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毫無存在感的東晉皇帝

中國歷史上有四個半結束長年分裂,最后一統天下的王朝。四個是秦朝結束戰國時代,一統天下;西晉結束三國時代,統一天下;隋朝結束十六國東晉南北朝,再次統一天下;元朝,滅結束了唐朝滅亡后,各中原王朝和少數民族政權長期對立的狀況,滅亡金南宋西夏等等政權,塑造了空前統一的王朝;半次是北宋,他結束了五代十國,統一了中原,但是對于和他分庭抗禮的契丹遼和西夏始終束手無策,無法達到秦隋那樣的大一統,故此只能算半次。

在這五個個統一的政權中,最沒有存在感的就是西晉,他統一后沒有向秦隋那樣留下影響中國千年的制度,也沒有像北宋那樣長久,僅僅存在了幾十年就滅亡,而且他還開啟更大的亂世分裂時代。

在西晉滅亡后,中原北方陷入了長期的混亂,而南方則在西晉皇族和世家大族的聯合下建立了相對穩定的東晉王朝。

東晉王朝偏安一隅,雖然長達一百多年,但是相比西晉,他更加沒有存在感。西晉皇族出身的司馬睿為了能夠建立新的政權,不得不選擇和南北方世家大族合作,代價就是交出權力,自己成為精神領袖,因此東晉雖然歷經了十一位皇帝,但是在中國歷史上確實默默無聞,就連西晉都留下了白癡皇帝司馬衷的大名,而東晉的皇帝卻不為人所知,甚至于一提起東晉,人們首先想到的是那些手握大權的大臣,王導、王敦、桓溫等等,從來沒有人說皇帝如何如何。

1、悲憤的囚徒開國皇帝司馬睿

晉元帝司馬睿估計是歷史上最默默無聞,最窩囊的開國皇帝了。他出身西晉皇族,曾祖父就是大名鼎鼎的司馬懿,不過他這一支并不是當皇帝那一支。

司馬懿一生共有九個兒子,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司馬師司馬昭還有司馬炎司馬衷那一支,至于其他支脈則相對不太出名。

司馬炎建立西晉后,大封皇族為諸侯王,于是冊封自己的三叔司馬伷為瑯琊王。作為皇帝的親叔叔司馬伷在西晉顯赫一時,但是他死后,瑯琊王一脈逐漸衰落,遠離了權力中樞。

瑯琊王爵位經過兩次傳承,最終傳給了孫子司馬睿,這個時候的西晉王朝已經進入了“八王之亂”時代,司馬氏諸侯王為了爭奪最高權力開始了大廝殺,中原一片混亂。此時的司馬睿已經淪落為一個無權無勢的小諸侯王了,他根本沒有實力參加到爭奪權力的戰爭之中,不過為了自保,他選擇投靠了自己的遠親,出身司馬懿弟弟一脈的東海王司馬越。

這位司馬越就是八王之亂最后的慘勝者,由于司馬睿選擇對了人,所以得以在那場混戰中保住性命,但是司馬睿還是擔心。因為他看出了司馬越雖然勝利,但是他并沒有成功,中原此刻已經大亂,如果在留在這里遲早會死于非命因此他急于離開。

司馬睿是瑯琊王,封地為瑯琊,這里有一家世家大族,就是后來赫赫有名的瑯琊王氏。借著這個便利司馬睿同瑯琊王氏的代表人物王導成了至交。

王導是個聰明人,他同司馬睿一樣感到天下大亂,必須離開戰亂不斷的北方,否則宗族難保。因此他看中了相對平靜的南方,之前的東吳故地。

王導因此極力勸說司馬睿利用他和司馬越關系親密的的機會讓自己前往鎮守建鄴(就是之前的吳國都城建業,西晉滅吳后改名建鄴)。

這番建議正中急于脫身的司馬睿下懷,于是他趕緊聯系了司馬越。

此刻的司馬越焦頭爛額,他已經知道北方的形勢自己無法平定,因此也在給自己找后路,對于平靜的東吳故地他也很看好,畢竟保不了全國,弄個半壁江山也不錯,而這塊地他絕不能交給外人,司馬睿是自己的親信,完全信得過,因此他同意司馬睿前往建鄴。

