚道地笑場了,奶奶聽不懂普通話,拉著我的手,臉上笑成了一朵菊花,連比帶劃地跟我講了半天,我如墜云霧。
后來通過老公的翻譯,我才知道,奶奶夸我好看,說北方姑娘就是高挑,以后生的孩子肯定也是又高又好看。
媽呀,我當時覺得,這奶奶太可愛了。
我親奶奶過逝早,我外婆過世時,我剛出生,從小我就羨慕同齡的小伙伴有奶奶親、有外婆愛,從沒有享受到長輩疼愛的我一見到老公的奶奶感覺特別親。
第一個月發了工資,我問了老公,買了奶奶喜歡吃的糕點,買了公公喜歡吃的甜品,給婆婆買了一件衣服。
見到禮物,公公無動于衷,婆婆不咸不淡地哼了一句,奶奶斜了婆婆一眼,拈起一塊糕點,故意吃得吧嘰響,笑得見牙不見眼。
婆婆沒好氣地說:媽,您這是八輩子沒吃過糕點咋的?
奶奶搖頭晃腦地應道:我孫媳婦的一片孝心就是香!大學生有文化就是不一樣。
婆婆臉上不好看無言以對。
公公家有五兄弟,奶奶每家輪流吃飯,一家一個月,她輪到別家的時候,吃過飯也會過來逛一圈。
還經常從衣兜里掏出一顆糖或者一個果子說是帶給我吃的,好像把我當成了三歲的小孩子,讓我啼笑皆非,但我真的好感動。
平時婆婆試圖改造我的時候,奶奶就會出來打圓場,懟得婆婆下不來臺,我在一邊忍俊不禁。覺得婆婆的刁難也沒那么可惡了。
我臨盆的時候,老公被單位外派還沒回家。臨上車去醫院的時候,奶奶匆匆地趕來了,把一串佛珠戴在我手上,摸了摸我的頭:孫媳婦兒,菩薩會保佑你的,會順順利利。
車子啟動時,隔著車窗看見奶奶顫顫微微跟在車后面跑了幾步,雙手合十,嘴里不停地念詞作祝禱,我心里一熱,眼淚奪眶而出。
出院后回到家才發現我的房間奶奶已收拾得干干凈凈,奶奶抱著襁褓中的重孫女,夸了又夸,稀罕不夠。
月子里,女兒一直啼哭,新手媽媽沒經驗,女兒一哭,我就抱起來在房間里一圈圈地走,自己也沒有休息好,就沒有奶水了。
婆婆呼呼大睡,不聞不問。
三餐到飯點了,婆婆例行任務,把飯菜端上樓就走,我求她幫忙抱一會兒孩子,讓我吃口飯,她接過去轉身就放到床上。
孩子哇哇哭,又吃不成,產婦一個人帶著孩子吃不好睡不好,身體很虛弱,我一直口渴,一開水瓶喝完了也不管用。樓上沒有燒水壺,我給錢叫婆婆去幫忙買一個。
婆婆嫌麻煩,直接提了一件礦泉水上來,說是公公單位發的,不喝浪費了,我說月子里能喝這個嗎?
婆婆說:這么熱的天,有什么打緊?我們那個時候,坐月子沒講究,奶水照樣足得很。
我實在渴得很,就喝了兩口礦泉水,當天就拉肚子發燒,身下又下惡露。
女兒吃了我的奶水,也拉肚子了。
這時,奶奶來了,急匆匆地去藥房拿了藥給我吃,還把女兒抱到樓下,叫我安心睡覺。
我睡了一覺起來,感覺好多了,起來想去抱女兒上來,走到樓梯口,看到奶奶坐在客廳沙發上,把女兒抱在懷里哄睡著了,奶奶在壓低聲音跟婆婆說話:
你當婆婆不要總是把以前跟現在比,現在是新社會,能比嗎?兒子不在家,你當媽的把媳婦的身體照顧好了,她才能奶好孩子,你兒子安心,你才會少操心。
這不是一舉三得的事嗎?做婆婆的不要老是跟媳婦較勁,要把媳婦當自己的女兒,母慈子孝,才能以心換心。
我聽了很是感動,婆婆不著調,幸虧家里奶奶明事理。
第二天,奶奶還提了一大捆益母草來,說是一大早特意去郊區親戚家的菜園子里摘的,吃了這個對產婦身體好。
難怪,奶奶80多了,也沒有退休金,但是滿堂兒孫,個個愛戴她,爭著孝順她,買首飾,買衣服給她。
輪流吃伙食的時候,還沒輪到,大家都會提前去接,去搶人,生怕去晚了。輪到的時候,想方設法弄好吃的,逗她開心,個個都跟她親近。
奶奶,希望您能健康長壽,讓孫媳婦兒有孝順您的機會。您是這個大家的定海神針,是我們的寶。
蘭亭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遠嫁也好,近嫁也罷,一個家庭,但凡有一個明事理的老人,這個家就不會亂,家風就會正。
遇人不淑,家風不正,嫁到隔壁也不幸福,父母操心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