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從古至今留下來許多的俗語老話,在我們的生活中往往也會聽到很多的俗語老話,而且很多的俗語老話更是成為了很多人茶余飯后津津樂道的談資,俗語之所以能被很多人喜愛其實就是因為它們往往只用簡單的幾個字卻能表達出很深刻的含義,而其中就有這么一句“寧可試人棺,莫要試人鞋”的經典俗語,那么這句話說得有沒有道理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其實這句俗語從字面來看的話也是非常好理解的,因為它想表達的含義就是:在生活中寧可愿死人的棺材都不要試別人的鞋,相信很多人看到這里就會表示得很費解了,為什么寧愿試棺材也不能試別人的鞋呢?其實具體原因還是與古代生活環(huán)境有很大的關系。
首先我們先來說這句話里的'試人棺’,相信說到'棺材’這兩個字很多人都會有一種覺得很晦氣的感覺,但是棺材在古代屬于喪葬文化中屬于不可缺少的一樣的東西,因為古代的人去世以后往往都是以土葬的形式埋葬的,所以這個時候很多年齡比較大的老人可能就會提前為自己準備一口合適的棺材,而且由于喪事往往都是來得比較急的原因,所以往往大多數老人也會提前為自己做準備,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棺材在古代有'壓壽’的說法,所以對于提前準備棺材不僅可以節(jié)省辦喪事的時間而且還有讓自己更加長壽的寓意。
這個時候作為年紀大的老人,很有可能會因為年紀太大腿腳不靈活的原因沒有辦法親自去試,那么這個時候就需要有人去幫年齡大的老人去試一下大小了,因為自古人們都講究合適自己才是最好的,那么對于選棺材肯定也會例外,所以這時候往往就會找一些與自己身材相差不多的人來試一試合適不合適,很多人可能覺得幫人試棺材是一件很荒謬的事情,畢竟棺材往往帶有晦氣的因素,但是在古代對于棺材的看法與今天的看法還是有區(qū)別的。
因為古人認為棺材的'棺’字和'官’的諧音比較相似,所以在古代對于棺材的看法并不像如今的看法,他們往往覺得棺材帶有升官發(fā)財的寓意,所以在古代人眼里幫別人是棺材的大小這件事其實沒有什么忌諱的,因為古人覺得這樣不僅僅是幫助了別人而且還會增強自己的財運和官運,所以在古代幫別人試一試棺材是否合適對于他們來說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對于為什么不能是別人的鞋這件事,其實也是跟古代的生活的環(huán)境有很大的關系的,主要是因為古代的鞋和現在的鞋有很多的區(qū)別,由于古代各項科技都很不發(fā)達的原因,那個時候人們鞋子往往都是用草編織的也就是電視劇和書籍常說的'草鞋’,對于草鞋的認知相信每個人也不會太陌生,因為劉備這個人最早的時候就是賣草鞋的嘛,而古代之所以說不能試別人鞋的原因其實就跟跟草鞋有很大的關系。
因為這種草鞋往往都是通過用草來編織的,所以在結實方面與現在的鞋子肯定是沒有辦法比較的,而古代又是以農耕為主的社會,往往人們也會經常穿梭于田地和山野之間,這個時候草鞋對于腳的保護肯定也不是太好的,往往也就會讓腳容易受到一些傷害,而這個時候隨便試別人鞋的很容易會受到一些感染。
還有一個說法就是試別人鞋屬于不尊重別人的表現,因為鞋子作為人們的貼身衣物往往都是人們每天必須要用的東西,所以這個時候就忌諱別人隨便碰,因為假如有的人腳上有皮膚病的話,那么對于鞋子的主人來說也是非常不利的,所以不試別人的鞋也是對于別人的一種尊敬,畢竟因為試鞋的行為而為別人帶來麻煩的話也是一件不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