不過司馬睿前往建鄴后才發現自己什么都不是,堂堂諸侯王都不如一個普通人。原來東吳地區的世家大族幾乎掌握著本地的政治經濟各種權力,因此誰也不把北方來的默默無聞的瑯琊王司馬睿放在眼里,司馬睿甚至都不如王導王敦有名望。

司馬睿十分著急,因為這樣一來自己根本無法掌握江東,后果極為嚴重。王導等人也很著急,如果司馬睿無法在江東樹立權威,那么他們這些北方的世家大族也將無法在江東立足,于是當務之急就是馬上幫助司馬睿樹立權威。

經過一番計劃,王導故意導演了一出好戲,他們在江東幾乎人人都要參與的上巳節這一天,安排司馬睿出行。這一天司馬睿盡展王者風范,而王導和王敦小心翼翼恭恭敬敬的跟隨在司馬睿身邊。

這一場面馬上讓江東百姓吃了一驚,尤其是世家大族,他們看到王導和王敦這樣的人物都對司馬睿這樣恭敬,一下子就認為司馬睿不是一般人,從內心中臣服了,乖乖的跪伏在路旁,隨后經過王導的拉攏,司馬睿開始招攬江東世家大族中的領軍人物成為自己的手下,從而在江東立足成功。

司馬睿在江東忙乎的時候,北方大亂,匈奴攻破了西晉的洛陽長安,兩位西晉皇帝都被抓走。于是司馬睿在王導的支持下,在建康(就是建鄴,因為避諱皇帝司馬鄴,改名建康)稱晉王,第二年傳來司馬鄴被殺的消息,國不可一日無君,于是司馬睿被推舉為皇帝。

舉行登基大典那一天,坐在寶座之上,接受朝臣跪拜,司馬睿興奮異常,他從一個遠支諸侯王居然成了晉朝的皇帝,這真是不可思議,突然他看到了王導,他更加高興,要是沒有王導自己早就不知道死在哪里了,還能有今天成為皇帝。

司馬睿是個感恩的人,他要報答王導,于是他將王導拉了起來,讓王導和他一起做到御座之上,接受萬民朝拜,雖然最后王導拒絕了,但是司馬睿的這個舉動標志著他將自己手中的皇帝大權完全讓給了世家大族。從此多個世家大族相繼掌權,司馬皇帝成為了一個傀儡。

瑯琊王氏是東晉掌權最久,權力最大的世家大族。司馬睿當上皇帝,王導成為丞相,王敦掌握大軍,駐守荊州。朝廷一半以上的官員都是王家子弟或者和王家有聯系的人,并且王家先后出了八個皇后,這樣一來瑯琊王氏一文一武,一里一外,從中央到地方,從朝廷到內宮完全架空了司馬皇帝,正式形成了“王與馬共天下”而且王還排在馬前,可見王家權勢之大。

司馬睿雖然感激王導,但是他對王家掌權也開始不滿,畢竟他是皇帝,怎么甘心當一個漢獻帝?因此他開始設法向王家奪權。

司馬睿的舉動引起了王氏的警覺,他們不能容忍有人奪走他手中的權力,因此駐守荊州的王敦馬上起兵造反,在王導的里應外合下攻入了建康。

面對這種情況司馬睿只能投降自保。“欲得我處,當早言!何至害民如此!”面對氣焰囂張的王敦,司馬睿也只能這么說。隨后司馬睿表示“公若不忘本朝,于此息兵,則天下尚可共安;如其不然,朕當歸瑯琊以避賢路。”不過王敦壓根不把他放在眼里,王敦大權在握“四方貢獻多入其府,將相岳牧皆出其門”自此司馬睿徹底丟掉了全部權力成為了傀儡,他從此被軟禁在宮中。

面對這種情況,司馬睿心中十分郁悶,對于王家人他也從感恩變成了氣憤,最終得了重病,悄無聲息的死去了,終年四十七歲,在位僅僅六年。

不過司馬睿死后還背上了出生不明的黑鍋,本來在司馬懿時代就流傳著“牛繼馬后”的讖語,但是對于這條讖語是什么意思,大家議論紛紛,都認為是牛氏將取代司馬氏擁有天下,但是這一幕卻始終沒有實現。

