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看更多精彩內容記得“關注”我呀!
中國有著96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國土遼闊資源豐富,每個地區都擁有著自己獨特的經濟、文化和底蘊。這也使得城市之間的發展各不相同,自然也有強有弱。
很多城市的一舉一動,關乎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動向,更是和中國與世界貿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這也決定了城市的資源傾斜。中央確定了全國11個特大城市位次,杭州排名第1,西安位列前3,南京緊隨鄭州。
一、杭州市
杭州又名臨安,是南宋時期的都城,同時又是浙江的省會城市。靠著長江三角洲的核心優勢,杭州的經濟發展十分迅速。2022年杭州常住人口為1237萬人,GDP達到了1.87萬億元,同比增長1.5%。近些年來諸多盛會均在杭州舉行,也證明了杭州的實力。
二、東莞市
作為珠三角地區的中心城市之一,東莞靠著自身的優勢吸引了大量的外資企業,其境內工廠更是達到了數萬家。同時東莞還是廣東地區的交通樞紐,更是作為重要的外貿口岸對外開放。2022年東莞GDP達到了1.12萬億,同比增長0.6%。東莞還是跨境電商出口排名第一的城市,進出額達到了700余億。
三、西安市
有著十三朝古都之稱的西安是一座歷史名城,更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歷史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常住人口超過1200萬人,2022年GDP達到1.15萬億,增長4.4%。西安得如此成績也得益于自身對于產業發展的重視,更是西安在產業升級中給出了答卷。
四、鄭州市
天地之中,魅力鄭州。地處于中原腹地的鄭州,自古以來都是全國重要的交通要道,如今米字型交通貫穿境內,已然形成為了兼具公路、鐵路和航空為一體的交通運輸大市。目前鄭州擁有162條航線,2條鐵路干線和6條高鐵線。依靠著便利的交通優勢,2022年鄭州GDP達到了1.29萬億。
五、南京市
同樣作為歷史名城的南京,歷史上有六個朝代在此建都。并且早在60萬年前,就有著南京猿人在此生活,歷史底蘊極其濃厚。現代的南京,更是中國重要的科教中心,經濟中心和文化中心,雙一流高校就達到了13所。2022年南京市GDP達到1.69萬億元,同比增長2.1%。
六、濟南市
濟南是華東地區的重要城市,自古以來濟南都是軍事重地,因此
北部戰區的駐地也設立于此。作為環渤海經濟區的交會城市,濟南的經濟發展受到了“海上絲綢之路”的影響。并且濟南還有著泉城的美譽,境內擁有72座名泉,被稱為“天下第一泉”的趵突泉就位于濟南境內。
七、合肥市
合肥是三國時期東吳故地,同時也是合肥都市圈的中心城市,并且同樣肩負著長三角城市群的任務。目前其境內常住人口不足千萬,但是城市化卻達到了84%,2022年被授予了最具幸福感城市的稱號。2022年合肥GDP總值為1.2萬億,增長3.5%,是國內增速較快的城市之一。
八、沈陽市
沈陽是清朝的發祥地,在滿清時期和北京齊名被稱之為盛京,作為全國兩京之一的沈陽,其地位可見一斑。如今的沈陽同樣非常重要,是我國東北地區的中心城市,也是中國重要的工業基地。其森林覆蓋率達到了14.1%,是全國重要的綠色城市。2022年GDP實現7695億元,增長達到3.5%。
九、青島
青島是我國五個計劃單列市之一,又是著名的旅游度假城市,更是重要的國際性港口城市,與日韓有著長久的經貿合作,使其連接著東亞地區的經濟發展。2022年青島GDP實現1.49萬億元,同比增長3.9%,旅游經濟為青島貢獻了60%以上的收入。
十、長沙市
長沙是長江中游地區的中心城市,地處于華中地區的長沙,自古以來,長沙作為長江流域的樞紐城市,更是三千來年沒有變更過名稱的歷史古城。同時長沙也是近現代新民主主義的發祥地,有著濃厚的文化歷史底蘊,是最具中國特質的國際文化名城。
十一、哈爾濱市
有著冰城美譽的哈爾濱,平均氣溫在5度以下,最高氣溫也僅為23度。冬長夏短使得哈爾濱成了一個冰雪天地,一到冬季就有大量的游客前來觀賞冰雕展覽。并且哈爾濱還是我國重要的制造業城市,輕工業作為該地區的核心產業,在新中國成立初期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結語
以上就是中央最新確定的全國11個特大城市的位次,其中從經濟、文化和發展趨勢作為了排名。在我國歷史發展過程中,這些城市都為經濟崛起提供了很強的推進力。
這11座城市中,有你居住的城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