司馬睿死后,突然傳出司馬睿的父親司馬覲的王妃夏侯氏和王府里的小吏牛金私通,這才有的司馬睿的傳說,也就是說牛家暗地里已經取代了司馬氏。

對于這個傳言,沒人能證實是真的,也無法反駁是假的,總之司馬睿這個私生子的名聲一背就是上千年。從當時的形勢看,這個傳言極有可能是王敦等人散布的,就是為了否定司馬睿西晉皇族的身份,為王家合法登上帝位做準備,畢竟司馬睿都不是司馬家人,王家取而代之也就合法了。

2、英年早逝的司馬紹

晉明帝司馬紹是司馬睿的長子,其母荀氏是燕國人,這里靠近邊境,因此荀氏極有可能具有鮮卑人血統,這一點在司馬紹身上很明顯,據說司馬紹長得和鮮卑人很像,胡須發黃,故此當時人們背地里都叫他“黃須鮮卑奴”,不過司馬紹為人很聰明,十分孝順,并且有勇有謀,善于安撫他人,因此招攬了很多人才,司馬睿十分喜愛這個兒子,在登上皇帝寶座后僅僅十天,就立司馬紹為皇太子,明確他繼承人的地位。

不過王敦對于司馬紹很不滿意,原因就是司馬紹太有才能,有威望,因此一直想除掉司馬紹。

王敦叛亂后,整個朝野都被王敦控制,司馬紹雖然有意反抗,但是被下屬勸阻,于是和父親一起當了俘虜。

王敦此時篡奪皇位時機還不成熟,于是留下了司馬睿當傀儡,但是對司馬紹,他并不想留下,于是決定廢掉他。

王敦認為自己控制了朝野,廢掉司馬紹易如反掌,于是召開朝會要合法廢掉司馬紹。

在大殿上,王敦恐嚇大臣溫嶠表示“皇太子以何德稱”想借溫嶠之口廢掉司馬紹。

結果溫嶠并不懼怕王敦,他表示“鉤深致遠,蓋非淺局所量。以禮觀之,可稱為孝矣。”溫嶠說完,王敦無言以對,大臣們也紛紛表示反對王敦廢太子,王敦迫于無奈只能放棄這個念頭。

司馬睿含恨而終后,司馬紹登上了皇位,王敦并不把司馬紹放眼里于是離開建康回到荊州遙控朝廷。

司馬紹知道王敦遲早要篡位,他決不能坐以待斃,于是趁王敦不在建康的機會,一方面大力獎賞王敦,對王敦有求必應,一方面暗地里開始整頓軍務,做反抗的準備。

而此時王敦得知了司馬紹的準備后,不能在等待了,于是造反,大軍殺向建康。面對王敦大軍,司馬紹毫不驚慌,甚至于親自出城單騎前往王敦大營查看敵情,由于他外貌特殊,很快被發現,不過他卻巧妙的逃了出來,并且得知了王敦病重的消息,于是趁王敦病死,他任命王導為大都督率軍平定叛亂,迫使王導為了保住宗族只能硬著頭皮揮刀殺向自己的宗族。

由于王敦已經死了,造反大軍很快就被平定。司馬紹就這樣以弱勝強,平息了不可一世的王敦。不過他是個聰明人,自然知道這場叛亂背后的權力之爭,以司馬氏的力量是不可能徹底鏟除世家大族的,因此他選擇不擴大懲罰,饒過了大部分人,使得東晉朝廷迅速穩定下來。

司馬紹對于王導還是很尊敬的,在平定王敦叛亂后,信心滿滿的他招來王導詢問司馬家是如何取得天下的,想以此重新開始,中興天下。

沒想到王導將司馬懿等人的事跡說了一遍后,司馬紹聽了十分吃驚,他沒想到自己祖先居然用這種卑鄙手段取得的天下,于是心中雄心壯志一下子化為無有,他哭這對王導說“若如公言,晉祚復安得長遠?”

死心的司馬紹一下子病倒了,很快病入膏肓無藥可治,于是做了四年皇帝后帶著遺憾英年早逝,享年二十七歲,司馬紹是東晉唯一曾經掌握政權的皇帝。

3、舅舅的傀儡司馬衍

晉成帝司馬衍是司馬紹的長子,司馬紹病死的時候才五歲。這樣的幼君自然無法治理國家,于是他的母親司馬紹的皇后庾文君開始掌權,三朝老臣王導雖然名義上是最高輔政者,但是他位高權不重,庾文君并不信任他,而是重用自己的兄弟庾亮,于是庾氏家族開始上臺。

司馬衍繼承了父親司馬紹聰明的基因,但是他卻因為年幼,終身都是舅舅的傀儡,而且這位舅舅庾亮并不是一個經天緯地的棟梁之才,反而是個眼高于頂的人,他一心收斂權力,卻不知道如何收,不聽人勸,一意孤行,最終釀成了叛亂。

咸和二年,庾亮要調蘇峻到建康,這位蘇峻是地方軍閥,他知道離開自己的根據地只有死路一條。而朝廷大臣都認為蘇峻雖然是朝廷隱患,但是本身并沒有造反的跡象,如果調他來建康,只能逼反他,以目前朝廷的實力不是蘇峻的對手。不過庾亮卻鐵了心,只想除掉蘇峻壓根不考慮其他事。最終蘇峻造反了,很快兵臨建康城下。面對造反大軍,庾亮慌了,直接將妹妹太后和皇帝外甥扔了自己逃命去了。

蘇峻十分痛恨庾亮,在控制建康后,將司馬衍和庾太后軟禁在一間倉庫里,天天大罵,故意當著皇帝的面毆打百官,雖然司馬衍表面沒有表現出害怕,但是這次叛亂給了他內心沉重打擊,最終造成了他的早逝。

蘇峻叛亂后來平定后,始作俑者庾亮耀武揚威的回到了滿目瘡痍的建康,他知道是自己惹起了這場叛亂,為了找回面子,他大開殺戒,并為此殺了和他有私仇的南頓王司馬宗。這個司馬宗對司馬衍非常好,他被殺了后,司馬衍沒有看到司馬宗于是問庾亮說白頭公去哪了?(白頭公是司馬衍對司馬宗的稱呼)庾亮表示司馬宗謀反被處死了,司馬衍知道司馬宗絕不可能造反,這一定是庾亮公報私仇,于是氣憤的說“舅舅說誰是賊就殺了,如果有人說舅舅是賊,怎么辦?”弄得庾亮以對。后來他的小舅舅庾懌有樣學樣也要殺大臣,結果被發現。司馬衍對舅舅家忍無可忍憤怒的說:“大舅已亂天下,小舅復欲爾邪?”這是司馬衍對舅舅一家最嚴重的聲討,為了防止牽連家族庾懌選擇自殺。

司馬衍表達了對舅舅們不滿,如果假以時間,東晉或許會出現庾氏一族被誅滅的新聞,可惜上天沒有給東晉這個機會,當了一輩子舅舅傀儡的司馬衍很快病死,享年二十二歲。

4、舅舅的傀儡2.0版本司馬岳

晉康帝司馬岳是司馬紹和庾文君的次子,司馬衍的弟弟。司馬衍雖然英年早逝,但是已經有兒子了,按規定皇位自然應該由司馬衍的兒子繼承,但是舅舅庾冰等人卻害怕司馬衍的兒子繼位,自己就不在是皇帝的舅舅無法掌權,因此在司馬衍病重的時候就一再宣傳國有外敵,應立長君,司馬岳是最合適的人選。最后司馬衍以國家為重,同意傳位給弟弟。

司馬衍去世后,司馬岳繼承帝位,庾冰等人得以國舅身份繼續掌權。不過司馬岳居然繼承了父親的早逝基因,在位三年后,就病死了。

5、無為而治的皇帝司馬聃

晉穆帝司馬聃是司馬岳的長子。司馬衍去世后,弟弟司馬岳繼位,結果司馬岳在位三年就死了,按理說伺候的皇帝應該還給司馬衍一系。不過司馬岳卻不想還,而是立了自己的兒子司馬聃為皇太子,但是此時的司馬聃僅僅兩歲,故此司馬聃的母親褚蒜子臨朝,而庾冰等大臣接連去世,故此會稽王司馬昱開始參與朝政。皇帝的名字名叫聃,而無為而治的道家學派老子就名叫聃,司馬聃居然巧合繼承了老子無為而治的思想,所有朝政都和他沒有關系,人們也不記得有這么個皇帝。

司馬聃時期是東晉王朝在武功上最為耀眼的時代,因為這個時候東晉王朝經過幾十年的恢復發展,在平定了幾次叛亂后,終于有實力北伐了,但是數次北伐全都無功而返直到桓溫橫空出世。

永和這個年號在中國如雷貫耳,幾乎人人都知道,之所以這個年號這么有名就是因為王羲之留下了著名的《蘭亭集序》開頭那句“永和九年”。除了《蘭亭集序》,最著名的就是桓溫北伐了。

在《蘭亭集序》寫完一年后,桓溫開始了他的北伐,打敗前秦,消滅成漢奪回成都,最后收復舊都洛陽,一時間東晉版圖達到了頂點。

不過這一切都和司馬聃無關,任何國家大政方針都和他沒有關系,這一切都是大臣干的,沒人記住這個皇帝。

升平五年,司馬聃去世,享年十九歲,成為東晉第三個英年早逝的皇帝。

6、我要成仙的皇帝司馬丕

晉哀帝司馬丕是司馬衍的長子,對于這個兒子司馬衍十分喜歡,特意給他取字千齡,就是希望他長壽,但是他卻違背了父親的希望,對于權力沒有絲毫興趣反而喜歡求賢問道,最后中毒而死。

司馬衍死的時候,司馬丕年幼,掌權的庾冰等人害怕司馬丕上臺,他們關系疏遠無法掌權,因此攛掇司馬衍改立弟弟司馬岳為帝,故此司馬丕被叔叔封為瑯琊王。

叔叔司馬岳后來傳位給自己的兒子司馬聃,故此司馬丕喪失了皇位繼承權,作為前皇帝之子,司馬丕的身份特殊,為了自保,他壓力倍大,于是開始喜歡上道家求仙之術,認為只有得到成仙才能擺脫煩惱,于是這成了他唯一的愛好。

在父親死后二十年,晉穆帝司馬聃死了,因為無子,故此司馬丕作為關系最近的親屬成為新的皇帝。

司馬丕當上皇帝后,面對滿朝老臣,他實在無法奪權也不想奪取,甘心當一個無所作為的皇帝,朝政全都交給大臣們去辦,自己每天就是效仿道家,斷谷煉丹以此求長生,早日成仙,但是沒想到由于長期接觸有毒物質,最后居然中毒而死,年僅二十五歲。

7、背黑鍋被廢的司馬奕

司馬奕是司馬衍的次子,司馬丕的弟弟,也是東晉第一位廢帝,而且是無辜被廢的。

司馬衍死后,叔叔司馬岳繼位,他被封為東海王,司馬丕即位后,改封他為瑯琊王。因為司馬丕中毒而死,沒有后嗣,故此司馬奕繼承了皇帝之位。

司馬奕即位后,當年的大將桓溫成為了朝廷權臣,司馬奕完全就是個傀儡。桓溫最大的夢想就是當皇帝,因此他不斷的北伐就是要樹立自己的權威,以便自己取代東晉。

桓溫此時已經年老,急于在死前篡位,為此發動了最后一次北伐,但是大敗而回,這使得桓溫之前的威望一落千丈。

為了重新樹立權威,桓溫急于找到一條最快的方法,最后他決定效仿伊尹霍光通過廢立君主達到自己的目的。

桓溫于是誣陷司馬奕身體不行,他的兒子都是嬪妃與外人所生,給司馬奕強行按上一個罪名,然后廢掉了他。

對于桓溫的舉動,所有人都不敢反抗,司馬奕就這樣被廢為東海王,后來又再次降為海西公,為了防止被殺,司馬奕每天以酒為生,渾渾噩噩,甚至不生孩子,就是避免被桓溫殺死。而桓溫也知道司馬奕沒有野心,最后放了司馬奕一條生路,最終司馬奕病死,享年四十五歲。

8、趕鴨子上架的司馬昱

司馬昱在東晉是個特殊的皇帝,他并不是司馬奕等人的晚輩,他雖然是東晉后期的帝王,但是他是和司馬紹一輩的人,他的父親就是開國皇帝司馬睿,哥哥就是司馬紹,除此之外所有東晉皇帝都是他的晚輩,他歷經七朝,是名副其實的七朝元老,同時他又是東晉繼位年齡最大的帝王,繼位的時候已經五十三歲,同時又是在位最短的帝王,只在位八個多月。

晉簡文帝是司馬睿幼子,因為這個關系,司馬睿十分喜歡他,不過當皇帝就沒有希望了,因此司馬睿早早地就封他為瑯琊王,把自己曾經的爵位給他。

不過司馬紹一系的帝王并不放心他,畢竟他曾經是司馬睿愛子,而且被封為瑯琊王這個皇帝當初的爵位,這等于對外宣布他是第二皇位繼承人,為此在他八歲的時候就被改封為會稽王,逐出繼承人行列。

司馬昱十分清楚自己的地位,因此成年后早早地遠離政壇,對外表現出清心寡欲,崇尚玄學。晉穆帝登基后,因為朝廷重臣接連去世,故此司馬昱得到了重用,成為朝廷重臣。

司馬昱執掌朝政最大的貢獻就是重用桓溫,使得東晉版圖達到了頂點,但是他沒有看出桓溫的野心。因此當桓溫不斷邁向權力頂峰的時候,他已經無能為力。

太和六年,桓溫為了重塑權威,故意廢掉了司馬奕,此時的他已經無人能夠遏制了,但是直接登基條件不成熟,他這個人好面子,于是決定立一位皇帝,然后禪位給自己,自己名正言順當皇帝。

桓溫最終看中了司馬昱,這個人威望大,是宗室里的老人,立他對自己有利,能夠平息眾人的怨氣,而且這個人已經五十多歲,時日無多,故此好控制,于是司馬昱作為過渡皇帝被迫登上了皇位。

司馬昱萬萬沒想到自己倍加信任的桓溫居然是個圖謀皇位的奸臣,而且是自己培養的斷送祖宗基業的奸臣,一想到自己要親手將皇位交給這個人自己是又后悔又憤怒,最終他一氣之下病倒了,因為年紀大了很虧就進入彌留,最后在大臣的堅持下,他下旨傳位給自己的兒子,算是徹底斷送了桓溫合法登基的路,作為傀儡最后抗爭了一把。

9、因為戲言被殺的司馬曜

晉孝武帝司馬曜是司馬昱的第六子,他的母親出身很低,只是王府里面的一個使喚丫頭,因為五個兒子夭折,司馬昱急于求子,在算命先生的卦中認為這個丫頭能生貴子,故此才生下司馬曜。

司馬昱被桓溫立為皇帝后,因為是傀儡,不敢立太子,故此僅封司馬曜為會稽王,等到司馬昱死前為了對抗桓溫,才被立為皇太子繼承皇位。

司馬曜繼位的時候才十一歲,因此他從繼位的那一天起就沒有掌握朝政,最開始是桓溫執掌朝政,桓溫死后,嫂子褚蒜子臨朝,接著謝安執政,最后讓兄弟司馬道子執政,他在幕后無為而治,從而成為東晉威望最高的皇帝。

而使得司馬曜威望高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淝水之戰的勝利,盡管這場戰爭不是他指揮的但是他卻受到了眾人的信任。

不過就是這樣威望空前高漲有可能會成為東晉第一個直接掌權的皇帝,卻死的可笑。

司馬曜有一個十分寵愛的嬪妃張貴人,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天,他和張貴人喝酒。喝得多了,司馬曜決定和張貴人開玩笑,表示張貴人已經年近三十,年老色衰他準備尋找新的嬪妃,說完哈哈大笑去睡覺了。但是張貴人卻多心了,他認為皇帝說的是真的,畢竟之前有過這樣的先例,為了避免這樣悲慘的結局,張貴人決定先下手,于是拿來被子將司馬曜捂死,就這樣司馬曜成為了少有的因為開玩笑被殺的皇帝,而且是被自己妃子活活捂死的,當時他才三十五歲。

10、白癡皇帝司馬德宗

晉安帝司馬德宗是司馬曜的長子,這個人是中國皇帝里面的一朵奇葩,因為他是個白癡。

西晉有一位流傳千古的白癡皇帝晉惠帝,不過和他相比,司馬德宗更勝一籌。因為晉惠帝雖然傻,但是生活能自理,至少還能分辨人,能識字。而司馬德宗就是完全癡呆,據記載他“自少及長,口不能言,雖寒暑之變,無以辮也。”從生到死沒有說過一句話,連冷熱都不知道,吃喝拉撒都不能自理,但是就這樣的人卻當了二十多年皇帝。

太元十一年司馬德宗被立為太子,太元二十一年司馬曜被殺后繼承了皇位,因為他是個白癡,所以大權完全落入了朝廷大臣手中,各地官員也自行其是,整個東晉王朝面臨著滅亡。

司馬德宗在位期間是十分混亂的,先后發生數次叛亂,最后又興起孫恩造反,對東晉王朝來了一次致命打擊,而就在孫恩造反中,劉裕脫穎而出。

孫恩造反使得鎮守荊州的桓溫之子桓玄有了可趁之機,他像其父一樣有著皇帝夢想,因此借此機會殺死掌權的司馬道子父子,掌握朝廷大權,隨后自立為帝,建立楚國,司馬德宗被廢為平固王。

桓玄的自立激起了其他人的不滿,最終使得劉裕成為東晉的權臣,他起兵打敗桓玄,而司馬德宗就像棋子一般被人搶來搶去,最后平定桓玄后被送回建康。

此時的劉裕已經成為東晉實力派,他南征北戰,建立無數功勞,同桓溫一樣他也有野心取代東晉,但是他確認為時機不成熟,此時民間傳聞“昌明之后有二帝”,昌明就是司馬曜的字,也就是說司馬曜之后東晉最少有兩個皇帝,那次他選擇等待。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他感到自己不能登錄,司馬德宗無病無災不知道什么時候死,等到下一個皇帝上來更不知道什么時候結束,自己已經快六十了,所剩時間不多不能再等了。于是在劉裕的授意下,司馬德宗在宮中被活活勒死,從而結束了自己的一生,時年三十七歲。

11、亡國之君司馬德文

晉恭帝司馬德文是司馬曜次子,司馬德宗之弟,他最初被封為瑯琊王,和哥哥司馬德宗相比司馬德文自小聰慧,不過因為排行第二,故此無緣皇位,不過按照東晉傳統他也成為朝廷重臣,但是在桓玄等權臣當朝的情況下,他這個重臣更多是名義上的。

桓玄篡位后,司馬德文也被廢,隨著哥哥被囚禁在潯陽,后來劉裕打敗桓玄,司馬德宗復位,他也得以恢復瑯琊王。

不過這個時候趕走了桓玄卻來了一個劉裕,東晉已經難逃滅亡的命運了。司馬德文知道劉裕有篡位野心,但是他知道劉裕不敢亂來,于是為了保護哥哥,他寸步不離哥哥左右使得劉裕始終無法動手。

最后劉裕趁著司馬德文生病才殺死司馬德宗,為了符合民間“昌明之后有二帝”的說法,司馬德文被立為皇帝。

司馬德文十分清楚自己就是個傀儡皇帝,并且知道自己的任務就是禪位給劉裕,讓他名正言順當皇帝,因此當劉裕要求讓位時,他沒有任何反抗,十分痛快的認可了,只希望自己能夠像之前的曹奐劉禪那樣安度余生,至此東晉王朝滅亡。

劉裕依照慣例封司馬德文為零陵王,保留皇帝待遇仿佛第二個漢獻帝一樣,但是劉裕始終不放心司馬德文,最后決定殺掉司馬德文以絕后患。

劉裕將這項任務交給了司馬德文的兩個大舅哥褚秀之、褚淡之。他們兩個因為妹妹褚皇后成天和司馬德文在一起無法下手。于是憤怒的劉裕將這項任務交給了張偉。

張偉不想殘害故主于是自殺,最后劉裕只能派褚淡之騙出褚皇后,然后派人去殺司馬德文。

司馬德文早知道有這一天,表現的很從容,既沒有怨天尤人,也沒有哭喊饒命,而是拒絕喝毒酒,任由來人用被子捂死自己,就如同父親當年死法一樣,東晉最后一位皇帝就這樣離開了人世,時年三十六歲。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王與馬共天下,東晉王氏究竟有多強大?遠不止出了個王羲之而已
簡說東晉皇帝之三:成帝司馬衍
東晉簡史(一)
王與馬共天下,東晉的四大家族(上)
狼殿(十三):御劍
偏安江左:東晉覆亡真相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横山县| 万载县| 鸡西市| 贡觉县| 阿合奇县| 文成县| 康马县| 清涧县| 荥经县| 永胜县| 嘉兴市| 博爱县| 东丽区| 建始县| 富宁县| 屯留县| 邹城市| 平顺县| 徐水县| 将乐县| 邛崃市| 灵台县| 沁源县| 澜沧| 富裕县| 平和县| 漠河县| 深泽县| 彰武县| 桐柏县| 封开县| 岑巩县| 昌宁县| 保靖县| 宣汉县| 贵定县| 孝昌县| 太谷县| 枣阳市| 富民县| 武城县|